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榮
摘 要:課程改革的總體要求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學習目標;高度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長,為其主動適應未來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世界著名未來學家奈斯比特曾經擔任肯尼迪總統的教育部副部長,對教育問題有深刻認識。他認為的教育的本質,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課改的核心,而小組合作學習是課改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
關鍵詞:合作學習 學生合作 構建小組 課堂管理 教學評價 學習步驟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a)-0-02
1 小組合作學習是《高等數學》課改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以自身的經驗為基礎,在新的任務和情境中主動建構的過程,由于每個學生有不同經歷經驗,建構的結果就不會相同,有的深刻、有的淺薄、有的全面、有的片面、有的正確、有的錯誤等,這就需要群體之間的合作學習?!靶枰獫M足論”認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最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里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能夠充分表現自我的氛圍,為每個學生個體提供更多的機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和條件,使之在小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使每個學生進一步發現自我,認識自我,他們的主體地位被大大地肯定與提高,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健康發展。
由于擴招等原因,生源質量大幅度下滑,許多學生數學基礎較差,自主學習難度非常大,但學生又想學好《高等數學》,需要別人能夠幫助自己,而老師的精力又非常有限,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使學生取長補短,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
2 支撐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感悟
2.1 初步認識
滿堂灌”的課是最糟糕的課,美國權威雜志2005、2009《SCIENCE》,發表了中國科學家研究成果。動用感官越多學習和記憶越好。我國科學家發現:當視覺、嗅覺等全身多個感知器官一起“調動起來”的時候,大腦會產生更加深刻的“烙印”。如一節“滿堂灌”的課,學生上課完全通過聽覺獲得的知識占11%,課后24h知識保持率是5%,那末,那節課學習的內容,保留是11%×5%=0.55%。試想0.55%的知識有多少。什麼情況下保留最多?
此研究指每人在獲取知識上,不同的感覺給人們留下的痕跡如上?,F在更注重24h后的知識保留度。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改的潮流和趨勢!新型課堂應該是 鼓勵學生相互幫助。使高低水平學生同時受益。改善不同群體之間的關系,特別強調小組是能力的平臺。展示是生成的關鍵。讓學生帶著自信展示,帶著友情展示,脫稿展示、手勢展示、聲如洪鐘展示。教師高水平的導學而不是教學。一節課的環節必須包括:激情導入;心隨課動后進入課隨心動;來自學生的更好的問題;小組展示。
2.2 業余時間對小組合作理念的深入學習——較深理解
筆者自己在網上搜索了上百篇關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論文論著,自己也做了很多的筆記和摘抄,山東省教育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與管理微型問題研究百問百答,課堂十忌與對策,所有這些都讓筆者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高效課堂的最好的教學形式。
2.3 形成自己的理念——堅持實踐的基礎
小組合作學習是是現代社會的需要也是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要求,更是解決傳統教學模式詬病的有效方法.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由單一知識型轉化為知識能力型、知識情感型;精英型轉化為大眾型;背記式變為體驗式;接受式轉變為探究式。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對自己的課堂理念進行深入的反思,相信學生,敢于放手,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動而活是課堂靈魂。學生們在課堂中張揚個性、展示自我、收獲知識、收獲成功、收獲自信和快樂。這是筆者現在和將來的一直追求。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只體現5個方面:追問、點評、拓展、提升規律和系統評價。
動態的課堂、情感的課堂、開放的課堂。把學習思考的方法和過程,把探究實踐的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學生,使學生獲得全面的解放,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 小組學習實施步驟與方法
3.1 科學構建學習小組,從分組依據、人數、注意問題三方面加以說明
小組是合作學習的最基本單元,合理分組是保障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主要從小組規模、小組成員的角色搭配、任務分工等方面考慮,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學業成績、能力特長、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一般以4人為宜,其中一名是優等生,一名是學困生,二名是中等生。為保證各項學習任務的有效落實,最好把4人再進行兩兩配對,還要爭取每位成員在小組內都有自己相對的優勢學科,都感覺自己是組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注意小組成員在行為習慣個性特長方面能夠互補;這樣異質分組的最大好處在于讓學生懂得,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賞別人,讓每個人的價值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才能發揮出團隊學習的最大成效。同時小組之間的水平要大致相當,以便在組之間形成公平有序的競爭氛圍。使學生在競爭中有“旗鼓相當”的感覺,增加合作的動力,增強取勝的信心,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3.2 對組內成員進行精細分工,明確任務與職責
小組長是一個組的核心,他的責任心、素質、能力毫無疑問對整個小組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首先要選舉責任心強、能管得住自己、學習成績比較優秀、有一定威信、具備一定組織協調能力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對組員的學習、行為、思想等進行監督、檢查,分配學習任務、均衡組內成員的展示機會、負責上課的紀律、評價組內成員、隨時與任課老師聯系,真正起到橋梁紐帶作用;記錄員負責檢查前置性作業、收發作業,安排作業布置和批閱與周卷;發言人負責本組得分情況與小組展示和大組展示。紀律監督員負責監督課堂秩序,包括發言、傾聽等。此外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把關其他成員展示思路、方法。
3.3 確定適當的學習內容
確定適當的學習內容,布置合適的學習任務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成功的基礎,也是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的前提。一個好的研討問題,可以使學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標下積極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達到最優化,反之,問題任務設計得不合理就會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求老師在問題設計的難度程度方面要好好把握,問題太簡單了沒有必要研究,問題過難,由于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非常有限,探究又會很困難,可能最終也不會有什么結果。為此老師應該在上課前認真研究課標,把握問題的難度,設置有梯度的問題,爭取讓問題能夠起到作用。
3.4 科學的實施策略
科學的實施策略包括引導組織小組進行有效的課前預習、課上探究合作、課后的延伸鞏固,教師的角色定位、作用發揮,合理把握小組合作學習時機、時間、及時反思調整等。
總之,在新的課程理念指導下,沒有合作的課堂教學,不是真正的課堂教學?!靶〗M合作學習”是新課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能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對學生一生是有積極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劉棟.淺談高效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8):51-53.
[2] (日)佐藤學.教師的挑戰 寧靜的課堂革命[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王娟娟.高職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