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德華
摘 要:生本教育理念是新課程改革以來被廣泛認可的一種教育理念,其對于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以及課堂主體作用的發揮很是強調。在生本教育理念的作用之下,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教學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從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多年,現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對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談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本教育理念;應用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是相對于應試教育背景之下的“師本教育”理念而提出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雖然兩種教育理念的核心都是為了學生,但是不同的是,生本教育理念注重的是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的提升,而師本教育理念之下注重的是學生成績的提升。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讓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師本教育理念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阻礙作用,轉而努力地實踐生本教育理念。而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支持之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觀。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和積極性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其課堂參與的熱情也更高,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體驗也會更加深刻,收獲也會更加豐碩。
一、做好課前準備,合理設置課堂教學情境
生本教育理念強調學生要在課堂上具備更多的主動性,也就要求教師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時間和空間。為此教師十分有必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合理安排課堂教學進程,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內容,做到合理把控課堂教學的進行。
教師之所以要充分做好課前準備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小學階段學生的自覺性和自律性都不是很高,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學生用了更多的課堂主動性,同時也就意味著學生在課堂上所受到的約束性就會有所降低。相對的就要求教師要更好地發揮課堂主導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課堂主體作用。
然而不論是教師的主導還是課堂把控,都離不開充分的課前準備,同時也離不開合理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由于教學情境的存在,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會更加真實,也更具有方向性。并且在情境的有效作用之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會得到更好的發揮。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由于學生在生活之中其實對于軸對稱圖形并不陌生,只是缺乏從一個理論的角度來加以認識。這時筆者首先是充分做了這部分知識內容課堂教學的課前準備,精心選取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的圖片作為課堂教學情境。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通過不同情境的展示來逐步引導學生將其在生活中對于軸對稱圖形的感性認識上升為一種理性的認知。通過不同的教學情境的經歷,學生逐漸懂得了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定義等等,對于軸對稱圖形的認識也更加深刻。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素質
生本教育理念更加強調對于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尤其是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教師應當拒絕“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堂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自行地開展課堂學習,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收獲數學知識,更收獲數學學習能力。
同時生本教育理念也強調培養學生的素質,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之中,毫無疑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最為重要的素質之一,是學生學好數學的有效途徑。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時候,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縝密思維能力以及橫向思維能力等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針對性地采取必要的教學策略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為學生更好地發揮數學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和主動性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對稱、平移和旋轉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學生往往對于圖形的這三種變換過程和最終的變換結果較為陌生,其思維能力往往不具備在腦海中自行完成將圖形平移、對稱和旋轉的過程。這時筆者就會利用多媒體模擬的方式,將圖形變換的過程真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從而逐步地形成相應的思維習慣,進而逐步地提高思維的能力。
三、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生本教育理念同樣強調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核心,這也就強調教學工作要注重提高針對性和適用性。在既往的應試教育之中,教師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對于不同數學基礎以及學習能力的學生往往采用一種教學方法,這種缺乏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因此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個體之間差異性的尊重,做到因材施教。積極地開展分層教學,確保自身教學工作對于不同層次學生的滿足。而在這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深入地了解學生,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尋找學生群體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四則運算的時候,這部分知識內容的難度較高,筆者就根據學生在之前的分數部分學習的情況有意識地采取了分層教學的方法,保持不同難度的教學內容能夠滿足不同基礎程度的學生。同時也非常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和瓶頸,以更具針對性的方式確保每一個學生在這部分知識內容學習過程中的收獲,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總而言之,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會更加具有時效性,因為生本教育理念更加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和感受,真正地關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收獲,而不是僅僅關注教師課堂教學工作的完成情況。另外在生本教育理念之下,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對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包括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讓學生具備更好的接受生本教育的基礎,從而協助教師更好地完成生本理念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發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青海教育,2015(8).
[2]陳婧茹.生本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5).
[3]姜愛華.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有效課堂實踐分析[J].好家長,2016(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