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達祺
摘 要:高中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一個關鍵時期,從外表上看,身體與成年人已經沒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心理上卻并未成熟。而且當前的高中生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社會環境與人際關系越來越復雜,價值觀的多元化等,對高中生的身心發展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在本文中,筆者與自己的工作實際聯系起來,對新時期如何培養高中生的積極心理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生;積極心理;培養路徑
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社會得到了更快速的發展,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高中生的培養迎來了全新的挑戰。當前,在高中生的培養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與滯后性,高中生出現心理問題的現象也很普遍,這對個體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阻礙,不僅對學生成績有影響而且影響到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現在的高中教育要從教育的手段與培養的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在高中生中廣泛開展有針對性的積極心理培養機制,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到高中生對自身形成清晰的認識,讓他們掌握相應的心理學知識,從而促進高中生更好地適應周邊的環境,建立起積極心理的品質。目前有些老師培養學生積極心理的出發點是很片面的,完全忽視了他們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所以,高中的老師要從長遠的角度出發,從而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促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展。
一、積極心理學論述
積極心理學這門學科是在二十一世紀之初在美國誕生的,是在建立在多種心理學理論基礎上的一套全新的科學理論。它主要是提倡人們用積極的心態來應對人類的心理問題,從而使人們身上的潛能得到激發,喚醒內心的善良與美好,調動起個人內心的動力,建立起高尚而獨立的內在精神品質,最大限度地激發自身的潛能。另外,與積極心理學有關的一些理論與思想本質都有積極的因素,且對個體的行為延伸到群體的行為都進行了非常深層的研究與探索。積極心理學的心理觀念是培養高中生健康心理的理論基礎,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二、高中生積極心理培養策略
(一)提升社會環境因素
要培養高中生的積極心理,社會環境也是很關鍵的因素,所以學校要與一些有關部門多組織一些有益的活動,讓老師和學生都參與其中,運用形式多樣的活動的來豐富高中生的課余生活,使單調的學習生活得到適當的調劑,心靈得到滋養。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要經常帶領學生走入社會,比如到企事業單位、社區等一些單位去參觀學習,讓學生從多個側面了解社會現實,把學生與生活聯系起來。
鼓勵與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提高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在目前的高中生中,獨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重,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在對他們培養積極心理的過程當中,要有針對性地培養他們溝通交流的能力,發展出團隊精神,共同完成任務,將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和諧統一,學會分享失敗與成功的感受。比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心理情景劇(盲人島、啞巴島)的角色扮演,分別扮演島上的原住民。在演出的過程中,要將協作精神與個體的職責結合起來,每個學生都知道自己只是團隊的一分子,只有傾力合作才有可能完成情景劇的演出。在活動當中,高中生得到有效的鍛煉,可以很好地認識到合作與競爭、群體與個體的概念,學習調整自己的心理以適應客觀環境的變化,從而培養出高中生的責任感與誠實守信的品質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創建出培養高中生積極心理的良好氛圍。
(二)提升內部環境因素
1是,使校園環境得到改善。要將學校打造成一個精神上的凈土,遠離功利性的色彩,使老師與學生的心靈變得更加純凈,把個人的追求與學校的發展相融合。做到既有良好的人文環境,又有和諧的人際關系,還有奮勇爭先的精神風貌與富有激情的學習與工作的狀態。使學校的內部環境得到優化,讓老師高尚的人格帶動學生形成好的習慣。
2是,創建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帶領學生開展一對一的學習幫扶,在老師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實施全面的幫扶計劃。1、由一名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生來幫助一名成績有進步空間的學習,并且做好從學習上與日常生活兩個方面的幫扶計劃。2、專業老師專門幫助一些在本學科上處于薄弱環節的學生,促使他們學習再上新臺階。
3是,為學生創設一些學以致用的平臺。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科學日等知識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習中提高能力,加強信心,從而更好地培養出高中生的積極心理。
(三)提升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對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方面意義重大,所以要發揮出家庭教育的功能。
家長在家里要營造出溫馨、溫暖的家庭氛圍。家長首先要學習成長,學習好何做好父母,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要關愛孩子但是不要溺愛。用尊重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與孩子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與交流,要敢于放手,鼓勵他們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家長與孩子經常交談,了解他們在校的學習情況和與人交往的情況,以鼓勵為主。與此同時,父母之間也要互敬互愛,形成良好的夫妻關系與家庭環境。
家庭要主動與學校老師配合,共同運用一些科學合理的方法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加強。例如,可以讓高中生獨立完成某項任務,并形成激勵機制,對自己有信心也有利于培養高中生的積極心理。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生處于身心發展的一個敏感期,由于心理尚未成熟,比較易于受到多元化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的影響,進而在心理方面有所表現。在當前人際關系與社會環境日益復雜的情形之下,對高中生積極心理的培養需要十分迫切。高中教育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促使高中生心理的健康積極發展。
參考文獻:
[1]杜文星.論高中生積極心理的培養路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06):74-76.
[2]彭溪.論高中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抗挫折能力的培養[J].社會心理學,2015,30(01):24-27.
[3]王賀,徐曼.論高中生積極心理的培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2):139-140.
[4]劉在花.高中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0(1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