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飛
摘 要:高職高專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夠為社會發展輸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使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水平得到提升。高職高專教育需要強化學生的就業指導,明確當前的就業情況,使高職高專畢業生能夠有效應對就業形勢,實現高職高專院校的持續進步。本文就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形勢與應對策略進行論述分析。
關鍵詞: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形勢;應對策略
在大學生中,高職高專學生是特殊的群體,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職高專院校的錄取分數偏低,學制時間短,在教學設備以及教師隊伍上也無法與本科院校相比。隨著高職高專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畢業人數也大幅度增加,最為高職高專院校需要明確自身的優勢,找準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能夠積極幫助學生尋求好的求知機會,實現好的就業形勢。
1 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本文以某高校機械工程系為例,2017年,機械工程系共有畢業生553人。其中數控技術438人(其中包括數控卓越43人,數控技師41人),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37人,模具設計與制造42人,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36人。
截止2017年末,機械工程系初次就業率平均為92.02%。在已就業的同學中,到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就業5人,復習備考本科14人,備考教室崗位1人,應征入伍8人,自主創業2人,省外企業就業4人,協議就業學生36人。以上數據顯示,畢業生就業去向形式多樣,但主要集中在各企業單位。
2 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因素
1、就業觀念存在偏差
高職高專學生剛從校園中走出,社會經驗不足,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并不明確,很多學生將專業是否對口作為選擇職業的第一標準,對于其他崗位的了解不足。在求職過程中會將不對口的專業自動排除[1]。當求職遇到挫折時,就會失去信心,缺少動力。
2、新行業設置不足
當前學生就業中常出現這種情況,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學校中又滯留了大量的求職者,使得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極為嚴峻。我國高職高專院校在專業設置時存在很大的重復性,是與國家經濟以及產業結構相適應的,缺少新型的專業設置,傳統專業過多導致畢業生飽和[2],而新型專業的大量人才需求卻得不到滿足。此外高職高專院校的課程設置相對滯后,沒有對課程進行及時的更新,人才培養方向調整不到位,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不強。
3、就業條件苛刻
用人單位在錄用高職高專畢業生時,其自主空間是比較大的,自己對錄用條件、標準等進行制定,但是這與畢業生的實際情況是不相符的,很多用人單位在選擇人才時并沒有從崗位實際需要出發,只是盲目的尋求高學歷的學生,本來高職高專學生就能夠勝任的,非要選擇本科學生,這就很容易使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受到冷落。此外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崗位待遇也比本科生低,甚至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導致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大。
3 高職高專畢業生應對就業形勢的有效策略
1、提高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調整就業方案
為提高高職高專畢業生的就業率,高職高專院校需要提高對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將就業工作納入到年度工作計劃中。定期對學生就業工作的相關文件、就業形勢等進行分析,明確就業工作的方針,對就業工作進行科學的部署,并結合高職高專院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就業計劃。堅持實行“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負責制”,院系領導、學工辦主任、專職就業負責人和畢業班班主任要形成就業工作小組[3],幫助學生解決就業工作中的問題。院系分管領導要定期組織就業指導教師以及畢業班班主任召開會議,明確當前就業形勢的變化情況,對用人單位的人才需要、畢業生就業想法等進行了解,科學的調整就業方案,讓畢業生能夠更好的就業。
2、全過程就業指導,形成正確就業觀
高職高專院校要積極的進行就業指導,將就業指導貫穿于高職高專院校教育的始終,結合不同年級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分層次、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對其職業生涯進行規劃。對于剛入學的學生,要了解學生的自身特點,對職業發展方向進行初步設計,讓學生明確大學期間的學習任務以及選擇,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明確當前的就業形勢。對于已經入學一年的學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其對職業目標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注重學生的實習與鍛煉,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并科學的進行調整。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在擇業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就業形勢、政策咨詢、面試技巧以及心理調試等多方面的指導[4],使學生更好的應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
3、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對口就業基地
高職高專院校要積極加強校企合作,實現學校、學生以及企業的共贏。高校要積極與行業協會、企業集團以及人才服務中心等相聯系,建立就業基地。積極開展社會實踐以及實習活動,并通過這些方式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加強學校與企業的溝通,使學生的就業問題得到妥善的處理。此外建立對口的就業基地,實習期間到企業中實習,使學生更好的適應崗位需要,幫助畢業學生順利就業。
4、開始新興專業,滿足就業及社會需要
高職高專院校要結合時代發展需要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結合市場需要對專業、課程設置進行優化設計,充分發揮高職高專院校的特色,提高教育質量。改革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動手和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科學設置新興的專業,高職高專院校要及時了解社會人才需求以及人才流動的情況,收集、整理相關信息,以此為基礎對專業課程設置進行調整,強化新興專業的設置。
5、優化網絡就業平臺,提高比學生就業率
要積極發揮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與勞動力就業市場以及用人單位相聯系,對畢業生的求職信息進行及時的更新,整合全省、全國的就業信息,并分專業、地域等將畢業生的信息錄入到就業信息網中,使大學生能夠掌握更加全面的就業信息。高職高專的輔導員等要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平臺的優勢,比如微信、QQ群等,將就業、招聘信息等及時傳達給畢業生,使畢業生能夠及時快速的獲得就業信息,即使不出戶要能夠了解相關的招聘信息,使畢業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6、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增加就業機會
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從社會中獲得新的知識與技能。在學校學習期間,學校要積極挖掘學生的愛好以及興趣,使其成為學生的一技之長,使學生進入到社會后能夠獲得好的發展。學校要積極宣傳和支持學生的自主就業,舉辦與創業相關的競賽活動,在就業指導中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妥善的處理。并普及高校畢業生創業申領小額擔保貸款的政策以及鼓勵學生自主創業的地方性政策[5],邀請創業成功的學生到學校介紹相關的經驗,使學生更有創業的勇氣。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提高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需要提高對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形成科學的就業觀,實現全面的就業指導,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建立網絡化的就業平臺,積極鼓勵學生自助創業,實現良好的就業,滿足社會發展以及企業用人需要。
參考文獻
[1]姜濤.論高職高專學生職業規劃的策略與思路[J].時代教育,2017(22):31.
[2]周琳.高職高專就業指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科教導刊(下旬),2016(05):173-174.
[3]張瑞芳.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現狀及應對策略[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5(04):165-166.
[4]范宇竹.新形勢下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210-212.
[5]楊翠萍.高職高專女生就業難的心理分析及其調適[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7(0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