龔紅燕
[摘 要]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在中華民族的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傳統,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對我國各級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化開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缺失情況和應用策略進行了適當的分析,可以為中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良好培養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
[關鍵詞] 優秀傳統文化;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縱觀當前我國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發現在教育實踐中出現了明顯的優秀傳統文化缺失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發揮受到了限制,對學生的思想發展造成阻礙,也不利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因此在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和創新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探索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措施,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有效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為初中階段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
一、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中學思政教育中的必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及優秀傳統文化時明確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突出優勢,中華民族要想實現偉大復興,就需要將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作為根基,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傳承和弘揚。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內涵豐富,其中蘊含著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結合,能夠借助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先進思想指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傳承和弘揚文化的同時,也深化中學生的思想認識,促進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從事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應該明確自身責任,真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夯實文化傳承和學生思想指導的基礎,保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我國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1] 另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中學生在組織開展思想政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缺失的情況,無法從優秀傳統文化汲取生命的營養,就會逐漸喪失發展生命力,難以真正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利于人才培養工作的穩步推進。因此必須正確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對中學生的影響,并積極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以期能夠借助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切實保證人才培養工作的實際效果,夯實中學生未來全面發展的基礎。
二、中學思政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內因:優秀傳統文化自身傳承特征的影響
我國在長時間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文化體系,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多種文化有機的傳承和弘揚,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傳承,我國優秀文化表現出一定的傳統性。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西方文化逐漸融入到我國社會,特別是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導致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喪失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而傳統文化自身缺乏傳承主動性,在外部環境無法輔助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情況下,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應用就極有可能出現體系化合系統化不足的過程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針對性也難以得到有效的凸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傳承以及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發揮產生嚴重的影響。
(二)外因: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
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應用出現了一定的缺陷,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多種外部因素綜合的結果。首先,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發展形勢給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當前我國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發展態勢逐漸形成,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相應的影響,也阻礙了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換言之,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學生在接觸豐富文化信息的同時,極易感受到自身思想觀念方面不足,進而被外來文化所吸引,忽視了傳統文化的育人魅力,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相對忽視,不利于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其次,我國僵化的教育體制極大束縛了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2]?,F階段我國教育體制中過于重視專業技術教學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這種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理念,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為社會的建設提供相應的人才支持,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卻會對文化傳承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也不利于人才培養工作的持續穩定發展,甚至會造成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應用喪失發展根基,影響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最后,社會上并未形成全面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雖然近幾年我國高度重視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國家也舉辦了“詩詞大賽”“對聯大會”等活動,希望能夠帶動傳統文化的傳承,但是總體上看現階段我國社會上尚未形成良好的傳承傳統文化氛圍,中學生自身對優秀傳統文化不夠重視,也會影響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一定的阻礙。
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中學思政教育的措施
(一)對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充分挖掘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從多角度對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思想進行挖掘,能夠更好地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切實推進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優化開展,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首先,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精神指導中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在中華民族的長時間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對當代中學生成長過程中理想信念的樹立能夠產生相應的影響。教師對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精神進行挖掘,并將其融入到學生的理想信念中去,能夠讓學生保持奮發向上和不斷進取的學習狀態,促進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由此,針對當前市場經濟深化發展,市場經濟不良效應影響了當代中學生思想狀態的現實情況,教師應該對優秀傳統文化中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精神進行深入挖掘,把“朝聞道,夕死可矣”“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等思想融入到教育實踐中,將學生從市場經濟不良效應的影響下解放出來,追求生命的價值,爭取逐步達到完善的人格境界。[3]
其次,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與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在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也蘊含著一定的愛國文化,表現出相應的愛國情操,對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養產生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全面踐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程中,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對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進行挖掘,借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思想影響學生和教育學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強化學生的歷史使命感,讓學生能夠為了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學習和奮斗,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再次,將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修養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道德素養培養方面。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道德修養方面的文化是最重要的文化內容之一,將其融入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能夠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出正確的指引。所以面對當前我國社會上道德滑坡的問題,在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中道德修養文化的應用和融合,切實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效果。如教師可以挖掘“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中的道德修養文化,以君子之風教育和感染學生,強調道德師范教育,約束學生的思想和言行。又如可以聯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等教育思想,為學生做好榜樣,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行為實踐的重要性,強化學生的道德倫理觀,促進學生道德修養的形成,確保學生在積極思想的引導下實現健康成長。[4]
最后,將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倫常文化融入到新型人際關系教育中。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德倫常文化對當代人人際關系的構建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教師把握“和為貴”的思想核心對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倫常文化進行挖掘和應用,能為學生正確為人處世和構建新型的人際關系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在具體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讓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以及對和諧社會的影響。進而將對矛盾關系的和諧處理作為為人處世的態度,嘗試構建新型人際關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更好地融入集體、融入社會提供相應的支持。
(二)有效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的措施
首先,高度重視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活動。中學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課堂教學活動是最重要的載體,只有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實際質量,才能夠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不斷深化。因此應該加強對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活動的高度重視,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在課堂教學中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保證教育實效。具體分析,在應用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應適當地融入其他文化思想,突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效果。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優秀傳統文化要想與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就不能孤立地傳承,而是要基于傳統文化的包容性特征,適當地融入其他文化,在融合發展中突出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如將古人天圓地方思想和當代科學文化思想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也認識到科學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人思想認識的片面性,指導學生更為謹慎地處理問題和做出行為選擇。
其次,將傳統文化融入到學生的社會實踐中。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師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將課堂教學活動作為載體,但是又不能僅局限于課堂,還應將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向課外延伸,將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與中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機結合,促進中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良好培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夯實基礎。在具體教育實踐中,一方面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到本地區與傳統文化傳承相關的歷史文物古跡進行參觀,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感染,在探索中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傳統文化,組織學生到社會上宣傳具有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傳統文化內容,在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國社會上弘揚和傳播的基礎上,也深化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促進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形成,為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提供相應的保障,確保學生在未來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有意識地傳承傳統文化,豐富自身文化藝術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夯實基礎。
(三)加強對網絡平臺的應用
在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中學生生活中的基礎上,中學教師在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改革創新時,必須進一步加強對網絡平臺的影響,借助網絡平臺的信息分享和推送功能,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播傳統文化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水平不斷提高。在此過程中,為了突出網絡平臺的應用效果,教師可以構建相應的互動平臺,與學生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共同的討論和交流,在向學生傳播傳統文化思想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思想政治認識水平不斷提高,為人才培養工作的全面優化提供相應的輔助。此外,在網絡平臺的構建方面,中學思想政治教師應該認識到當前社會多元文化思想對學生的影響,進而開辟專門的抵制不良思想的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板塊,如向學生分享有助于引導學生抵制過度消費文化、金錢觀、享樂觀的傳統文化內容,加深傳統文化對學生的影響,確保傳統文化在輔助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能夠得到進一步凸顯。
參考文獻
[1]郝飛飛.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對策[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劉麗果.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與對策[J]. 科教文匯旬刊,2014,(4):11-12.
[3]徐凱.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教育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5,(24):35-36.
[4]蘭義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5.
責任編輯 藍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