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華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念不斷地深入人心,人們對藝術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小學音樂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終身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有效性,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審美意識是音樂教育改革的方向。從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兩個方面進行討論,希望對音樂課堂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音樂教學;有效性
小學音樂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之一,目前音樂課堂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教師少、對教材內容利用不夠、音樂課教學內容單一等問題,本文提出了將圖畫、表演、故事、器樂、影視欣賞等請進音樂課堂,以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音樂教育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該把音樂教育與語文數學等課程的教育同樣重視,近年對音樂課堂教學在不斷地改革,但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教師少,教師缺乏音樂素養,導致學生對音樂課不感興趣。其次是音樂課教學內容單一,不能很好地與其他學科相融合,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再是大多數學校對音樂課本重視程度不高,甚至是有些教師嫌音樂課本太難,對課本的利用率低。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將圖畫引進音樂課堂
音樂和美術都是藝術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意識的培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音樂大師貝多芬老師說過:在他作曲時一直是順著心中的一幅畫的輪廓前行的。由此可以看出,繪畫對音樂的教學也有一定的作用,將繪畫引進音樂課堂,可以表達一些文字不能夠表達清楚的音樂需要,也可以借助繪畫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所傳達的中心思想。例如音樂教學《小白菜》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幅淳樸、善良、活潑可愛的小姑娘的圖畫,讓學生體會小白菜思念已逝母親的情感。學會歌曲再讓學生畫一幅小白菜的圖畫,培養他們對藝術的熱愛之情,促進他們表現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2.將表演引進音樂課堂
小學生活潑好動,模仿性強,善于表演,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因此音樂教師要把握好這一機會,將表演引進音樂課堂中幫助學生熟悉和理解音樂歌曲,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通過眼神、表情、姿態等對歌曲的理解進行表演,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鼓勵,讓學生邊歌邊舞。或者是讓學生扮演音樂作品中的角色,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歌詞,加深對音樂情感的理解。比如,在教學《牧羊女》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歌曲中的牧羊女、小羊等角色,讓學生在表演中理解歌曲,也可以感受羊兒在寬闊的草原與牧羊姑娘的美好畫面,有助于他們理解音樂作品,提高音樂課堂的有效性。
3.將故事引進音樂課堂
聽故事是小學生的愛好之一,因此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引入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音樂教學中采用故事進行導入,將會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教學的開展打好基礎。例如,在教學《小紅帽》這首歌曲時,教師應該先讓知道的學生講小紅帽的故事,教師注意引導和補充,當學生聽完故事時就會急于想知道與故事相關的音樂,這時進行教學,他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會很快地記住音樂歌詞,理解音樂作品,也會對音樂課越來越感興趣。
4.器樂與音樂有機結合
器樂是音樂課堂的靈魂,是學生體驗音樂的橋梁。在小學階段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將一些樂器引入課堂中,擴展學生的音樂知識。比如,在教學音樂《號子與鼓手》《音階歌》等讓學生認識不同的樂器的特點,培養學生辨別樂器的能力。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己制作樂器,比如利用絲線、竹片、易拉罐等材料制作一些見過的打擊樂器,輔助學生學習音樂,以便提高音樂課堂的實效性。
5.影視欣賞與音樂有機結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在學校各門課程中已被廣泛應用,小學音樂教師也將其請進了課堂輔助教學,并且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多媒體的應用,能夠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讓學生學習的同時身心得到了放松,這樣會讓學生喜歡上課堂。例如學習《王二小放牛》這首歌曲時播放錄音視頻《英雄王二小》,豐富學生的聽覺感受,提高審美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優化教學質量,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了很好地提高音樂課堂的有效性,應該將繪畫、表演、故事、器樂、影視欣賞等請進音樂課堂,同時還要不斷地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以及對音樂的宣傳,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重視程度,教師要不斷地優化教學方式,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亞蘭.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6):128.
[2]陸玲.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6(6):33.
[3]李翡,劉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新課程(上),2017(2):80.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