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如今的醫療信息行業也面臨著新一輪的模式改革,近年來,我國出臺很多相應的政策和法規,推動了該行業的繁榮發展,商業化的醫療信息發展模式勢在必行。文章主要對醫療信息行業的商業模式改進和創新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 醫療信息行業 保健產品 仿制藥物 藥理測試
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醫療行業占據著關鍵性的地位,其屬于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企業類型,國際化和專業化發展程度較高,與此同時,也與相應的生命科學息息相關。目前,我國的醫療信息行業正致力于商業化發展模式的探索,其對于該行業的長久穩定發展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醫藥信息行業商業模式構成
(一)研發模式
1.仿制模式。其是我國大多醫療信息行業所采取的研發模式,一般以仿制藥物為主,在加工過程中通過適當改造實現創新。但長此以往,使得我國創新能力遲遲得不到提升,市場競爭力也在不斷下滑,并逐漸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2.獨立模式。即企業借助科技力量,在開發新藥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的研發模式。臨床之前包括藥理測試、化學合成、活性篩選等環節,之后再進入正式的臨床階段,進一步對藥物的毒副作用、安全性等進行驗證,之后才正式投入市場。但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和影響,該模式的開展需對上述所有步驟逐一進行,在此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只有如此,才可確保整個流程的順利開展。
(二)資產模式
醫療信息行業的資產模式,即企業通過資產運作,實現自身的盈利與發展。目前,我國的醫療信息行業在采取該運作模式的過程中,通常以間接或直接資本市場融資、后續盈利積累以及原始投資積累等為對象。具體包括兼并模式、多元化運作模式、股權融資模式、風險模式等等[1]。
(三)物流模式
隨著我國的醫療信息行業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醫療流通領域中。而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醫藥流通企業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才能在當今的市場中立足。對于該行業而言,高物流成本已逐漸成為抑制其不斷向前發展的障礙,故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
二、醫藥信息行業商業模式的改進與創新途徑
我國的醫藥信息行業若想實現商業化發展模式,一般需依靠企業和政府兩方面的力量。在政府方面,需充分發揮其宏觀調控能力、完善行業發展規劃,并出臺一些鼓勵性的法規政策。在企業方面,其需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善于把握機會。只有如此,才可確保該行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具體建議分析如下:
(一)完善行業的技術創新體系
為實現我國醫藥信息行業的商業化發展模式,并致力于其市場競爭力的不斷提升,應以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在政府部門的英明領導下,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結合當前的市場競爭格局及其實際發展需求,科學合理的選擇適合企業發展創新的項目類型,積極、自主的開展投資、融資以及籌資等活動,勇于承擔各種風險。
在此過程中,我國相關的科研單位及院校,是推動醫藥信息行業技術創新的主要力量,其應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與政府和企業開展項目合作,更好的解決發展過程中的資金問題,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對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質支持。另外,還應積極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從而為醫藥信息行業的商業化發展提供便利條件。
(二)健全醫藥信息行業投資體系
醫藥信息產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等特征,若企業的發展規模較小,則通常無法產生較大的投資力度。故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從所有的資金積累中,提取一部分作為再投入,以此提升自身的投資強度。另外,還應盡可能的豐富資金注入渠道,吸納社會上的閑散資金。
在此,政府部門也應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給予行業發展一定的鼓勵與支持,幫助其尋找新的資金來源,如金融機構、銀行等等。并可通過合作、控股、參股等方式,加入到醫藥行業發展中。在引入資金的同時,企業還應對自身的發展觀念進行更新,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強化內部變革,加快戰略轉型與升級,從而可更好的應對國際化發展中的風險問題[2]。
(三)完善產業整體的布局規劃
醫療行業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產業類型,其輻射面廣、關聯度高,且產業鏈較長,除經營傳統藥品外,還包括綠色食品、環保產品、保健器材、保健食品等,具有良好的經濟增長性。長期以來,我國的醫藥信息行業管理體制變化較多,且兼具系統性和連續性,在此直接導致了產業效益低、競爭力不不強、規模小等問題,行業缺乏整體性的規劃與布局。
基于上述情況,該行業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可從多角度出發,選擇合理、恰當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行業的導向作用和規劃作用,促進產權、品牌、產品、技術等要素的跨所有制、跨部門、跨地域配置與交流。從整體優勢出發,合理確定自身的利益取向,以此促進產業的合理規劃與布局,使其走上集約化、合理化的商業發展之路。
(四)健全相應法律法規
醫藥產品與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由于該行業具有流通渠道特殊、科技含量高等特征,為此,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很有必要,其是醫療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我國的立法過于滯后,故直接導致醫療市場發展混亂的問題,且銷售渠道也較為復雜,在此情況下,嚴重威脅著醫療產品的質量安全。
為此,國際相關部門應從整體層面出發,完善立法法規,建立高標準的質量保證體系,通過法律約束和政策引導,全面推行管理標準,對醫療行業的市場發展行為進行規范,嚴厲打擊不法行為,從根本上維護醫療信息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對我國醫藥信息行業商業模式構成及其在新形勢下的發展途徑進行了分析。總之,目前,我國的醫療信息行業商業化發展中仍面臨重重阻礙。基于此,企業及政府需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價值,結合市場發展實情,創造出有助于行業發展的優質環境,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趙愛玲.醫改、信息技術等共同驅動醫療行業商業模式何處去?[J].中國對外貿易,2014,04:58-61.
[2]嚴曉玲,王洪國,陳紅敬.新醫改環境下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5,605: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