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種植培育過程中經常性發生的疾病之一,此種番茄疾病的出現導致了番茄種植產量的嚴重下降,成為現今各大種植戶在番茄種植過程中格外注重的番茄疾病之一。所以,針對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策略進行分析,不僅能夠提高番茄種植的產量,而且能夠最大化的發揮生物防治策略的優勢,促進番茄生產種植的高產量,對番茄種植環境進行保護。
關鍵詞: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S436.412.1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11
番茄是我國生產種植過程中重要的蔬菜種植作物之一,當前番茄種植面積在不斷擴大,且番茄的現代化種植成本投入在不斷上升,但是,我國總體上的蔬菜種植體系比較單一,造成我國番茄種植栽培的類型和品種也比較單一,且對于現代化市場經營來講,番茄栽培模式和栽培管理技術未能夠取得很大的進步,導致番茄在高產量、高質量的種植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從根本上講番茄種植模式和培育管理技術存在許多不恰當的地方,導致番茄種植過程中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未能夠做到位,因此番茄種植過程中容易遭到病蟲害,而且我國番茄種植人員對于病蟲害的防治普遍上出現滯后的現象。在番茄栽培種植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病蟲害為番茄青枯病,此種疾病的出現是由于茄科勞爾氏菌又稱青枯菌而引起,此種病害的傳播速度快,且對番茄產生的危害性也非常大,是能夠廣泛傳播的一種土傳細菌病害,尤其是在番茄生產的高溫季節,此種病蟲害的爆發幾率更大。我國有著來自熱帶、亞熱帶和溫帶3個季節,3個季節的高溫會引發番茄產生病蟲害,對我國本土番茄的種植產生了極大的損害。通過眾多的調查發現,一旦番茄種植過程中得青枯病,那么病害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且后期的控制工作也是非常困難的,造成番茄作物大面積萎蔫死亡甚至絕收,最終導致番茄產量下降,嚴重損害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針對這一疾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如果利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不僅會導致番茄種植質量下降,而且也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基于當前綠色種植條件的基礎上,在番茄青枯病防治過程中,要注重使用生物防治措施,通過生物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化學藥品的使用量,尤其是農藥的噴灑和使用,對于保證番茄的綠色種植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起著重要的作用。
1 細菌作為生物防治策略的重要部分進行使用
在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策略應用的過程中,能夠意識到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主要是從細菌和真菌2個部分進行,這2種生物防治策略的研究使用對于整體上提高番茄的綠色種植,保護生態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今,在番茄生物防治策略的應用中,運用細菌和真菌對番茄青枯病進行防治成為廣大的種植戶普遍認可且采用的生物防治措施,具體如下。
1.1 無致病力青枯菌
在番茄青枯病的防治過程中,無致病力青枯菌的使用是在根據與青枯病細菌比較較近的細菌利用的基礎上而提升使用的。一般而言,使用的與青枯病菌相似的近緣細菌,是在兩者產生的細菌素、競爭營養位點相互抑制的基礎上,對去青枯病菌進行抑制和壓制而獲得效應的。當前,運用無致病力青枯菌在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中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如眾多學者在研究中發現,通過從鶴望蘭莖中分離無致病力青枯菌株,并且將番茄幼苗在此種細菌中進行侵泡處理,能夠有效防治青枯病。同樣有研究者發現如果適用突變體,對番茄青枯病的防治進行防治能夠取得較為有效的保護成果,同樣的實施方法是通過澆灌法而進行的。但是同樣有研究專家聲稱突變體對番茄青枯病的防治只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暫時延緩番茄青枯病的發病時間,但并不能夠根除。還有研究者從茄子、辣椒、煙草青枯病株中分離無致病力青枯菌,通過噴灑的方法對番茄的青枯病進行防治,有比較明顯的防治效果。當前,通過分離無致病力青枯菌的研究在不斷增多,且很多情況證明青枯菌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仍然對番茄青枯病的防治工作存在風險。
