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每位高職英語教師都必須以工匠精神嚴格落實高職英語改革策略,從而使高職英語教學能夠在原有的教學成績上更上一層樓,本文探析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體現工匠精神。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筆者分析,要在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中體現工匠精神,就必須立足現實,落實“四個關注”,即關注學生在高職英語學習中的個體差異、關注高職英語實際教學過程、關注學生的每一次英語考試以及關注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四個方面。
一、關注學生在高職英語學習中的個體差異
(一)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拋棄不放棄
任何一位合格的高職英語教師,都要有冷靜的分析和感性的認識,所謂冷靜的分析,就是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稟賦,有些學生天生語言學習能力較差,教師就不能趕鴨子上架似的逼迫他們學習,所謂感性的認識,就是要把每一位學生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以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
(二)求同存異,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式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習慣的學習方法,高職英語教師在因材施教和分層教學的基礎上,應不斷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幫助他們總結好的學習方法,同時,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學習方法中的漏洞,通過“刻意引導,集中改進”的方式幫助學生打造個性化學習方式。
二、關注高職英語實際教學過程
(一)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細節
管理學上說“魔鬼藏于細節之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關注每一個教學細節,整個課堂教學才可趨于完美,因此在實際英語教學過程中,小到課堂板書,大到課堂語言,教師要時刻拿捏好分寸,于細節處彰顯高職英語教學魅力。
(二)注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使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許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已被引入高職英語教學中,例如生活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讀寫結合法等等。教師要根據實際的課堂內容和教學實況合理的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甚至可以多方法并用,關注教學方法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是提升英語教學水平的重要保障。
(三)改變教師教學觀念
大部分的高職英語教師都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指標,但是高職英語知識比較多,有些知識點還比較難,如果繼續堅持“以教師為中心”教學觀念,勢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關注自身教學觀念的優化和升級,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三、關注學生的每一次英語考試
(一)關注學生考試成績的變化
學生考試成績的變化可以歸結為兩類,第一類:平穩型,即學生的學習成績始終維持在一個恒定的范圍內,這說明該學生學習情況比較穩定,需要稍加鼓勵;第二類:大起大落型,即學生的成績時好時壞,學習情況非常不穩定,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剖析現象背后的原因,對癥下藥。
(二)關注考試焦慮
某些學生存在考試焦慮的情況,這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筆者分析,造成考試焦慮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努力,考試時就會變得非常焦躁;第二,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很努力,但是以往的考試成績總是不理想,所以再次面對考試時會變得患得患失;第三,考試前沒有做好的應試準備,臨時抱佛腳讓他們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第四,考試前發現有的知識自己根本沒有掌握,或許這些知識不是考試的重點,但還是會給學生造成非常大的考試壓力。
四、關注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
(一)給學生更多對話的機會
這是提高學生知識實踐能力的最根本,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措施。首先,教師可以采用分組合作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先將學生分組,然后給每一組一個特定的話題,以此為任務讓學生進行英語對話;其次,在對話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的參與對話過程,例如在英語辯論賽中,教師可以充當評委。類似于這樣的教學活動越多,學生說英語的機會就越多,學生的知識實踐能力也就越強。
(二)通過情境教學法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直觀的知識情境中更加靈活的運用知識,不僅降低教學難度,更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筆者在這里列舉幾項較好的教學情況供教師參考:第一,常見的生活情境,例如問路、吃飯、問好等生活場景;第二,根據課堂內容創設擬人化場景,例如讓學生扮演特定的角色(人和物均可)。
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四個關注”是工匠精神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全面提升高職英語教學水平的必要基礎和前提,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職英語教師應不忘初心,以匠人精神全面而細致的進行英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舒錦蓉."工匠精神"觀照下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研究調研及特色分析[J].中外交流, 2017(36).
[2]舒錦蓉."工匠精神"觀照下以職業崗位為向導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校園英語旬刊, 2017(7):49-50.
[3]舒錦蓉.構建“工匠精神”觀照下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體系[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 2017(2):35-35.
(作者單位: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