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綺文
摘要:平面設計的涉及方面非常廣泛,所以設計者如果想要真正精通此項技能,必須要具備創造性的思維方式。中職范圍進行平面設計教學活動,因學生對社會層面接觸較少,設計理念和意識相對匱乏,而學校并相較于關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更優先與輔導技術,導致平面設計的教學課程效果不突出。現將中職院校教授的平面設計課程加以探究,著重思考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生拓展其創意構思的模式進行分析討論。
關鍵詞:中職院校;平面設計;創造性思維;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3-0189-02
“用創意證明設計,用態度證明自己”,這是作為一位資深設計師的席志宏總結出的心得,其主旨不僅敘述創意對設計理念的重要性,也同時告誡許多平面設計者,鉆研設計技術的同時要端正態度才能做好。目前,社會缺乏大量具有創意設計方面人才,而中職院校的辦學條件恰好符合社會所需,為其提供優質專精的綜合技能人才將成為中職院校培養學生的新理念。眾所周知,對于培養學生平面設計理念,最顯著的方式莫過于鍛煉其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就需要引導學生去發現、探索、開拓新的境界。
一、通過博文多識穩固設計基礎
平面設計的構思與藝術科幻大相徑庭,其原本目的要把設計者的思維藍圖通過電子技術將虛擬抽象的想法提煉成現實產物的過程。要根據腦海里形成的模樣、顏色和質感刻畫出撼人心魄,真情實景的事物,要給對方傳遞心中所想的訊息,不僅需要結合設計標題內容、色調背景等視覺元素,還需構思巧妙的運用手法和專業藝術的臨摹描繪以體現作品的特殊效果。上述情況以平面設計者來說無不需要豐富的見聞和精湛的技藝作基礎,對其思維敏捷性和準確判斷力的要求也異于常人。
中職學生相對于其他高等院校,其文化基礎知識的教學相對些許薄弱,其文化課程也并未完全涉及社會文化,而對其他民族特征和習俗知識的教授也不夠系統,而社會文化差異性導致各地平面設計的認知情況也不盡然。因此,課堂教師應該分析各種優良案例結合品鑒民族文化、創作實踐等方式,讓學生從各個角度熟悉并感受地方特殊性和民族精神的傳承,課余時間亦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素材的收集和積累,同時透過電視熒屏、專業書籍和網絡化設備關注創作新穎的平面設計賞。自身也需要在豐富文化素養之余積極提高自身修養,只要不停息思維運轉,從生活勞動中也可收獲和發展創造力。
二、通過奇思妙想拓展思維能力
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之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能力便是想象力。設計者在思考設計方向的時候,首先要依賴于自身記憶的思索提供素材進行加工,然后通過奇妙獨特的想象力構建出新形象,其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展現形式。因此,需要教師具備目的性和規劃性教學,系統性引導學生們透過表層現象逐步觀察事物深層內涵,引用發散思維理念鍛煉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并積極想象其設計構思理念的形成,跳出平面設計的局限性,在其思維之上創造新事物。
如,中職課堂過程中,教師提出一項“建設安全工程”的廣告設計課題,然后通過提前準備多種不相關的設計圖片和廣告標語,讓學生自由思考發揮,構思出稍有關聯的詞句都會被認可的答案,并根據這個答案繼續使思考方向進行延展,進行二次創造,找出更多的符合題意的答案,以培養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思維的發散性。學生可以通過建設安全方面進行聯想,能夠首先想到安全帽、反光服、安全施工標志、地區性優質建筑等事物,再由此繼續思索相應事物,如根據安全帽能聯想到制作帽子的工廠,穿戴帽子的施工人員等,地區性優質建筑聯想到長城、埃菲爾鐵塔等世界級文化建筑等等,接連不斷的聯想創造,會形成一種類似網狀結構的思維模式,呈現出發散式特點,不受任何限制的擴展開來,然后重新聚焦組合出更具新意的合理可行的答案。
三、通過求知欲望觸發團隊精神
