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群娜
【摘要】課堂作業是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有效的作業設計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鞏固學生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并且可以檢驗自己的掌握情況。有效的信息技術課作業要求教師從學生原有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進性分析,并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文章就多年教學實踐中總結的經驗,提出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 作業設計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9-0170-02
一、設計趣味性的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在玩游戲過程中鞏固知識是學生比較喜愛的一種作業形式。
比如七年級上第二課《學會組裝計算機——認識計算機的各個組件》,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主機箱內部件的名稱及其作用,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計算機主機箱內的各個組件是比較陌生的,如果讓他們死記硬背,絕大多數同學肯定是不感興趣的,我在flash中設計了“連連看”,“接蘋果”的游戲,將書本中的知識點貫穿到游戲中,學生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書本中的知識點。
我們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玩教師提供的游戲中掌握知識點,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已學的知識讓學生制作簡單的游戲,在制作游戲中鞏固掌握該堂課的知識。比如在學習《第十四課 PowerPoint超級鏈接》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模仿小游戲“一起來找茬”,用PPT設計出一個“找茬”的游戲,要求:(1)一共四張幻燈片,第一張幻燈片是標題和一個按鈕進入游戲,第二張幻燈片放兩張有一處不同的圖片,第三張答對提示,第四張放答錯提示;(2)鼠標單擊圖片上的相應位置給出提示,對的出現恭喜提示,錯的可以重新玩游戲。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制作有2個或者以上不同處的“找茬游戲”,這個游戲要求學生熟練掌握PPT的超級鏈接,能實現演示文稿中幻燈片的靈活跳轉,并且在制作這個游戲中,要求學生掌握添加新幻燈片、插入圖片、設置動畫效果、幻燈片切換,在制作過程中,還鞏固了前面幾堂課所學的知識點。
二、設計情景化、生活性的作業,做到學以致用
情景化、生活性的作業是指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創設的作業貼近學生的平時學習、生活情境,力求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從信息技術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能深切感受到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運用,做到學以致用。
如在學習七年上《第八課 表格制作》)時,我設置了這樣的情景:我們學校馬上要開運動會了,請你幫助你們班的體育委員設計一張簡潔明了的運動會報名表,要求:(1)避免體育委員重復勞動,報名表能夠隨時增加新報運動員;(2)美化這張報名表。這個作業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在word中插入表格,增加刪除行列,表格的邊框與底紋的設置,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體驗用信息技術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樂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中學習。
又如在上八年級下《第九課 圖層動畫》這一課時,在課的開始我布置了這樣一個課堂作業,請同學們在flash中模擬小球從斜坡上做加速運動,滾到地面的場景。由于這個場景學生在物理課中經常會遇到,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會非常積極主動地去制作,由于還沒學過圖層,部分同學是通過摸索自學最終成功制作這個動畫,這個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而且能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加學生的自信心,當然也有部分學生會做不成功,那么他們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完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際教學證明這種真實、貼近學生學習生活的課堂作業更能誘發、驅動、支撐學生去探索,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讓學生能夠在作業中獲得愉悅與成功。
三、設計層次性作業,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即使是同齡學生,由于各種客觀、主關因素影響,導致每個學生的基礎和能力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如果教師布置的課堂作業“一刀切”,基礎好的學生就會“吃不飽”,程度相對弱的學生又做不完,導致他們自信心受挫,因此教師只有設計層次性的課堂作業才能滿足這種學習需求。
例如八上第四課《讓照片更加賞心悅目——構圖和圖片剪裁》這節中,課堂中我設置了基本作業和提高作業。基本作業是每個同學都必須完成的,提高作業針對基礎比較好的那部分同學?;咀鳂I包含作業1、應用三分法構圖,將彌勒大佛.jpg圖片進行裁剪,改變彌勒大佛過于中央的位置。作業2、請結合構圖原理對上山橋.jpg圖片進行裁剪,要求表現橋的主題。提高作業包含作業1、由于建筑物高大,仰拍的過程中,往往會造成建筑物扭曲的現象,造成整個畫面不穩定,大膽嘗試,通過裁剪工具,試著糾正溪口博物館.jpg。作業2:溪南橋.jpg畫面中的溪南橋拍斜了,嘗試用剪裁工具,使照片中的水平線(溪南橋)擺正,并表現橋的主題?;咀鳂I已經包含了本堂課所有的知識點,所以學生只要能完成基本作業就表示已經掌握了知識點,并且基本作業要保證全班同學能夠獨立完成。提高作業既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本節課的知識點,又要提取前面幾課的知識點,基礎好的學生可以任選其一完成。這樣低層次的學生也能獲得成就感,而高層次的學生能感到自豪感,激發他們進一步去學習的熱情。
信息技術課堂作業設計是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完善教學信息反饋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教師只有在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關注學生興趣和個體差異,才能設計出行之有效的課堂作業,讓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