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洲
摘要:在學校推行內部控制規范有利于提高學校整體服務管理水平,提升教育事業發展層次,強化運行中的抗風險能力,控制舞弊,較好地治理“小金庫”違法犯罪問題,促進學校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內部控制;監督;績效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學校的資金規模日益擴大,資金使用范圍涉及到教育教學、管理服務、校園建設等諸多方面,理財環境日趨復雜,極易滋生貪腐、舞弊。因此,迫切需要學校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并確保其順利實施,從而保證資金的籌集和使用合法合規,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及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
本人現就學習內控制度過程中的點滴體會,結合學校現狀,提出一些如何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看法,以期獲得指點和提高。
(一)現代化學校參與市場競爭的客觀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讀發展,民辦學校和國際學校的進入使學校的競爭日趨激烈。學校應通過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完善控制措施,特別是通過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確保教育管理、人事管理、安全管理、財務管理等校園管理活動有序進行,減少管理過程中的校園管理活動的浪費和損失,開源節流,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壯大師資力量。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人才競爭和生源競爭中占據優勢。
(二)實現現代化學校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
內部控制是貫穿于學校日常活動中的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通過建立嚴密完善的內控體系,嚴格科學的內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和及時糾正錯誤及舞弊事件的發生,更好地防范及應對的內外部風險,保護國有財產安全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促進學校行政管理水平提高,確保教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三)現代化學校接受社會監督的主要依據
現代化學校依法享有招生自主權、用人自主權、經費使用自主權。在擁有多項自主權的同時承擔被管理、被監督的義務。通過對內部控制成果的監督和檢驗能夠全面、公正地反映出學校整體管理水平的高低,使學校獲得相應的社會評價和口碑。因此,作為學校負責人和全體教職員工應從思想上提高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視程度,樹立牢固的風險意識,努力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學校的內部控制中來,通過對內部控制適時的自我評估,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使學校內部控制水平不斷得到加強與提高,使學校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
(一)內控環境欠佳,執行力度不夠
首先,部分學校的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滯后,缺乏科學、規范的內部治理結構和明確有效的職責分工及制衡機制,導致問題發生時部門間推諉扯皮。其次,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像企業一樣統一的、系統的、規范的內部控制規范和評價指引,致使學校現行的內部控制制度較為粗略和簡單,內容覆蓋面小,不夠具體和全面;有的缺乏嚴謹性和可操作性,實踐起來經不起推敲;還有的比較落后和保守,缺乏先進性和科學性。再有,由于考核和獎懲制度疲軟,從而降低了人們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削弱了參與的積極性,降低了執行力,影響了學校的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和實施。
(二)內控意識薄弱,認知固化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管理思想和慣性思維模式的影響,許多校領導及各部門負責人只把工作重點放在招生、教學、畢業、實習等方面,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認知不足。風險防范意識較差,缺乏較科學的內部控制管理理念。在內控主體上往往僅將控制主體片面鎖定為法人、中層領導及財務人員。忽略了廣大教職員工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實施中的主人翁地位,違背了內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則。另外,由于對內控知識儲備和更新的主動性較差,不能更好地把握內部控制的深層理念,不能以發展的眼光隨內外部環境和學校的具體實際變化對內控制度不斷加以調整和補充,導致內部控制制度與現實脫節,內控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嚴重影響到內部控制的效果。
(三)內部監督乏力,自我評價系統尚不完善
受規模和條件的限制,許多中小型學校缺乏獨立的、權威的常設機構對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及時、全面的自我評價。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過分依賴紀檢、審計的外部監督力量,從而喪失了對內部控制缺陷自我認定和及時整改的時機。另外,對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情況的內部監督缺乏系統的工作流程和多樣的評價方法。內部監督流于形式,不能與外部監督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發揮出各自的最大功效。
(一)優化內控環境,加大執行力度
首先,應在學校內部建立規范的治理結構和議事規則,明確各職能部門和管理者在內部控制決策、執行和監督過程中的角色和職責權限,形成科學有效的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各職能部門應樹立大局意識和協同意識,保證內控制度的整體運行和全面推廣,通過每位教職員工的協調和配合,切實做好學校的內控工作。其次,在呼吁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盡快出臺科學、權威的符合行政事業性單位特點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和配套指引的同時,教育主管部門應積極牽頭組織基層學校加強內控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并以《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評價指引、審計指引等相關文件為參考和指導,結合教育系統自身特點,充分考慮市場變化、社會影響等諸多因素,通過優化內部控制管理結構,更新內部控制管理模式。再有,學校應構建合理、完善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將全體員工參與內部控制的情況納入績效考評體系,通過嚴格的考評機制和獎懲制度,使各部門和人員都能嚴格遵守、認真執行,從而推動了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有效實施。
(二)增強內控意識,不斷發展創新
首先,通過宣傳與培訓,逐步提高校領導和每位員工的內控意識,進而形成人人了解、各個參與內部控制的良好氛圍,為有效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其次,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加強和完善是一個嶄新的、具有挑戰性的課題,需要領導的重視和全校每位教職員工的積極參與。大家共同出謀劃策,結合實際情況和環境變化,制定出切合自身發展、有利于學校戰略目標實現的內部控制制度。例如,從2013年起,根據上級部門要求,我區各中、小、幼、直屬單位已經推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開設零余額賬戶。為保證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安全,達到對用款額度的有效管理,校領導應帶頭組織學習相關業務知識,研究、建立符合學校業務特點和管理要求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內部控制制度,將形成的制度及時傳遞給學校每位員工,并認真組織貫徹實施,從而使學校的內控制度得到補充和完善,內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建立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促進自我評價系統發揮積極作用
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內部控制審計監督力度,設立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內部控制評價部門,由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工作方案,組成評價工作小組實施現場測試,并綜合運用個別訪談、調查問卷、專題討論、穿行測試、實地查驗、抽樣和分析比較等方法,通過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的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檢查,查找出內部控制缺陷和薄弱環節,及時加以整改和落實,使學校的內部監督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而對于受規模條件限制尚不能成立獨立內部控制評價部門的學校,建議通過訂立定期內部控制評價制度,成立臨時內部控制評價部門,對學校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監督和評價。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制度作為現代化學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武器,對于學校建立完善的自我監督約束機制、提高管理水平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通過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為學校創建一個規范的、安全的、和諧的發展環境,促進學校的戰略目標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關于印發《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的通知[S].財會(2010)41號2010年6月21日.
[2]何海棟.高校內部控制及其構建[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03),83-84.
[3]黑瑞卿.論建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原則[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7(03),280-281.
(作者單位:天津市河西區教育系統財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