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的黨建工作中,思政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對于高校學生的思政教育,輔導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輔導員不僅是學生思政教育的最直接責任人,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輔導員應用的思政教育方式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高校的學生。該文對以情促教的輔導員思政教育方式的實際應用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以情促教;輔導員;思政教育
現在的高校學生大多數成長于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社會發展多元化的時代。因此,他們的有著一些獨特的思想。如:思想成熟的比較早,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等,其中最特別的是他們的自我意識強。但是正因為如此,他們對于一些事物的判斷力十分匱乏,并且團隊意識差,心理調節能力差。由此可見,思政教育對于當代高校學生是十分重要的。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思政教育,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斷探索更好的思政教育方式。
一、思政教育面臨的形式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現在的高校學生生活在互聯網+環境中。4G網絡和光纖的全面覆蓋編制成一張巨大的網籠罩著學生們,這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開拓了眼界,為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讓一些垃圾信息和黃賭毒等不良信息傳輸給大學生,這極大影響了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而且非常容易讓這些青年的大學生迷失正確的方向。更為嚴重的是某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敵對勢力可能會通過網絡傳播、宗教信仰等手段,潛移默化的影響著青年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青年人的力量是國家發展的推動力,一旦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受到危害,致使他們的三觀不正,甚至是心理扭曲,這將會是國家的一大不幸。這不光不會推動國家的發展、強化祖國的建設,還可能會造成社會的混亂,人民的恐慌。
言傳和身教,現在高校中輔導員對于學生們的思政教育方式也不外乎是這兩種。所謂言傳,是通過言語的講解,傳授給學生積極的思想,傳播正能量,引導青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提高他們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身教,就是以自身的實際行動來示范,通過輔導員的一些積極的行動來影響青年學生的心理認知,讓他們能夠直觀的看清事物的本質。但是在信息時代的影響下,這些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因此,對于思政教育的方式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在摸索中尋求更好的教育方式。“以情促教”是近年新興的一種教育教學方式,這種教育方式是輔導員要和大學生通過情感交流,在某方面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讓大學生不知不覺將要學習的內容,融會貫通,達到理想的教育目的。現在這種教育方式被廣泛的應用在學科教育中,但是在大學中輔導員的思政教育方式上應用甚少,所以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在探索中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
二、以情促教教育方式的效果
人是有情感的高級動物,因此,在人類的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會摻雜一些感情的成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們對于情感的變化會越來越敏感。所以情感過程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積極的情感狀態具有提高高校學生的認知能力的效果。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情感教育承載著高校思政教育事業的未來?,F在的大學生心理建設如同一片空地,輔導員的正確引導才能讓大學生逐漸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大學中,沒有了家長的呵護,大學生很容易遇到問題,導致心里十分的失落。因此,大學生對于情感的需求越來越廣泛,他們渴望被理解、被支持、被認可。情感教育能夠補充大學生對于情感的需求,對大學生的認知能力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另一方面,在思政教育中情感有著潤滑油的效果。思政教育的對象是大學生,在通常的教育教學中,老師們通常用“大波轟”的方式,沒有區別對待的對象,也沒有情感的投入。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同,這種教育方式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大部分學生認為思政教育只是喊喊口號,走走過場而已。古語曾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道理。在思政教育中,輔導員和大學生能夠有豐富的情感溝通,和學生打破師生的隔閡,引起情感的共鳴,會讓學生樂于學習教育的內容,容易接受并正確的領悟其中的道理,而且不產生反感。
三、對以情促教教育方式的探索
(一)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在以前的教育方式中,教育者和學生缺乏溝通,總會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但是現在的大學生自我意識強,有自己的獨立思想,自尊心比較強。在學校里,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的直接負責人,也是學生接觸的最多的老師。所以,在做思政教育的時候,要針對現代大學生的性格特點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對于當代大學生自尊心強的特點,輔導員要將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地位,放下當老師的架子,嘗試著和學生交朋友。對于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強的特點,輔導員可以試著和學生進行情感的溝通,多多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在恰當的時候給予對他們支持與肯定。以情促教,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學生改變以往的態度,能夠和老師積極溝通,從而達到以情促教的目的。
(二)以情促教的原則
以情促教是一種新的教育的方式,但是教育的內容是不變的。高校輔導員要秉承著以情促教、以理服人的原則。思政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所以輔導員對學生的教育不能保持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個性制定有針對性的思政教育方式。以情促教的方式要恰當,過猶不及。尤其是現在的輔導員隊伍趨向年輕化,和學生幾乎沒有代購,所以很容易和大學生打成一片,正是因為這樣輔導員在表達情感時要控制好尺度。既要做到和學生保持情感的溝通,又要調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讓產生不必要的麻煩。要結合思政教育的內容,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學生在積極的情感狀態下,保持樂觀的學習態度。在正確的態度中,真正領悟教育的內容中,并且能夠明白他們要學會的東西,從而讓他們逐漸的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擁有良好的自我認知能力。
(三)以情促教的教育方式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教育的方式不能在拘泥于課堂,要適應科技的進步,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以情促教的教育方式中,要適當的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將學生的學習和社會的發展不脫軌,不掉隊。例如:在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技術、使用投影儀、播放視頻、播放音頻等等。要充分的積極的調動學生的情感,經常開展一些集體活動,直接或間接引導大學生對思政教育內容的理解。同時,要了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且根據他們的興趣舉辦小晚會等活動。在以情促教的過程中,要時刻觀察學生們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和實際情況及時的調整教育方法和內容。要切實為學生考慮,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和思想上的問題,要盡可能的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的問題。
(四)以情促教的要求和目的
在以情促教的過程中,要時刻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輔導員要積極的將教育的內容傳達給學生,引導他們正確的理解,但是一定要讓他們自己領悟。引導學生體驗真善美的社會,讓他們能夠產生社會責任感,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引導學生控制自己的情感,讓學生學會自我認知,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夠有自信,能夠在嘈雜的社會中,遇事不慌,能夠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和其他人的情感溝通,讓他們學會人際交往的方式,學會尊重和愛護他人,產生集體意識。讓學生能夠產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擁有良好的自我認知能力。讓青年學生能夠成為國家發展建設的推動力,促進社會的和平,人心的穩定。
四、結語
探索思政教育的方式是一個漫長,并且需要教育工作者們不斷地去探索,發掘。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高科技手段不斷的影響著高校學生的心理成長。但是不管科技發展的多么迅速,情感教育對于學生的作用不會受到影響。將情感教育應用在大學的思政教育中,能夠讓大學生以積極的情感狀態來學習,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擁有良好的自我認知能力。以情促教的教育方式可能會成為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方式的發展趨勢。教育事業發展需要這種不斷的創新和探索。這樣才能強化祖國的建設和推動國家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光貴,魏強.高校輔導員工作與思政課教學結合的探索與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1):122-124.
[2]程麗娟.高校輔導員工作與思政課教學結合的探索與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6).
[3]張賀明.高校輔導員工作與思政課教學結合的探索與研究[J].教育,2016(8):00218.
[4]李晶晶.高校輔導員與思政課教師隊伍融合建設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5).
[5]張寶強.高校輔導員隊伍與思政課教師隊伍交流機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8):73-74.
[6]朱松節.高校輔導員承擔思政課教學促進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研究[J].新余學院學報,2012,17(6):126-128.
作者簡介:霍彤(1980—),男,漢族,天津人,研究生,黨委副書記,政工師,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