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型本科院校越來越重視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尤其是運用校企合作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素質和能力,創業能力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如創業思維,洞察力、想象力及創造力都是創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教育是提升創業能力的最有效路徑。如何通過創業教育來優化高校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他們的創業能力是目前各應用型本科院校都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創業教育
一、創業教育的內涵
創業教育的概念是柯林·博爾首次提出的,他強調有三種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分別是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和事業心及開拓技能教育,其中后者指的就是創業教育,并且他還認為創業教育與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同等重要。
高校針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主要內容包括創業理論教育、創業項目活動教育、創業實踐教育等方面。創業教育由人、創業課程以及創業環境三個要素組成。
首先,創業活動參與的人是創業教育的主體,這里提到的“人”除了接受創業教育的學生還包括實施創業教育的導師。在創業教育實施中能不能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決定了創業教育是否成功,所以,在進行創業教育之前,導師首先要了解影響學生參與創業教育熱情的影響因素,進而實施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
其次,傳統的創業教育課程主要側重于教學課程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模式相對固定,沒有創新。目前,創業教育雖然具有一定的調整,但是仍然延續了傳統的教學習慣與落后的教學方式。創業教育不僅僅是創業理論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從思維創新到企業管理的所有領域的設計和構建。創業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理解掌握創業知識,剖析成功或失敗的創業案例,更重要的是必須將創業教育深入到真實的創業環境中去,感知創業實踐中面臨的具體問題,并通過思考和努力去提出解決方案。所以,創業實踐教育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創業教育的不足,只有將創業課程理論教育和創業實踐教育結合,才能保證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提高教育的實踐效果。
第三,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必須要關注創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創業教育的開展離不開良好的創業環境。良好的創業文化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的創業觀。斯坦福大學的師生創辦了惠普公司和谷歌公司等許多著名企業,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斯坦福大學孕育了優秀的校園創業文化,提供了自由寬松的大學生創業環境。
二、校企合作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的路徑分析
1、校企合作協同設計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課程內容
應用型本科高校和企業合作,共同研究創業教育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并邀請社會上創業教育領域的學者和專家參與設計創業教育的主要任務,分析創業教育所需的能力和素質,進而制定出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構建以創業能力為導向的立體課程體系,培養滿足不同社會需求的綜合性高素質創業者。
2、充分運用校企合作指導創業教育課程建設與評價機制
一方面,推動校企合作可以使企業根據市場狀況及人才需求促進高校不斷完善創業教育課程,提高學校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與建設緊緊地結合實踐,更好適應社會對創業人員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可以完善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的評價機制。校企合作可以對創業教育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教學成果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跟蹤和評價,推動創業教育的考核評價機制多元化,使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更加符合企業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高校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來承擔創業教育課程開發事宜,合理有效的解決校企雙方存在的矛盾或分歧,完善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
2、校企共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高校要想培養出綜合型高素質的創業型人才,需要建立高質量的創業教育實踐平臺。通過平臺對校企資源進行重組,加大資源利用效率,共同培養創業人才。平臺的建設往往需要高投入,目前好多院校經費普遍不足,無法實現。因此必須引入校企共建創業實踐平臺的機制。通過合同、協議書等法律手段,明確校企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一個完善的創業教育實踐平臺需要具備創業教育實踐教學、創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導師團隊培訓等功能。
三、完善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創業教育的建議
1、校企合作共建教師激勵機制
目前,高校普遍對創業教育導師的激勵力度不足,多數高校對創業教師的教學成果認可度不夠,導致創業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學校和企業應在激勵機制上共同協商,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將學生的創業實踐成績和實踐效果融入到教師的考核和激勵機制中,并按相應的報酬標準對在創業教育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獎勵,進而激發教師進行創業教育的熱情。
2、校企合作共建創業教師溝通機制
在創業教師開展過程中,多鼓勵企業家深入到高校創業課堂和創業教學活動中來,深入到高校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所以,應用型本科院校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更新創業教學方法以及課程建設等方面都可以邀請企業管理者參與其中,并通過線上和線下多渠道加強學校和企業創業導師團隊的交流溝通。在創業教育授課方面,企業人員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與學校創業教師聯合進行,利用新媒體和智能技術發掘創新靈活的授課模式;在實踐方面,企業人員和創業教師可以溝通交流,共同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創業設計大賽、創業沙盤模擬等創業實戰項目中,共同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檢驗創業教育的效果。
3、校企合作聯合培訓創業導師機制
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需要校企聯合,充分利用企業的軟硬件設施,組織校內創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創業體驗式培訓,優化教師的創業知識,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豐富創業教育師資源頭,把企業家或專業技能型人才都可擴充到創業教師隊伍中。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創業教育師資共享機制。可以根據需要建立一個創業教育人才市場,讓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能夠自由流動,最大限度促進校企之間的融合,通過完善該機制可以有效緩解創業教育師資短缺的現象,增進教師的創業實踐能力。
總之,應用型本科院校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平臺的建設,可以有效利用企業資源,提升自身的創業教育水平,同時可以根據市場的反饋來修正創業課程體系,改進創業教育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出更多更高質量的創業型人才,為構建整個社會的創新創業氛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何靜.關于構建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課程開發機制的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7(09):15-17
[2]茍建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組織與運行機制研究[J].2016(09):12-14
[3]季躍東.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創業教育機制研究.現代教育管理[J].2015(01):114-118
[4]曹顯明.校園創業文化建設:高校創業教育機制構建的路徑選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0):77-78
作者簡介:王騫(1983.2—),男,漢族,山東青島人,本科,畢業于沈陽農業大學,研究方向:創業管理。
(作者單位:青島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