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瑩 樊超波
摘要: 培養應用型創新性人才是大學教育的重要任務,所謂應用型創新性人才,就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并能夠取得創新成果的特殊人才。獨立學院重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學生實踐能力,而大學生學科競賽是整合課內外實踐教育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的有效載體,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實際問題和實踐動手能力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Abstract: Cultivating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e so-called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are special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innovative spirit, innovative ability and ability to obtain innovative results.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subject compet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integrating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and out of class, and it is an effective carrier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creative ability, teamwork spirit, practical problems and practical ability.
關鍵詞: 創新;學科競賽;獨立學院;應用型
Key words: innovation;academic competition;independent college;applied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4-0279-03
創新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永恒動力,21世紀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特別是應用型創新性人才的競爭。江澤民同志在北京師范大學百年校慶的講話中指出:“不斷造就大批具有豐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歷史任務。要完成這一歷史任務,必然不斷推進教育創新。”然而,人的創新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今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目標。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大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走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路線。
學科競賽既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學生課外中培養其創新實踐能力、團隊合作精神、拓展綜合素質的平臺及載體,因而,在獨立學院開展關于學科競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在獨立學院中進行學科競賽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第一,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的辦學體制,本身就具有創新性,積極參與學科競賽便于根據教育發展規律和社會的需要進行不同形式的創新培養;第二,部分獨立學院與企事業聯合辦學或有戰略合作關系,為開展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提供了獨有的條件,順應了學科競賽的多樣性、實踐性和實效性,通過學校與企事業的即時交流,將競賽成果及時轉化為有應用價值的項目,充分得到了競賽成果的開發利用,體現了其實用價值。因而,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的培養創新型人才機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創新教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迫切任務,構筑以此為目標的現代高效教學管理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近年來,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也極為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創新人才的培養,學科競賽成為高校普遍關注和重視的創新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學科競賽和高等學校各專業的課堂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均存在密切聯系,不僅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拓展學生知識面方面大有益處,還十分有利于課程教學改革及實驗室建設工作,同時還是一種有效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手段,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影響。不僅如此,學科競賽對于高校的學風建設還存在一定影響,通過開展學科競賽,可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出來,再加上學科競賽本身的組織性、邏輯性和嚴謹性的特點,學生在參與學科競賽的過程中還能夠培養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逐漸形成自身獨立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當前各高校基本都認可學科競賽在實踐教學方面的重要作用,教育部也將大學生學科競賽納入到了“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中,使其在高校教學規劃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但盡管如此,在實際的學科競賽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具體問題如下:
2.1 學科競賽缺乏政策支持
學科競賽的作用不容忽視,但由于一些高校的學科競賽沒有政策支持,很多情況下都是倉促準備、潦草收場,未將學科競賽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而學科競賽政策支持的缺乏主要是由于高校領導對學科競賽的重視不夠,未真正意識到學科競賽對當前大學生的重要性,且未在政策支持下開展的學科競賽后續的宣傳等工作更是困難重重,故而導致學生的參與性不高。
2.2 學科競賽缺乏制度保證
學科競賽和課堂教學之間存在明顯區別,學科競賽并不是院系日常工作管理內容,也不是正常教學體系之內的,再加上現階段學科競賽尚未建立完善的相關制度,在缺乏制度保障下的學科競賽困難重重。由于高校專業眾多,使得大學生學科競賽種類繁多,而要想支撐住如此繁多的學科競賽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由于缺乏相關的制度保證,導致學科競賽項目設置十分混亂,甚至部分高校僅將學科競賽當做是一項課外活動,并未設立專項經費,而缺少資金支持的學科競賽,勢必會影響其規模及參與人數,客觀上降低師生的參與興趣。
