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電腦這個具有科技時代的科技產品,它像人體細胞一樣已經,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的每一個角落,音樂行列也不列外??茖W與藝術是兩門截然不同的學科,但人類藝術的發展卻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而提升。電腦音樂就是一個例子。從廣義的電腦音樂來說,它是在創作、演奏、制作與傳播過程中使用電腦技術或設備的音樂。而我們俗稱MIDI音樂,是狹義的電腦音樂概念。即通過電腦及相關設備進行編程,控制MIDI樂器或數字設備進行創作、演奏和制作的音樂。
關鍵詞:電腦音樂;MIDI音樂;音樂教學;多媒體;創新能力
電腦音樂是現代計算機科學與音樂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使音樂的作曲、修改、演奏、教學從原始的手工作業方式一躍成為高科技方式,對人類的音樂活動帶來了生產方式最根本的革命。隨著電腦技術的迅猛發展,并逐漸進入課堂,它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發揮的作用也愈來愈大。它以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表現形式,創設情境、調動學生興趣,充實教學內容、強化教學效果,從而將音樂課堂教學引向全新的境界。
一、MIDI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
長期以來,中小學音樂教學一直沿襲著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口傳心教,既浪費人力、物力,又耗去了大量時間,教學效果并不顯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腦MIDI教學軟件應運而生,給中小學音樂教學改革帶來了巨大的動力。MIDI軟件在音樂教學中的價值,電腦輔助音樂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根據目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要求,后者更為適合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也更有利于現代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運用MIDI技術進行音樂課堂教學,可以作為學習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允許他自動探索和發現的微型世界,培養創新能力;可以作為教學工具,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電腦音樂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優勢
1、電腦音樂技術使中小學音樂教學更直觀、更形象。例如:在基礎樂理課堂上利用專門的視唱練耳軟件,把傳統、枯燥的基礎樂理學習變成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生動的音晌效果、可視化的音頻波形等音樂形象、加上既時的電腦點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
2、電腦音樂技術使中小學音樂教學更生動、更有效。例如:在音樂欣賞課上由于音樂的抽象性,單靠老師的講解和簡單的聽音樂,學生是難于對音樂有透切的理解。利用電腦音樂技術,教師可先把要講解的譜例制作好,在課堂上邊講解邊準確的播放相應的譜例。
3、電腦音樂技術使中小學音樂教學更活潑、更有趣。例如:在音樂創作課上,學生可以根據所掌握的知識,隨機編配簡單的旋律;然后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伴奏風格加以搭配制作成一首簡單的作品。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電腦音樂技術,任意更改所創編的歌曲節奏、速度、強弱、風格等等。
4、電腦音樂技術使中小學音樂教學更靈活、更多樣。例如:在介紹音樂載體、樂隊組合以及樂器的課堂上,老師利用相應的電腦軟件,直觀的介紹各類音樂載體的結構與演奏效果、介紹不同的樂隊組合、講解各種常用樂器與它的音色和彈奏方法。
5、電腦音樂技術使中小學音樂教學更廣泛、更豐富。利用電腦音樂技術還可以對學生進行遠程多媒體音樂教學。這給學生學習音樂提供了一個無比寬廣而絢麗的空間。這種新穎的教學媒體,承載了大量的視聽信息無疑比“粉筆、黑板”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三、電腦音樂技術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1、應用于中小學樂理知識教學中
在中小學的音樂教學中,學生不論唱歌或是演奏音樂作品都需要了解音樂的基本樂理知識。因而樂理教學是音樂教學中,最為枯燥乏味而又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如果運用電腦音樂系統軟件則易如反掌,借助電腦音樂軟件的五線譜編輯窗,只要輸入該種音符就能發出與之相應的聲音,能使學生在認識音符形狀的同時,還能聽到它的發音長短。既直觀又形象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還能使學生辯證地理解各種音符的長短關系,如同音符在不同拍號、不同速度的音樂中的關系,不同種節奏之間的關系等等。
2、應用于中小學視唱練耳教學中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由于這一特性,在音樂審美教育中,要讓學生在唱歌和聆聽音樂時,能敏銳地感知音樂要素在不同風格的音樂中的各具特色的美。將電腦音樂技術用于中小學音樂視唱練耳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逐小節、逐句地隨意播放,其速度、音調和示范音色,均可按學生對視唱的熟練程度,隨機變化可以任意即時地“停”或“放”。因此,教師將電腦音樂熟練、合理地運用到視唱教學中,既省時又省力,也提高訓練的效率和質量,從而升華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
3、應用于中小學唱歌教學中
在音樂課堂進行唱歌教學時,如果我們充分利用電腦音樂系統,可以方便直觀地再現音樂瞬間,增強學習趣味性、提高唱歌教學效率。例如:我們學習一首新歌,先將歌詞輸入電腦,在容易出錯的地方做上記號(涂上顏色或在該處設置某種打擊樂器以提醒注意)。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教學時有所側重點,便于抓住難點、突破難點。
4、應用于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
應用電腦軟件進行音樂鑒賞教學,可以使看不見摸不著的音樂變得更加具體形象,為學生深刻地理解音樂形象提供方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電腦音樂系統也有其用武之地。通過讓學生玩電腦音樂軟件,感受不同音色、音值、音量、音高變化對音樂形象的影響。
5、應用于中小學音樂創作教學中
中小學音樂課堂內外開展音樂創作教學,是當今世界教育的“創作性教學”潮流中。在我國深化音樂教育改革的情況下,誕生的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音樂創作教學是創造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實,音樂創作教學已經進入了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比如:你讓學生編一段節奏譜嗎?你不是讓學生編排音樂節目嗎?還有在音樂活動中,不是常見同學們“擺弄”樂器時即興演奏一段旋律嗎?這些都是屬于音樂創作的范疇。
參考文獻
[1]李向東.《淺談電腦音樂教學》[J].福建藝術,1997
[2]楊海軍.《淺談電腦音樂的發展及其影響》[J].音樂天地,2009
[3]趙宏生.《淺談電腦音樂在教學中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4
[4]蘇楊.《淺談電腦音樂技術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0
[5]肖春曉.《淺談電腦音樂教學在高校音樂教改中的作用》[J].藝術教育,2007
[6]陳麗.《淺談電腦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4
作者簡介
盧陽(1990-),女,漢族,山東省聊城市人,講師,藝術碩士,單位:聊城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專業,研究方向:鋼琴表演。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