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艷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的數學知識,還要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如提問能力、理解能力、計算能力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還要嘗試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進而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進行了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問能力;培養
提問能力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要想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他們就要掌握正確的提問方法和技巧。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其在小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生的提問能力是比較弱的,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教授他們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和技巧,這樣可以使他們更好地進行提問,同時可以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以下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
一、創設課堂氛圍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即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很少會與學生進行互動,這就使得課堂教學的氛圍較為壓抑和枯燥,進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好的課堂氛圍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這樣可以使他們更好地進行提問,同時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由于生活環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學生的個性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有的學生比較外向,他們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比較主動;有的學生比較內向,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他們很少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并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教學,這樣才可以為他們創設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進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二、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涉及了各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有些內容是比較抽象的,對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的。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要讓他們大膽地提問,進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即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相關的情境,并讓學生針對情境進行提問,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使他們在情境中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可以提高他們的提問能力。例如:解“小數乘整數”的相關內容時,筆者為學生創設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情境:小明去水果店買3千克西瓜,他發現水果店夏天和冬天的西瓜價錢不一樣,夏天西瓜賣0.8元每千克,冬天西瓜賣2.35元每千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上述的情境進行提問。經過思考和分析,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小明夏天買西瓜花了多少錢?(2)小明冬天買西瓜花了多少錢?(3)小明兩次買西瓜一共用去多少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上述的幾個問題進行回答,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可以使他們更好地學習教學內容。接下來,還可以繼續變化情境,例如:六一兒童節班級要舉行活動,老師要小明和幾位同學去水果店買12千克西瓜,然后讓學生根據這個情境再次提出問題。在學生提問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再次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規則進行鞏固。像這樣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自己解決的過程,使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能夠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得他們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三、提問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和技巧,這樣他們才可以更好地進行提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進而找到他們不會的知識點,這樣他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會選擇性地進行解答,因此教師可以讓他們將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進行記錄,并在課下進行解決,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可以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
結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小學生的提問能力是比較弱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來提高他們的提問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這樣他們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提問;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相關的問題情境,這樣他們可以針對情境進行提問;教師可以教授學生一些提問方法,這樣他們可以更好地進行提問。
參考文獻:
[1]蔡玉權.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對策[J].中華少年,2016(3).
[2]覃武倫.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6(1).
[3]揣金珠.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