2.3 學科競賽激勵機制滯后
由于大學生學科競賽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學生的參與離不開教師的指導,這意味著學科競賽的開展不僅要花費大量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還需要花費大量指導教師的時間和精力,而指導教師對參與學生的指導培訓必然會擠占正常的教學時間,客觀上勢必會影響教師的教學。在這種情況下,若學科競賽相應的激勵機制未跟上,師生參與學科競賽的動力將大大降低,且參與的學生也可能會面臨缺少訓練平臺的問題,導致學科競賽無法長期良性的循環開展下去。
學科競賽對于培養高校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盡管很多高校對此都深表認同,但要想長期堅持開展學科競賽,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進來,還需要建立合理的學科競賽工作機制,只有在硬件配套、經費投入、制度建設及政策支持等保障措施相對完善的情況下,學科競賽才能獲得長效發展,進而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助益。
3.1 組織機制
要想確保學科競賽活動能夠順利開展,需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和健全的制度機制。第一步,應設立明確的組織機構,同時成立學科競賽領導小組,組長的職責是安排頂層規劃,并領導小組下設學科競賽管理辦公室,做好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的策劃、協調和管理工作;教研室負責具體的學科競賽的實施工作,屬于承辦單位。第二步,學校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科競賽中,大力培育學生科技社團,為大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提供便利,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促進學科競賽的良性長效發展。
3.2 激勵機制
通過建立創新學分制度,可大大激發學科競賽活動發展,良性的激勵機制可確保學科競賽的長遠發展。學生要想獲得創新學分,除了發明專利產品、學術活動、發表論文等途徑外,最主要的渠道是參與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所得,如此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積極性將大大加強。同時,還應設立創新獎學金,用于表彰在學科競賽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個體及集體;教師指導學生學科競賽記入教學工作量,在績效考核體系中體現出來,適當表彰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
3.3 建立基地
學科競賽的實踐性極強,為使大學生學科競賽真正的發揮作用,建立穩定的實踐基地是必要條件。為此,校內實驗室應以多種項目形式面向學生開放,比如科研型、自選實驗項目型、科技活動型等形式,確保全校學生都有條件或機會能夠參與到各個項目中去,為學生參與各類項目提供便利。創新基地的建設需依托相應學科,將創新和實踐聯系起來,整合社會資源,利用聯合辦學等方式在企業、科研機構建立基地。
3.4 經費投入
學科競賽的開展離不開資金支持,為更好地保證學科競賽開展,應設立專項經費,并加強經費投入,只有這樣才能支持學生廣泛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中,將學生的科技創新積極性激發出來,使更多的學生擁有參與科研實驗訓練的機會和條件。為加強經費投入,高校應積極利用社會力量,在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加強和社會各企業的合作,吸納社會資金,雙方互惠互利,共同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學科競賽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要想學科競賽真正的發揮作用,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應突出重點環節,方能取得成效。
4.1 學生主體
學生作為學科競賽的主體,對于學科競賽的順利開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為保證一項學科競賽的順利開展,學校首先要做的是盡量廣泛地宣傳學科競賽的意義,讓學生明白自身不僅是學科競賽的主體,同時也是學科競賽的最大受益者,動員更多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類學科競賽中,鼓勵大學生組建專業科技社團,同時培養骨干分子發揮榜樣作用,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科競賽活動中。
4.2 教授主導
教師作為學科競賽的引導者,全程指導學生參與活動,教師對于學生而言在學科競賽中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廣大教師應積極協調自身時間,積極擔任學科競賽導師,將學科競賽和課程教學活動緊密聯系起來,鼓勵學生完成實踐能力提升。
4.3 企業參與
教育改革和發展離不開社會力量的參與和支持,學科競賽亦是如此,企業參與必不可少。隨著學科競賽社會認可度的提升,企業逐漸的開始以各種形式贊助學校的學科競賽。
4.4 營造氛圍
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影響,而要想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具體應做到以下方面:①課外學術科技活動與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豐富校園文化的新內涵,培育創新文化。②舉辦名家論壇、大學生科技文化節、學術沙龍、科技成果報告會。③營造一個民主、開放、進取的文化環境,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能力趨向,為學生個性自由發展創造充分的空間,使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性得以充分發揮。
21世紀渴求具備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卓越、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舉辦學科競賽的初衷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構建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意識。更高層次就是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毅力和遭遇挫折的勇氣。學科競賽精神的延續與擴展表現于參加過學科競賽的學生在后續實踐課中特有的專注和投入。通過對學院學科競賽開展情況及學科競賽取得成績的分析,可見我院已逐步探索出一條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途徑,以學科競賽引領創新型大學生的培養。
[1]高云鵬,滕召勝,黎福海,周朝霞.開放實驗室與學科競賽平臺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04).
[2]劉長宏,戚向陽,薛猛,王剛,張恒慶.“四層次、三維度”學科競賽體制的改革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1).
[3]李蘇北.以學科競賽為載體 推動課程建設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大學數學,2009(05).
[4]王越,韓力,沈伯弘,趙顯利,俞信,胡克旺,谷千軍.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開展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