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欣
摘 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媒體發展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最受關注的問題之一。現如今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新媒體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從而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新聞記著本身是獲取新聞時間和信息的基本主體,其自身業務能力對新聞質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本篇文章將闡述提升新聞媒體記住采訪藝術的重要性,并對于具體提升策略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提升
近些年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傳統媒體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必須對其原本結構近些改革。為此,新聞記者必須提升自身采訪藝術,提升新聞節目的質量。
一、提升采訪藝術的重要意義
首先,當前新媒體不斷涌現,傳統媒體如果不作出相應的改變,自然會被市場所淘汰。新聞記者的采訪內容直接決定著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其采訪質量自然也會對節目質量造成巨大影響。為此,新聞記者理應提升自身采訪技巧,提升觀眾的觀看興趣。其次,新聞記者提升自身采訪藝術能夠獲得更好的采訪效果,促使受訪者能夠十分自然地參與到采訪活動中,從而提升了新聞節目的質量。
二、提升采訪藝術的主要策略
(一)明確采訪主題
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語言表達是獲得新聞信息的基礎。新聞記者自身語言方面的技巧對于受訪者影響很大,如果技巧優秀,受訪者會十分樂于參與采訪,而技巧不足,則自然會使其采訪熱情下降。所以,新聞記者在正式采訪之前,首先要對當前受訪者的個人信息有所了解,對后期采訪效果提前規劃,從而根據受訪者自身的興趣愛好以及工作性質設計采訪問題,并將其一一羅列,反復進行凝練。同時還需要將思路重新梳理,將一些不恰當的提問內容予以刪除和修改。實際采訪時,往往會有許多突發狀況出現,這其中既有主觀因素,又有客觀因素,為此新聞記者必須提前預案,將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考慮進來,從而真正意義上做到臨危不亂胸有成竹,進而獲得更好的采訪效果[1]。
(二)良好的采訪環境
由于大部分新聞記者采訪的對象都是初次接受采訪,因此往往比較緊張,如果新聞記者自身采訪技巧存在缺陷,很容易使得兩者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使得采訪效果達不到相應的要求。因此,新聞記者必須做到換位思考,充分考慮受訪者的心情和感受。在實際采訪過程中,需要營造出輕松的氛圍,促使受訪者能夠十分自然地進入采訪狀態。不僅如此,新聞記者還要合理運用采訪藝術,結合新聞節目的嚴謹性,采訪語言可以略帶幽默但絕不能過于夸張,通過合適的語言與其展開溝通和交流。新聞記者可以對受訪者提前進行調查,與其聊一些其自身感興趣的話題,進而從中挖掘更深層的信息內容。同時為了防止受訪者出現排斥情緒,對于一些較為尖銳和直接的問題可以先將其擱置,待受訪者情緒良好,愿意進行回答時再進行提問[2]。
(三)提升提問技巧
新聞記者的提問水平也是提升采訪效果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技巧不足,則自然會造成負面效果。所以,新聞記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根據問題內容本身,進行合理提問,促使受訪者能夠自然進入到采訪之中,以防尷尬出現。不僅如此,記者是采訪活動的核心,其必須做到引領全局,確保整個采訪工作能夠按照計劃順利展開,明確采訪的基本目的。同時,新聞記者還需要體現出自身專業性,在提問的過程中明確重點,并帶有一定思想性。新聞節目本身便是獲得信息內容的真相,如果采訪活動的中心思想不夠明確,便會使得整個采訪徒勞無功。
(四)善于傾聽受訪者意見
在實際采訪的過程中,新聞記者和受訪者都需要做到互相傾聽,彼此了解對方所表達的信息內容。因此,新聞記者不僅作為采訪活動中的提問者,同時也是傾聽者。在完成問題提問之后,需要認真傾聽受訪者的回答,不要打斷對方的發言,并對其言論表示尊重,不能摻雜個人情感在其中。如此一來,新聞記者便能有效獲得受訪者本人的信任,從而更好地投入到采訪活動中。
(五)端正采訪態度
當前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提升,從而使得社會人群變得越來越浮躁,各個媒體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傳統媒體受到了新媒體強烈的沖擊,所以新聞記者自身的工作壓力也不斷增大。少部分新聞記者為了提升知名度或者話題熱度,違背自身職業道德,無數事件背后的真相,依靠歪曲事實的方法獲得人們的關注。如此不僅損害了媒體行業自身的形象,同時也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十分惡劣的影響。所以,新聞記者在實際采訪時,必須做到嚴于律己,將揭發事實真相作為自己工作的基本原則,提升個人素質和道德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視節目新聞記者的個人采訪技巧直接影響著新聞節目的品質,所以理應增強自身采訪水平,靈活運用采訪技巧,對采訪活動提前準備,促使新聞節目更具真實性和思想性。
參考文獻:
[1]宋一凡.新媒體下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提升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8(3):220-220.
[2]陳文蕾.廣播電視新聞記者在新形勢下提升采訪藝術水平的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7(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