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各界居民對電力資源的需求日益提升。農電企業作為我國電力資源供應鏈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速度與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到我國電力行業的整體發展質量。本文通過筆者在農電企業基礎管理工作中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對農電企業基礎管理方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并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望能夠幫助我國農電企業取得良好穩定發展。
關鍵詞:農電企業;基礎管理;問題分析;措施探討
1.農電企業電力基礎管理的特點分析
1.1農電企業涉及范圍更廣
農電企業作為我國電力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提供的電力服務直接面向居民用戶與工業企業。若農電企業未能有效開展電力資源供給工作,將會直接影響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并會對居民用戶的正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
1.2農電企業工作難度較大
由于農電企業具有設備及配電線路較為陳舊、供電網絡分布較為分散以及生產經營制度較為落后等問題,導致農電企業電力安全生產難度較大。
1.3農電企業面臨更為嚴峻的電力生產壓力
由于農電企業供電網絡涉及面較廣且較為分散,導致農電企業所面臨的電力安全生產壓力更大,若未能有效開展電力電網安全生產管理,會導致更為嚴重的經濟損失與社會損失。
1.4農電企業的安全措施有待加強
由于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存在著一定的不平衡性,部分地區由于只注重電力生產的經濟效益,未能對安全措施的投入足夠的重視,導致農電企業無法開展危險點分析工作,存在著大量的安全隱患。
2.農電企業基礎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筆者通過對我國多家農電企業的實際基礎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調研后可知,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大部分農電企業能夠有效地開展基礎管理工作。但是,仍然有部分農電企業在開展基礎管理工作時存在著不足之處。通過總結與歸納可知,我國現階段農電企業基礎管理中主要存在下列三類問題:
2.1農電企業管理人員缺乏對基礎管理的正確認識
由于農電企業管理人員缺乏對基礎管理,導致農電企業基礎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無法有效地對農電企業工作人員進行約束與管理。部分農電企業領導人員由于未能正確認識基礎管理的重要性,在進行基礎管理制定的過程中只是單純地照搬其他農電企業的管理制度,而未能對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導致農電企業基礎管理制度缺乏必要地針對性與指導性,無法有效地指導基礎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同時,由于農電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權限與責任尚未明確,當農電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時,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推卸責任,無法有效地開展事故處理工作,極大幅度地影響著農電企業的整體生產經營效率。
2.2農電企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農電企業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是影響農電企業基礎管理工作的關鍵性因素之一。通過對我國多家農電企業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測試可知,我國各個農電企業中仍然有部分工作人員缺乏必要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無法積極主動地投入農電企業日常工作中,導致農電企業的整體生產經營效率較差,無法為社會公眾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服務。
同時,部分農電企業工作人員由于缺乏必要的責任意識與學習意識,在農電企業日常工作中玩忽職守,缺乏提升自身專業技術水平的熱情與信心,導致農電企業整體生產經營效率停滯不前。
2.3農電企業電力設備未能得到及時的更新換代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電力行業出現了大量的新型設備。但是由于部分農電企業管理人員缺乏長期發展的戰略目光,對新研發的電力設備缺乏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無法調動足夠的采購資金購買先進的電力設備,導致農電企業整體生產經營效率低下,無法適應社會各界居民日益增加的電力需求。
3.農電企業基礎管理問題的應對措施分析
3.1強化安全生產及隊伍穩定
農電企業應當及時強化對生產運行的管理機制,及時引進現代化管理平臺,如PMS、ERP等,從而顯著提升農電企業的整體管理效率,為推進標準化作業提供保障。同時,農電企業應當順應農電網絡改造工程,加速對陳舊、老化的設備的更新換代工作,并深化線路走廊的清理工作及電力電網的防外力破壞工作,從而提升電力電網的整體穩定性與可靠性。由于傳統農電企業的生產管理系統整體應用水平較差,因此在強化生產運行管理機制的過程中,應當針對性制定農電生產管理系統應用普及策略,嚴格要求各個部門按照規定時間節點完成規定任務。
同時,農電企業應當貫徹落實一崗雙責制與一票否決制,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各個崗位。嚴格制定作業計劃的剛性管理,強化現場管控力度,從而杜絕農電企業工作人員的隨意作業行為。最后,農電企業應當及時開展違章檢測工作,清除實際作業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針對性地開展應急演練活動,培育農電企業的安全文化。
3.2快速推進農電企業電網改造及新建工作
農電企業在進行電力電網改造及新建工作時,應當及時開展相應的電網負荷分析工作及電網發展評估工作,了解電力電網改造新建中存在的難點與重點,從而按照實際情況進行電力電網項目儲備工作,科學地開展電力電網改造與新建工作。同時,農電企業應當不斷優化電力電網的整體結構,建立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協調機制,從而推進電力電網改造新建的合理性與協調性,確保電力電網能夠獲得高速發展。最后,農電企業應當重視電力電網改造新建中的重點項目,加強電力電網改造新建工作中的設計、施工及驗收質量,扎實推進電力電網的改造升級工作,確保電力電網的整體穩定性與可靠性。
3.3全面提升農電企業基礎管理水平
3.3.1強化農電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及信息系統建設
針對農電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結構問題,農電企業應當及時開展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工作,深入處理人力資源整體過剩及結構性失調問題,充分了解各個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從而優化各個崗位之間的配置關系。同時,農電企業應當及時引進現代化績效管理及薪酬管理機制,激發農電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
農電企業應當及時引進現代管理信息系統,通過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對企業內部各類信息進行存儲與交流,提升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效率,加強ERP終端用戶、SG186系統的培訓深度,從而顯著提升農電企業的整體生產經營效率。
3.3.2強化基礎管理規章制度
農電企業應當對現行規則制度進行審查與評定,分析現階段企業內部規章制度的實用性與指導性。并及時邀請相關專家學者、管理人員、一線工作人員構建制度規劃小組,對農電企業各項活動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對農電企業內部活動的有效性與正確性進行了解與掌握,從而制定出具備針對性與指導性的管理規章制度。同時,農電企業應當加強管理規章制度的嚴肅性與客觀性,對違反管理規章制度的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處罰,以確保工作人員自覺按照管理規章制度開展相應工作。
3.3.3提升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農電企業應當加強對管理隊伍的篩選與培訓機制,做到憑才上崗。同時,農電企業應當重視對管理隊伍的培訓工作,從而提升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電企業基礎管理是一項復雜性較強的工作。農電企業基礎管理人員應當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樹立實事求是的管理理念,對農電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狀況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總結出農電企業生產經營的內在規律,從而制定準確有效地管理措施,確保農電企業能夠獲得高速、穩定的發展,為我國電力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定的支持與保障。
參考文獻:
[1]莫利娜,淺析現階段農電企業基礎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企業管理,2017(02)13-15.
[2]毛云燕,現代農電企業基礎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綜述[J].管理藝術,2017(08)15-17.
[3]薛云飛,農電企業經營管理現狀及改進措施分析[J].農村電工,2017(06)23-25.
作者簡介:
林俊,(1974-),男,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農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