1.2 假單胞菌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中,通過使用假單胞菌進行生物防治同樣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假單胞菌是一類好氧的革蘭氏陰性菌,此種細菌普遍存在于土壤中,尤其是作物生長的土壤中,此種疾病的種植具有很高的繁殖能力,能夠圍繞植物根部形成一個假單胞菌群體,且此種細菌的生長速度快、分泌能力強、繁殖能力高、新城代謝快,尤其是新陳代謝的產物能夠促進植物的生長、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此種細菌,能夠在番茄根部的土壤中存在,可有效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病因子。當前,有大量的研究證明利用假單胞菌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常用的有皺紋假單胞菌、銅綠假單胞菌、惡臭假單胞菌、蕓薹屬假單胞菌、熒光假單胞菌。
1.3 芽孢桿菌
芽孢桿菌是一類好氧和兼性厭氧、產生抗逆性內生孢子的桿狀細菌,此種細菌在利用的過程中抗逆轉能力強、繁殖速度快且容易培育,不需要投入太大的成本,能夠很好地在番茄植物表面生長定殖。現今,在番茄青枯病的預防過程中,芽孢桿菌的使用是重點被應用的生物防治策略,在實際應用中芽孢桿菌具有較高的分離效果,且平均每次分離的比例也是比較高的,能夠有效防治青枯病。現今,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從茄科作物中分離出來的芽孢桿菌不僅取得了較好的青枯病抑制效果,而且同樣可促使番茄產生增重的效果。有研究者表明通過使用枯草芽孢桿菌拮抗菌不僅能夠促進番茄很好的生長,而且能夠有效降低番茄青枯病出現的幾率。現今,在番茄青枯病的防治過程中,芽孢桿菌已經投入使用,且取得了突出的應用效果。
1.4 真菌
現今,番茄青枯病在防治的過程中,通過使用真菌的防治工作同樣也取得重大的效果。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國外的研究證明通過使用泡囊叢枝狀菌感染的番茄根圍菌根提取物能夠有效抑制青枯病的發生。菌根真菌的存在明顯降低了番茄青枯病的發病幾率,且降低了發病的嚴重性。而在真菌的使用中,可以通過接種菌根真菌,在番茄植物的根部培育真菌,能夠有效降低青枯病產生的幾率。我國學者在研究的過程中,同樣證明了通過使用煙曲霉和淺黃新薩托菌等能夠有效防治青枯病。
1.5 鏈霉菌
鏈霉菌作為一種廣泛存在的微生物,其本身抑制青枯病等病菌的效果比較差,但是鏈霉菌所產生的新陳代謝的產物能夠有效防治青枯病的產生。而且,鏈霉菌用于農作物病害的防治,不會通過食物鏈的存在對人體產生損害,現今大量被應用于番茄青枯病的防治過程中。研究證明,在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中,可以通過使用灰白鏈霉菌、檸檬熒光鏈霉菌和極美鏈霉菌對番茄的種子進行處理,在種子發芽之初,對青枯病進行防治。
2 噬菌體
在番茄青枯病的防治中,噬菌體的使用對番茄青枯病的防治具有很明顯的效果。噬菌體本身具有對人體和環境無害的優勢,且在使用的過程中,噬菌體具有較為明顯的裂菌作用,其具有的優勢成為當前番茄青枯病防治過程中重點使用的生物防治策略。但是,在噬菌體對番茄青枯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需要面對青枯病的病原菌所分泌的胞外多糖,其阻止了噬菌體吸附,導致噬菌體的效果不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
3 結語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策略的研究不僅關系到番茄生長產量和生長質量的獲得,且對于保護種植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進行過程中,能夠從無致病力菌、真菌、鏈霉菌以及噬菌體等的使用,對番茄青枯病進行防治,能夠有效抑制番茄青枯病產生的幾率,在實際種植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優勢。
參考文獻
[1]陳志龍,陳杰,許建平,等.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8):131-134.
[2]鄭雪芳,劉波,朱育菁,等.番茄青枯病生防芽胞桿菌的篩選與鑒定[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6,32(5):657-665.
作者簡介:陳勝華(1972-),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本科,農學講師,從事教學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