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其俊
摘要:小學課程的設置,旨在提升學生的動手和思索能力,激發學生探索深奧莫測秘密的積極性,讓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在闡明陳述選擇性學習內涵的基礎上,對選擇性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實踐實施進一步的探索,促進選擇性學習在其他學科教學過程中得到普遍地使用。
關鍵詞:選擇性學;小學科學;實踐與探索
作為一門啟迪性課程,小學的科學課程旨在認識自然、認識科學,激發小學生探索深奧莫測秘密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動手、動腦期間培養發明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基于此,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期間就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也是適應新課改要求的一種體現。
1、選擇性學習的內涵
何為選擇性學習,即學生在整個學習期間,按照自身的興趣愛好相對應性選擇授課教師、學習方式等。選擇性學習是基于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作為著手點的,可以將學生自己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舒緩、歡樂的過程中做完學習任務,獲取較好的成績,同時對于學生樹立積極學習的思想認識也是非常有利的,而教師在學生學習期間只需要起到引領的作用即可。
選擇性學習具有如下特征:其一是自主性強。在此種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學習模式下,對學習方式、學習內容等不局限于教師課堂上的講授,最大程度上展現學生的自主性。其二是多元化發展。學生在探究、實踐期間,培養他們的思考、觀察等方面的能力,促進其整體發展。與此同時,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其三是互動增多。在教學和學習期間,并不是教師一味地實施知識的講授,而是各方之間互動教學的過程。其四是主體的一致性。在選擇性學習中,主體的一致性是其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學生在學習期間實施自主選擇和學習,不但對學生個性的發展非常有利,而且還能夠提供學生權衡輕重等方面的幫助。
2、選擇性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實踐
選擇性學習雖然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方面具有著積極的意義,但需要重視的是,教師在授課期間依舊需要對學生的選擇和學習實施針對性地引領,否則勢必會造成教學失誤情況的出現。
2.1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
舒緩、靈活的課堂環境,對于充分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愛好是非常有幫助的,不但如此,對于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也是極其有利的。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由此對于其而言科學這門課程是非常抽象的,貌似離他們特別遠但貌似離他們又特別近。基于此,創造一個較好地學習氛圍可以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到學習、探索的狀態。基本上,教師應著手于學生熟知的生活情景著手,也可采取課前小實驗的方式來引出本節課的內容。比如在講授《浮力》這一節課時,可著手于游泳這一運動入手,讓學生各抒己見嘗試著回答“為什么游泳期間人會浮在水面”。通過此種詳細的、觸及性強的開場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確定此節課的學習目的,這時教師就可讓學生自由地實施組合學習。
2.2增強選擇性學習的引導
選擇性學習方法區別與之前的學習方法,教師在進行教學期間,只需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即可,而大多數的學習內容和實驗結果主要是在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溝通后所總結出來的,學生在整個課堂中占據著主體地位。但由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所以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極易受到約束,基于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和鼓勵。如在進行“雞蛋”實驗時,學生通過對1號和2號燒杯中的水進行品嘗可知,前者為白水,后者為鹽水;換言之就是雞蛋可以在鹽水中浮起來。當學生總結出這樣結論時,教師就應下意識地引領學生讓他們親自動手調制一杯鹽水實施實驗,但是結果卻超出意料范圍,雞蛋最終在杯底還是未浮動起來。這是出于何種原因呢?學生接著品嘗2號杯內的水發現,好像水更咸些,此時學生會認識到在水中持續加鹽,教師順勢再拋一個問題“增加多少鹽雞蛋就可以浮動起來”。通過環環相扣地指引,學生有認識地實施學習和反思,認識實驗背后的真實程度。
2.3促進選擇性學習的發展
促進選擇性學習的發展主要目標,就是創造學習環境,引領學生實施選擇性學習這兩個方法,全部都是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目標還是為了讓學生明白應如何學習,如何顯著提升學生的水平。通過實驗的方式還有學生和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自主地得出此堂課的科學事實和實際生活融合,如學生會馬上聯想到《曹沖稱象》的課文。通過此種發散性思維方法的培養,讓學生意識到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看著好像是不具體的、很難理解的科學原理卻可以在禽獸實驗期間得到答案,提高學生學習的學習自信心。
2.4做好選擇性學習的反思
一方面,學生應進行相應地反思。學生在選擇性學習期間要及時和教師做好溝通,不但如此,還需要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聽聽其他人對自己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評價,在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方面做出相應地調整,以便可以更好地地位自己。另外一方面,教師應相應地反思。教師應不斷地內化選擇性學習的教學手段,對所有學生更要同等看待,但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實施針對性的指導,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朝著整體能力的方向發展。
結束語:
作為一種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教學形式,可以說選擇性學習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應用擁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受到小學生思維水平和科學課程特點方面的影響,就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其采用營造學習氛圍、增強對學生的引領還有理論和實踐相融合的教學手段,這樣一來,才可以幫助學生盡快融入到課堂角色中,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朝著綜合能力的方向發展。最后,就是要最大程度上做好選擇性學習的反思,并學會在反思的過程中查找自身的不足之處。選擇性學習也可試著進入其他課程的教學過程,讓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張傳真.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實踐[J]. 新課程(上),2017(8):153-153.
(作者單位: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