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亮 王貝貝
【摘要】在當今大學生就業壓力如此大的情況下,做好高校就業工作應著重加大對大學生職業的指導力度,引導學生更好、更快地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職業理想,從而合理地選擇職業。本文通過聯系我國高校目前的教育改革實際情況,對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新形勢下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論述和剖析,對高校職業指導的方式和方法進行了積極摸索,對高校加強職業指導人員的隊伍建設、提升職業指導水平提出了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職業指導 職業指導人員 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001-02
一、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一)職業指導的作用
1.職業指導有利于開發高校人才資源。教育部組織的《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報告》項目明確提出,我國應實現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從學歷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轉變。這是對高校職業指導開展和實踐工作有很大的指導性作用的報告。高校各種形式的職業指導,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自我的認識,以及對自己的性格和特征有更清楚的了解,從而有利于引導學生更好的進行自己適合的職業生涯規劃;同時,通過加強與用人單位的交流,及時向學生反饋用人單位的用人要求,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學習。
2.職業指導有利于幫助大學生科學地擇業。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由于對自己的評價和認識不夠客觀 ,再加上不是特別了解很多社會上職業特點,從而導致在求職時往往要碰壁。職業指導通過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理論,可以讓學生對自我有更加正確的認識,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學生經過職業觀教育,在選擇職業時可以減少盲目性和理想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和發展道路,從而制定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3.職業指導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通過科學的心理測試、特點分析等形式的職業指導,可以使學生對社會和自己有更加正確的認識,面對現實有更加積極的心態,提高承受挫折的應對能力,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在擇業決策時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選擇自身適合的職業。
(二)職業指導人員隊伍的職能
教育、管理、溝通、研究是職業指導隊伍的四大職能,職業指導隊伍的基本功能是教育,體現為以課堂教學、班集體的建設和組織勞動參觀、社會實踐等活動,使學生對社會有更好的了解,從而樹立更好的職業意識;管理職能,即制定一系列工作制度,組織及協調各方面力量,保證學校職業指導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職業指導的重要職能是溝通,職業指導隊伍對外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系和通暢的信息網絡系統的同時,還要對外宣傳、介紹和推薦相關的人才;職業指導的動態過程特征要求職業指導隊伍要采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學校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以及各種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對職業指導的作用,要對職業布局的發展變化趨勢進行合理預測,對進入社會的畢業生進行適應能力的追蹤調查,為學校的職業指導和教學改革提供科學的依據。
(三)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的意義
專業教師人員的配置是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的關鍵,要建立一支專業素質過硬、思想道德端正的職業指導人員隊伍首先要明確什么樣的人適合從事職業指導工作、職業指導人員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以及隊伍成員之間如何分工等事項。加強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無疑會使職業指導隊伍各成員明確自己的職責,各司其責。這對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質量的提升和大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以及大學生個人和社會的就業成本的降低是十分有益的。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大學生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專業化的重要性從未像現在如此令人重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開始關注大學生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專業化的重要性,他們指出:“未來的教育還將需要測驗與職業指導專家、心理學家、新型的行政人員、系統分析專家等。教師將來的任務是培養一個人的個性并為他進入現實世界開辟道路”。
二、目前我國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指導人員數量不足
近幾年,高校職業指導隊伍人員的配置并沒有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增長而增長。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高校職業指導人員與學生的比例約為1:2000,從而導致高校職業指導人員難以涵蓋所有的學生,同時也致使職業指導的質量無法得到很好的保證。
(二)職業指導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足
據有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在相關知識和能力方面存在著很多不足。職業指導工作涉及的內容非常多,要求職業指導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大量的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相關知識,但是目前在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具有一多半其他學科知識背景的負責人和職業指導人員。
(三)職業指導人員的科研能力較弱
科研能力強弱是衡量職業指導人員專業化的重要尺度,但是從總體來看職業指導人員隊伍科研能力較弱。雖然在“十五”期間,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畢業生就業指導分會曾組織就業科研立項攻關來推進就業指導人員隊伍的建設,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原因在于從高校領導到職業指導人員思想上不夠重視,還有就是各高校對于職業指導人員沒有設立科研考核指標,很多老師忙于事務性工作,很難搞就業指導相關方面的研究。
(四)職業指導相關學科建設滯后
職業指導人員數量不足、專業知識不足、科研能力較弱的主要原因是各高校相關學科建設、課程開發的建設的速度不快,遠遠落后于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的要求。相關調查顯示,大部分省市和高校的就業指導師資培訓基地和相應的專業設置并不完善。
三、加強我國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的實踐探索
(一)培養職業指導人員隊伍的能力素質
當前,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和思想政治部門的工作人員是高校職業指導人員隊伍的主力軍。為促使他們走職業化、專家化發展的道路,學校可以在國家“職業指導師”職業資格認證培訓考試、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培訓和人才測評、心理測評技術學習等方面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和支持,促使他們全面提升自身素質。同時,高校應將職業指導的相關理論作為研究方向,促進研教結合,培育更多的職業化、專家化的高素質職業指導人員。
(二)擴充和培養兼職職業指導人員隊伍
兼職職業指導人員應主要由行政人員、公共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和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擔任。輔導員和一部分行政類公共課的授課教師思想理論素養過硬,但對職業指導理論與方法卻了解甚少,因此高校對這部分人員應定期舉辦各類培訓班,培訓的內容包括:(1)職業發展理論培訓;(2)個人和群體指導技能培訓;(3)咨詢知識與技巧培訓;(4)特殊學生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等職業指導的相關課程。邀請校內外的職業指導專家以開展多層次的學習交流和研討等活動的形式,來提升職業指導人員的感性認識。為形成“全員參與”學校就業工作的局面,充分調動兼職職業指導人員的積極性,學校在計算授課時數、評定職稱、認定科研成果等方面可以給予兼職職業指導教師一定的傾斜與支持。
(三)聘請校外專家充實職業指導人員隊伍
大學生職業指導是一個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學生、學校與社會等各方面因素。通過聘請校外專業人士作為學校職業指導人員,比如政府組織部門、社會人事部門、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成功校友和企業人以及法律專家等,可以使大學生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社會,從而使自己的視野更加寬廣。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社會當下就業形勢發展的趨勢、行業發展的特點、單位用人的具體要求和求職過程當中的技巧有更全面的了解。在學校職業指導的形式得到豐富的同時,也使學校與社會各相關部門樹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四)加強職業指導相關學科建設
大學生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的基礎是學科建設,作為高校教師的一個部分,特定的工作性質對大學生職業發展的指導人員有著嚴格的專業要求,職業指導人員往往在進行教學活動的同時還要從事咨詢、管理、調研工作,以及對學生的心理、職業發展、畢業生追蹤調查等研究工作。當前,高校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的迫切任務是培養“職業發展教育與咨詢”方面的碩士研究生,有條件的高校應開設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師資相關的碩士研究生專業,科學設置課程,承擔起培養職業指導高素質人才的任務。
高校職業指導是一項多方面的、龐大的系統工程,包括社會、學校、學生家庭、用人單位等。分步驟、按部就班地合理安排職業指導教育時間,科學化、系統化安排職業指導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要貫穿在大學生職業指導教育工作的全過程,培養一批具有優良作風、學科背景不同、熟悉國家政策、敬業扎實的職業指導人員。相信通過政府、社會和高校的不懈努力,我國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建設定會再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楊江濤.人力資源開發:職業指導應然的理論基礎[J].當代教育論壇,2007(2).
[2] 薛天祥.薛天祥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張敬.高校輔導員作為職業指導人員職業素養探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7,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