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秀云
摘要:教學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的主動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的發(fā)揮。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讓小學生在情景中進行自主學習,是進行識字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闡述了自己的淺見: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在小學識字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設計游戲、鞏固所學,拓寬識字空間,構建識字平臺,把枯燥無味的識記變?yōu)樾蜗蟮淖R記。目的在于促進小學識字教學質(zhì)量,提高小學識字教學效率。
關鍵詞: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小學;識字教學;效率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要完成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熟練運用所學生字詞的任務,就必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否則是不能圓滿完成識字教學任務的。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并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注意具有隨意性和不穩(wěn)定性。如何讓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識字課堂教學中始終保持高漲的興趣呢?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了一把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聲音、文字、圖畫、動畫、視頻等形式合理組合,以此來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對多種感官形成刺激的環(huán)境,可以優(yōu)化教學過程,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可以使得課堂上的識字寫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一、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情景,激發(fā)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感興趣的事物才會有持久的注意力。如何激發(fā)小學生識字的興趣呢?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tài)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根據(jù)這一原理,筆者采用了能展示文字、圖象、動畫、聲音于一體的多媒體教學,將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景之中,有效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誘發(fā)學生探尋知識的愿望,引導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如在教學“口耳目”三個字的時候,把12種常見的東西以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并給動物配上聲音,這樣學生在腦中就留下了這些事物的形象。因為這幾個字都是象形字,筆者又通過多媒體演示,把這些字的演變過程展示給學生看,在觀察漢字演變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在積極的思考中巧妙地記住了這些字的音、形,既獲得了知識,又提高了識字的興趣。當然在識字課堂上,我們還要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憑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識字。如教學“飛”字,筆者用課件出示小鳥后,讓學生自由說出識記方法,有孩子說:小鳥的身子長了一對翅膀,就能飛了,這時我又用課件演示出小鳥飛翔的樣子。學生有了奇特的形象,就很容易記住了字形。
二、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拓寬識字空間,歸納識字方法
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識字,能幫助學生盡早學會識字方法,解決了識字教學中最基礎、最難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圖識字。為了使學生掌握漢字的結構,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充分顯示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在教學中很好體現(xiàn)形聲字的特征。如教“青、請、蜻、清、情、晴、睛”一組字時,第一幅畫面先出示基本字“青”,第二幅畫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讓學生結合屏幕上顯示的小河流水的畫面,讓學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礎上加什么偏旁呢?學生會很快地答出加三點水旁,教師在“青”上用鼠標一點,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三點水旁就飛了過來,與“青”字組成了“清”字。以同樣的方法教“蜻、情、晴、睛”幾個字。為了能更好地體現(xiàn)形聲字偏旁表義的特點,制作課件時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紅色。一組教學完畢,大屏幕上再次出現(xiàn)這一組字的整體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自己討論、觀察,這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以及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地記住這一組字。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很快就能找出這組字的異同點,自己總結出記住的方法。這樣,學生不僅很容易記住這些字,而且記得深刻,在以后就不會混淆了。學生逐漸地了解、理解了這一識字方法,對識字就會越來越感興趣。
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設計有趣游戲,鞏固所學字詞
小學生識字,記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就是要多溫習。筆者發(fā)現(xiàn)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游戲中不斷加深印象。因為游戲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活動,讓它們邊玩邊識字,往往記得更牢固。如在上所學過的生字詞復習課時,筆者就設計了“摘蘋果”的游戲,在課件中畫上一個大樹,樹上掛滿蘋果,大大的紅蘋果上寫上生字詞,當學生正確讀出時,我用鼠標一點擊,蘋果就掉下來,表示被摘下來了,當色彩鮮艷的蘋果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學生興奮了,當問到“大蘋果誰來摘?”時,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嘴里不停喊“我來摘,我來摘……”,當蘋果被摘下時,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樣的游戲還有很多,如“采蘑菇”、“打雪人”、“企鵝過橋”等等,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盡管這些游戲經(jīng)常做,但他們還是樂此不彼。利用多媒體設計游戲鞏固識字,不但漢字“動”了起來,學生更是全身心地動了起來,注意力十分集中,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實踐證明,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游戲中鞏固對漢字的記憶與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設計生活作業(yè),構建識字平臺
生活在信息社會的學生,隨時隨處都在跟文字打交道,識字的平臺很多,應該引導學生合理利用。教師要構建生活大課堂的新課程觀念,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必要時請家長配合,采取種種形式鼓勵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識字。識字的過程中一次記不牢,但與那些字見面頻率多了,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達到了識字的目的。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多看書,兒童普遍喜歡看故事書、寓言書、童話書等,老師課根據(jù)兒童的心理開設“我會讀”之類的展示性課外閱讀活動課,鼓勵學生早閱讀、多識字。這樣,學生不僅能復習學過的字詞,還能認識不少字。又如,小學生喜歡觀看影視節(jié)目,教師和家長就可以利用這一契機,有意引導學生在看節(jié)目時注意認讀字幕,認識生字詞。兒童心理發(fā)展告訴我們,動態(tài)變化著的事物特別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現(xiàn)實生活中幾乎每一位小學生都不約而同地喜愛三維“動畫”。老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采用看動畫的方法正確識記漢字,這也是識字的一個好辦法。在教學中將識字與動畫片融合,會讓識字學習由枯燥無味變得備受歡迎。
總之,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互動性使識字教學更為快捷、方便,合理恰當?shù)剡\用信息技術教學,尊重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發(fā)揮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技術優(yōu)化學生識字過程,學生不但自己學會識記的方法,學會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獨立掌握漢字,達到自學的目的,又避免了讓學生重復抄寫,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識字負擔,教師的課堂教學容量增大,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識字效果也大大提高。作為身處教學第一線的語文教師,應主動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將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很好的結合,讓小學識字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革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