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德坤
【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病預防控制中采用健康教育所具有的作用。方法:從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選取某社區中126例慢性病患者進行研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3例,對照組通過用藥指導,而觀察組則增加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掌握疾病知識的能力、生活方式以及控制效果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病預防控制中采用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同時有效控制疾病傳播,值得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慢性病;預防控制;作用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1-03--01
慢性病主要是長期積累而出現的一些非傳染性的疾病,在臨床中最為常見的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1]。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出現顯著提升,生活方式也極大改變,而身體健康卻成為威脅人們生活質量的一大因素。其中以慢性病所帶來的影響最大[2]。由于患者在發病之后,并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方式進行治療,從而導致患者的病情逐漸惡化,有的還引發許多并發癥。從當前慢性疾病發展情況可知,已經發展成為威脅人們的隱形殺手,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控制以及預防慢性疾病的蔓延,下文從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選取某社區中126例慢性病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慢性病預防控制中采用健康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具體情況見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選取某社區中126例慢性病患者進行研究,疾病類型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以及高血脂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3例。觀察組中男性33例,女性30例,年齡41至79歲,平均年齡是(62.1±3.7)歲;對照組中男性34例,女性29例,年齡41至80歲,平均年齡是(62.8±3.8)歲。兩組患者的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有對比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通過用藥指導,即主要針對患者的情況而采取對癥下藥的方式,同時結合患者的疾病情況而加強用藥指導,如服用藥物的具體時間、注意事項等;而觀察組則增加健康教育,具體方式如下:第一,統計患者疾病發病的類型,然后一一發放對應的疾病健康手冊,一方面可以指導患者有效掌握疾病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從而可以幫助患者降低疾病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在防止疾病惡化方面也有一定的幫助;第二,在社區中舉辦疾病相關知識的講座,同時邀請專家系統性向患者普及詳細的疾病知識,尤其是鼓勵患者積極向專家提問,能夠更好地解答患者對疾病認知中存在的誤區,并根據專家指導而不斷糾正患者存在的不良生活習慣,進而有效防御患者受到慢性疾病的影響;第三,在社區中建立健康咨詢工作室,主要服務于社區患者,為他們提供健康知識的咨詢事宜,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張貼公告、視頻宣傳等方式,更好地傳播疾病預控的相關知識,也可以提升人們自覺防御疾病的能力;第四,加強健康飲食教育,由于許多慢性疾病和人們的飲食習慣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實施健康教育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患者的飲食指導,例如針對糖尿病患者以及高血壓患者而言,在飲食方面主要以清淡的食物為主[3],并且需要禁食辛辣以及油膩性的食物,除此之外,患者還需要控制糖分以及食鹽的攝取量。針對患者中有吸煙以及飲酒的情況,需要有步驟實施戒煙酒,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鍛煉,主要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以及練太極等,有效提升患者自己的身體免疫力;第五,建立個體化的教育方案,因為慢性疾病的種類比較多,在實施健康教育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疾病類型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有高血壓的患者,需要安排當地的醫務人員加強管理以及拜訪,能夠帶著醫療設備而開展上門訪問的工作,并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加強健康指導;第六,構建全民參與的健康生活機制,例如在社區中積極組建健康管理小組,能夠讓患者進行交流,一方面可以幫助患者排解心中的抑郁情緒等,另一方面則有效傳遞疾病健康教育知識,提升患者的預控疾病能力。
1.3 觀察指標 通過隨機訪問患者的情況,統計顯著掌握疾病知識的能力以及觀察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情況,分數越高越好。疾病控制效率通過自制的調查問卷(總分100分)進行統計,80分以上為顯效,60至79分為有效,60分以下為無效,總有效率等于顯效率加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此研究中數據通過SPSS18.0的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號(%)表示,并通過進行檢驗;而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方差表示,采用t檢驗,將P<0.05視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掌握疾病知識的能力
觀察組患者掌握疾病知識的能力是(89.5±3.8)分,對照組是(78.4±4.1)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況
觀察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是(90.1±3.2)分,對照組是(87.3±2.3)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3 對比兩組患者疾病控制的有效率
觀察組患者的有效率是93.65%,對照組是79.3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1)。
3 討論
在當前的經濟取得良好發展背景的情況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出現顯著提升,同時也極大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身體健康狀況卻成為威脅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其中慢性病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大。慢性病主要是長期積累而出現的一些非傳染性的疾病,在臨床中最為常見的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由于患者在發病之后,并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方式進行治療,從而導致患者的病情逐漸惡化,有的還引發許多并發癥。從當前慢性疾病發展情況可知,已經發展成為威脅人們的隱形殺手,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控制以及預防慢性疾病的蔓延。這需要結合慢性疾病的出現狀況而加強健康教育,不斷在預防以及控制疾病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通過總結社區中患者發生慢性疾病發病的類型,而給予對應的疾病健康教育,如發放疾病健康手冊,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等。此外,在社區中開展疾病相關知識的講座,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預防患者受到慢性疾病的影響;結合社區情況而建立健康咨詢工作室,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務。由于許多慢性疾病和患者的飲食有密切關系,這就要求在開展健康教育過程中需要做好飲食指導,并加強鍛煉,提升患者自己身體的免疫力。
在此此調查和研究中,從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選取某社區中126例慢性病患者進行研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分析慢性病預防控制中采用健康教育所具有的作用,對照組通過用藥指導,而觀察組則增加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掌握疾病知識的能力是(89.5±3.8)分,對照組是(78.4±4.1)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是(90.1±3.2)分,對照組是(87.3±2.3)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有效率是93.65%,對照組是79.3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慢性病預防控制中采用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同時有效控制疾病傳播,值得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劉建華,鄭能雄,徐幽瓊.福州市疾病控制系統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現狀調查分析[J].慢性病學雜志,2015,16(05):535-537+541.
趙會勇,胡秋凌,李中平,胡翠波,武紅娟,楊美菊.2014年楚雄州疾控系統慢性病預防控制能力現狀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5,29(09):593-595.
席晶晶,夏小亮,司向,翟屹,施小明.2011年全國疾控機構慢性病預防控制人力資源配置的現狀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03):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