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接觸漢字,認識漢字的啟蒙階段,通過小學語文的學習,培養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文章的閱讀效率,奠定將來語文的學習基礎。通過拓展閱讀的教學方式,以課文為中心,拓展到內容、寫法相似的其他文章,拓展到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可以盡可能的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策略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開展小學語文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其能夠健康成長,而且對于傳承我國燦爛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閱讀教育則是重點內容之一,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教育部門多次強調要通過各種可行方式,加強閱讀教學。下面是對提高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
一、激發學生的拓展閱讀興趣
目前,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更加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同時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與學生進行雙向的互動,小學生時刻都應該處于積極的思考學習狀態之下,能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面對不同的情況和問題,小學生可以隨時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提高自己的拓展閱讀理解能力。當然,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很多實際問題,因而需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調動小學生的拓展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效率。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由于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質量,因此,在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特別注重對小學生拓展閱讀興趣的培養。
二、合理的組合設計閱讀文章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需要遵循一定的順序與層次,同一主題的多篇文章,在閱讀中是需要按照順序閱讀的,這是對學生閱讀文章進行組織的環節,如果該環節隨意安排,勢必會影響小學生的閱讀效果,例如,針對于較為優秀而又經典的閱讀作品,任課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該文章進行多次閱讀,并體會。筆者曾經圍繞著感恩父愛母愛這一主題,選擇了胡適的《母親》、林夕的《母親的存折》、朱自清的《背影》來使小學生深入理解父母之愛的偉大,從而培養學生的德行,而該類主題筆者往往會安排多次,使小學生更能夠感念父母的恩德,并對其進行德育教育。
三、教會學生恰當的閱讀方法
學生讀課外書時,教師要做一盞“導航燈”,利用閱讀課使學生習得閱讀方法,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道路上探索、尋寶。閱讀中,會出現這樣的通病——只求速度不求質量。出現這種情況時,筆者注意培養學生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的能力,對于自己所需要的優秀作品,細細品讀,其他內容可采用略讀形式。筆者還注意引導學生邊看書邊質疑,并通過自己查詢資料分析解答,從而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慢慢地,學生們突破了瓶頸,看書的興趣更濃厚了,過關的質量也更高了。需要注意的是,讀書就像人吃核桃一樣,核桃是有營養的,但吃一個就等待大腦發生什么奇跡,那是不可能的。教師讓學生閱讀,也不要巴望著能發生什么奇跡。小朋友讀書重在培養習慣,只要了解內容、得到樂趣即可,切不可咬文嚼字,像一些教師要求的那樣又是找好詞,又是抄好句,把一個快樂的享受變成一種學習負擔,好不容易捧起來的書又要扔掉了。
四、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課堂參與
課堂教學應該是以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優化發展為目的,特別是對中下生,充分利用課堂激發他們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原動力,從而提高學習成績。教師要有一顆“童心”,愿意走進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去體驗,與學生溝通,關注學生的情緒,達到師生間的心心相印。例如,教學“巨人的花園”,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老師指導學生以冷酷、粗暴的語氣朗讀巨人呵斥孩子的話:“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由于同學們已被課文生動的情節所深深吸引,所以,當讀到這兒時,好多同學馬上舉起手,自薦朗讀巨人的話。教師決定點學號請學生讀,偏偏點到的孩子是最膽小的,從來就不敢主動回答問題,就說:“老師知道你一定能讀好!”雖然聲音很小,但他讀出來了。老師借勢鼓勵:“你讀得真好!就這樣,聲音再稍大一點,來。”他用稚嫩的充滿感情的語氣讀起來,大家為他的“成功”鼓掌!這節課,應該是他學習活動中的一座里程碑吧!課堂上老師的這個嘗試真值得。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閱讀活動
針對小學生天生好動、不喜歡長時間被拘泥于小小的教室里的特點,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所需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閱讀活動,如在班級設置圖書角、開展讀書筆記比賽、故事講解比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領悟到更多的閱讀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數量與質量;要想拓展閱讀獲得更大的成效,只依靠教師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經常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參與到對學生的拓展閱讀訓練中來,家長對教學的支持如購買課外書籍等,能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閱讀空間,同時教師還要不定期地進行家訪,以便及時掌握學生最真實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質量;再者,在獲得學生支持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按照課本排演話劇、寫周記、開展征文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實踐他們在閱讀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這樣不僅能夠進一步的強化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質量,還能提高他們的閱讀寫作等綜合能力,為夯實學生語文素養、增強拓展閱讀教學質量打下扎實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與其他科目的老師及家長等進行更多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想法,為增強拓展閱讀功效凝聚更多更強的力量,獲得更多的支持。
總之,整體閱讀是一種積累,也是一門藝術。它需要“百家爭鳴”,我們教師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化的答案去束縛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讀出自己的感情。
參考文獻:
[1]小學低年級語文拓展閱讀大量識字的有效教學途徑[J].杜蘭賀.吉林教育.2015,23.
[2]高爽.淺談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方法[J].課外語文.2015,18.
[3]錢會慧.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研究分析[J].新課程(上).2015,09.
[4]黃英.小學語文教學如何結合文本進行主題拓展閱讀[J].中國校外教育.2015,22.
作者簡介:冉蘭芳,宕昌縣哈達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