以往的中職教學模式,多數依靠教師課堂布置好設計任務,然后由學生獨立自行完成設計創作進行,由于每個學生綜合能力略有差異,將直接反映到其設計作品上。此類課程對學生自我意識進行提升雖有幫助,但是不利于團隊協作的集體意識發展。平面設計這門學科雖然能夠教授學生設計基礎技術和實用技巧,但是卻不能有效開發其創新思維,所以需要發揮課堂集體優勢,一種思路多人構思,每個學生都進行暢所欲言,提出獨具匠心的想法,得出更多超出常理的觀點。通過此方式不僅可以突破個人思維局限性,且兼具集思廣益的效果,最后達到預期的創造性協作目標,對于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授課時,通過讓學生講解某案例的創意設計理念,結束后由其他同學簡述點評要點,然后對此點評要點再由另一位學生進行構思分析,如此反復輪流進行,這樣便能夠圍繞本課程案例共同思考,互相補充觀念和啟發思考,彌補對知識經驗的不足之處,又可以讓課堂全體同學積極參與,引出更多具有獨創的設想②。教師應該明晰學生們處在該年齡范圍內具備的敏銳的思維直覺和活躍的想象能力等特點,引導學生在依賴直覺的思考過程時掌控靈光一現的領悟和理解能力,對新奇事物觸發瞬間靈感的同時,及時捕捉對創造性思維發展有利的事物。創造性思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也有利于朝向有效激發創造性學習的技巧和方式為目標進行教學。
四、通過觀察能力培養思維模式
“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平面設計作為藝術創作方式的種類其一,很多靈感均源自于周遭的生活,而學生如果對其周圍的事物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并不會去仔細觀察和思考生活的點滴瑣事。因此,教師們應著重培養和積極調動學生對觀察周邊情況的主動性,才能夠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設計素材,來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展開。
教師可以在平面設計的教學中,通過事物形狀的設計課題培養學生的主動觀察能力,例如描繪一個“長方形”,讓學生根據周圍環境中尋找多種有關長方形形體構造的物體。開始學生可以很輕松的根據周圍事物進行列舉,如:課桌、黑板、講臺、門窗、臺階等簡單物體,然后隨之描述的事物變多,則需要開始進行合理的思路延伸,列舉生活中不太常用常見的物品,最后逐漸引導學生領悟帶著問題去觀察思考和發現事物的多角度層面,以此由淺入深的過程,逐漸習慣和適應,能夠為今后的設計創作積累素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通過興趣愛好引導創新動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即說明人對某種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就會想要主動進行求知、探索和實踐的活動。興趣源自于對事物的好奇,好奇心是中職學生較為普遍的特點,所以需要讓其對平面設計這項課程具有足夠的好奇心,等同于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夠在授課的過程自主開動想象思維的能力進行學習。那么如何尋找平面設計的興趣所在,是教師們探索的方向。
其一,通過實踐方式找尋成功的樂趣,使學生在平面設計的實踐中能夠獲得成功的喜悅感和成就感,以達到對本門學科產生興趣的目的,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態度,能夠對學生創造性思維有著顯著的改善。其二,通過競爭的方式刺激學生對比拼的興趣,比賽形式不僅對學生的掌握的基礎知識和設計技巧都具備相應要求,其結果也能夠使學生收獲各種意義上的經驗。教師可以積極組織開展相應比賽活動,以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展,通過進行系部、學校的選拔性競賽,亦可增進學生間互相協作、交流技術等方面的鍛煉,將其常規化而激發學生動力和興趣。
六、結語
創造性思維對學生而言,即是其平面設計的靈感來源及作品內涵,在教學方式中不斷嘗試和探索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塑造是每個中職教師的義務職責所在。在平面設計的具體教學情況,已不能按照傳統教學模式開展授課,而需打破理論局限性,關注社會最新發展動態,合理運用新鮮事物引發學生興趣,通過讓學生在校內不斷接觸和積累社會和民族文化,融入具有奇思妙想創意的理念,廣泛參與團隊協作設計運用創造性思維,更好的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要,這樣才能夠為社會培養出平面設計專業性可靠的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