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濤 韓彥林
【摘要】現階段,由于互聯網正在進行著飛速的發展,再加上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高效以及實時性之間的沖突,使得互聯網金融所存在的風險逐漸增多,因此我們只有重視互聯網金融風險所帶來的相關不良影響,才能夠制定出對互聯網金融風險予以有效防范的對策,進而讓互聯網金融能夠在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下發展。基于此,本文以互聯網金融風險為出發點,對幾類風險進行了分析,并指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以期為促進互聯網金融更好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 金融風險 防范對策
現階段,社會經濟正在進行著飛速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和金融之間的有效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金融模式,為我國金融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在這一背景下,金融市場和服務范圍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并且互聯網技術的有效應用,為我國金融業的積極發展夯實了基礎,使得金融業在整體方面的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讓我國金融產業向著可持續發展的方面不斷前進。但在發展的背后也滋生了各類金融風險,使得互聯網金融在進行發展時存在許多局限性和危險性。所以,增強對互聯網金融風險予以防范的力度是現階段的當務之急。
一、互聯網金融特點
金融企業運用各類網絡平臺來對產品予以推廣是互聯網金融作為常見的方式之一,客戶可以在網絡上對金融產品的相關信息予以了解,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這樣就能夠節省金融交易的相關成本。計算機、信息以及網絡技術是支撐互聯網金融開展的主要技術,這些技術能確保金融產業的辦理、計算以及交易等更為便捷與高效[1]。
二、互聯網金融所存在的主要風險
(一)技術風險
互聯網金融在技術風險方面主要為以下兩個方面:其一,網絡病毒。傳播速度快以及覆蓋性強是網絡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所以計算機病毒就可以利用網絡的特征通過計算機在網絡當中對病毒予以散播,進而讓更多的計算機感染上病毒。若計算機當中的某個程序被感染上病毒,那么整個網絡與計算機設備都會在很短的時間上也感染上病毒,進而出現癱瘓的情況,使得大量金融信息面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2]。其二,黑客襲擊。據有關部門統計顯示,我國45%以上的網民均遭受過網絡安全事件,現階段,受市場開放性強的影響,市場競爭越來越大,某些人知啊利益的驅使下,通過違法的手段對金融產品信息予以復制與奪取,使得金融企業的商業機密被泄露,為金融企業的信息安全造成了十分負面的影響。
(二)信用度風險
互聯網金融當中的信用風險主要指的是:在合約期內交易雙方是否可以按時履行義務所造成的風險。開放性與虛擬性是互聯網金融風險的主要特征,并且互聯網金融業務在實際開展時無法對這兩種特點所帶來的影響予以規避。在互聯網當中,金融機構能夠通過現實信息來開展虛擬化的金融業務,進而能夠讓經營網點得到有效的擴充,在互聯網當中交易雙方可以在虛擬的網絡當中實現直接聯系,導致在進行互聯網金融的交易雙方過程中不確定彼此是不是真實有效的身份,這樣就缺乏信用了解,進而就產生了交易風險。
(三)法律與政策風險
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和現有法律以及政策體系之間的沖突與矛盾越發激烈,這樣當人們在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過程中若出現糾紛后,由于相應的法律還還不夠全面,就會使得責任難以明確,進而導致仲裁結果的執行無法得到保障。其次,隨著法律政策體系的進步發展,互聯網金融也將會面臨關于法律與政策的挑戰與風險問題,例如余額寶從產生到現在的發展過程一直都面臨著法律政策不斷完善所帶來的挑戰。
三、對互聯網金融特殊風險的防范對策
(一)健立并完善安全體制
結合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實際運營情況,以及信息數據與自主知識產權等互聯網特色進行行整改、強化管理、開發技術,進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互聯網金融安全制度。在對運營情況予以整改的過程中,需要以硬件和網絡的運行層面為出發點,并加大在硬件安全技術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此來增強系統防范病毒以及入侵的能力,確保互聯網金融能夠在安全穩定的環境中進行運行。同時,在網絡運行方面還需要采取分級授權以及身份認證登錄等相關方式,進而最大限度的防止部分用戶通過非法的手段進行登錄,并且在信息數據管理方面也應對數字驗證予以強化,進而來為交易主體提供安全保障,不斷對加密以及密匙等相關技術予以完善,讓互聯網保密技術能夠得到有效的增強,以此來降低與規避互聯網金融業務在實際開展中存在的風險。
(二)構建信用體制并增強信息披露
信用可以說是互聯網金融當中的身份證,同時也是社會進步所包含的一種無形資本。對信用獎懲、服務市場以及主體權益運行機制予以不斷的完善,是確保社會信用體系當中各個系統實現協調運行的基礎,其中失信懲戒與守信激勵機制會直接作用于各個社會主體的信用行為,同時這也是社會信用體系的核心機制[3]。因此,互聯網金融的相關行業需要建立并完善信用體系來對交易雙方的實際信用予以全面的評估。其一,以行業自身特點為著手點,構建出與之相匹配的信用評估系統來對交易雙方的實際信用予以評估。例如淘寶網當中的信用等級,當會員在交易平臺上通過支付寶服務完成一筆交易之后,雙方都可以對對方面的交易情況予以評價,并且這個評價會直接營銷到會員的實際信用等級;其二,重視客戶信息資料的整理與收集,并對客戶財務報表予以分析與評估,進而有效減少應收賬款逾期率與壞賬率;其三,大力收集個人不良信息與企業不良信用記錄等,提供信用咨詢服務,并運用信用認證等相關方式來確保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
(三)完善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制度
對于互聯網金融當中存在的各類風險,要對其法律地位予以明確,進而來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但是,完善更多的是從原有的法律制度上找到能適合互聯網金融的內容,不是一味地頒布新的法律。這就需要國家將互聯網金融歸納到相關的經濟法律法規當中,并結合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規定,對互聯網金融洗錢行為予以嚴厲的打擊,將分業監管作為著力點,使證監會以及銀監會等相關監管機構的職能可以得到有效的發揮。同時,還需要各個監管機構對職責進行明確的分工,以此來對互聯網金融的某種業務模式與產品予以分別監管。
四、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金融屬于一種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其將用戶為本的運營理念作為中心,對傳統金融業產生了沖擊,所以順應金融發展方向,不斷的推陳出新才是傳統金融業在未來需要走的路。這就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對互聯網金融方面相應的法律法規予以完善,確保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損害,讓互聯網金融向著法制化與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羅永明.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風險與對策[J].知識經濟,2017(16):68-69.
[2]盛明.新常態下互聯網金融潛在的風險及有效應對措施分析[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6):16-18.
[3]李安中.經濟新常態下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及對策研究[J].中國經貿,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