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千蘭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英語課堂教學培養方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不僅要傳授學生英語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簡言之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小學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更要將其列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此,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了重點闡述,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達到最優狀態。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核心素養
一、滲透德育,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
英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教授學生英語知識和方法,還要適時地滲透德育,以提升其文化品格,最終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進行德育。現行的外研版英語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將其挖掘出來運用到日常教學中,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在教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一課時,我在教授了學生相關知識點后,便將教學的重心放在了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上。Great Wall作為中國的八大奇跡之一,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始修于燕王,歷史長達2000多年。它不僅是我國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是我國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之一,對于每個中國人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英語課堂中,將其文化背景滲入其中,可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對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懷具有重要意義,也符合新課改要求,是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學習這堂課后,對長城的認識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對其多了一份敬畏心、感恩心和自豪感。
二、巧用微課,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基于計算機基礎上的微課開始進入教育工作者的視野。微課具有流媒體播放性,其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對不同學習基礎和能力的學生而言都是一大福音。除此之外,微課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促進了其學習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其簡便實用性、與教材的配套性等特點都使其在英語教學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微課運用到小學英語課堂中,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這一手段巧妙利用起來。
如,在教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一課時,我就將微課教學法融入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長城,學習新單詞“thousand,kilometer,millon”等,我制作了一個8分鐘的微課,在該微課中,通過對長城的背景介紹,擴展了學生課堂教學容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提升了學生將教學內容和歷史知識相聯系的思維品質。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我給學生設計了個性的課后作業,將他們分為學習小組,對該微課進行學習和探討,根據其內容,寫一篇關于長城的作文,這樣的課后作業,提升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寫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串聯已知和新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溫故而知新”,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對于小學生學習英語來說亦是如此。英語作為一門公認的社會語言學科,其學習離不開英語語感的培養和新舊知識的貫通。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將新知和舊知巧妙串聯起來,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如,在教授英語一年級上冊Is it a dog?時,就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串聯新知識和舊知識。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教學生學會使用Is it...?來猜測事物,并能聽懂會答Yes,it is./ No, it isn't.除此之外,還要使學生學會如下新單詞:monkey,monster,kite.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在上課之初,我先將學生進行了分組,然后讓每組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把他們以前學過的舊知識以滾雪球的形式串成一個故事,讓學生配上動作,進行模仿,通過課前熱身,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入學習情境中。在這節課中,要復習的單詞包括:dog,cat,panda,我設計的教學情境如下:“One day, I watched an animated cartoon with a panda, a dog and a cat. They were very cute.”在進行該情境創設時,我一邊利用多媒體播放帶有上述動物的圖片,一邊根據圖片來對每組學生進行提問。在提問環節,學生一改以往的被動狀態,在小組中熱烈討論起來,課堂氣氛活躍、輕松,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高漲。在這一環節之后,我便利用多媒體出示了另外一組圖片,讓他們根據圖片內容,將新學到的單詞monkey,monster,kite和dog,cat,panda進行串聯,可以將其編成一個小故事,也可以創作成一首歌……這個教學任務布置后,各個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都積極投入到小組討論和合作中,通過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模式,寓教于樂,既串聯了已知和新知,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值得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和推廣。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通過滲透德育、巧用微課、串聯已知和新知等手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英語教學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小芳.核心素養要求下職中英語教學的策略研究[J].教學與管理(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7).
[2]張凱.細微之處見真諦: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體現新課改的要求:合作學習模式[J].教育理論與實踐(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