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
摘要:為了打破數學課堂教學的枯燥氛圍,活躍課堂氛圍,提升教學有效性,必須要立足于學生與教材,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本文基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一些有效教學策略,希望不斷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基礎學科,數學學科在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開發學生智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數學學科知識比較抽象,對于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要求比較高,學生常常會感到枯燥、乏味,學習效果不是非常理想。特別是伴隨著新課標對小學數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課程教學變革勢在必行。
以生為本,激發學習興趣
隨著新課標的推行,以知識為本的教學理念不再滿足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需求,尤其是無法充分發揮小學生在數學學科學習中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影響了實際的學習效果。在科學數學素養觀念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雙基”教學理念,嚴格按照“以生為本”的原則來開展數學課堂教學,具體就是在充分調查和了解班級小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結合他們的年齡特征、興趣和愛好等條件,合理制定小學數學教學方案,力求可以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知識學習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可以充分體會和感受到小學數學知識的樂趣,借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在“加減法”部分數學知識學習時,為了活躍該堂課教學時的課堂氛圍,激發該部分知識學習的興趣,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帶一些小木棍或瓶蓋等工具,引導學生通過數木棍或瓶蓋的數目來達到掌握加減法運算的目的,這樣不僅可以使該部分數學知識的講解過程更加簡單、更加直觀,也可以使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學到有關數學知識。又如,在平時的數學知識教學環節中,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這些知識的興趣,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引入貼合學生日常生活實踐的場景或小故事,或者充分運用實物、模型等教具、多媒體等學生感興趣的教學設施來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有關數學知識。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為學生提供一些適宜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切不可以題海戰術來使學生強制性記憶有關數學知識,否則容易打擊學生學習這些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熱情。如此一來,通過激發學生學習這些趣味性數學知識,就可以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奠定扎實基礎。
因材施教,注重個體差異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兩個學習情況完全相同的學生。可以說,差異性是學生間固有的一個屬性。傳統的“一刀切”式教學方式沒有考慮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性,對全班級學生采用同種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使得部分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思路,也使得部分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感覺到教師所講知識非常乏味,使得他們缺乏學習興趣。因此,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教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合理制定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確保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均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
例如,在學習完各章節數學知識后,數學教師在進行練習題設計的時候,可以將相關數學練習題設計成基礎訓練題、鞏固練習題和綜合練習題三種類型,之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來選擇自己現階段可以勝任的數學練習題,之后指導他們進行一級一級地訓練,最終達到使全部學生均可以不斷提升自己數學學習能力的目的。比如,在學完“長方體的表面積”部分數學知識后,可以設置如下三種練習題:①一個長寬高分別為3m、1.5m和1.2m的長方體,試求其各個面的面積?②一個長寬高分別為1.2m、0.8m和0.6m的木箱,試求制作該木箱需要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是無蓋木箱,又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板?③將題目①中所需木板均分成三塊后,那么木板表面積可以增加多少?通過三種類型題的訓練,可以逐步強化學生對于這些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加強評價,及時查漏補缺
為了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數學教師除了要注意圍繞學生個體來進行差異化教學外,還要注意加強教學評價,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組織學生開展相互討論,具體討論內容可以是課堂教學的心得體會或者存在的疑慮,之后小學數學教師要組織學生就這些問題進行集中討論,最終再統一進行解決,借此來發現和解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數學教師要注意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元評價策略,借助教師自評、學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來明確自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最終達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為了活躍小學數學學科課堂教學氛圍,彰顯數學教學趣味性,必須要立足于核心數學素養,以學生為教學的核心,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來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同時,需要注重教學的評價工作,以便及時發現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作者單位:安徽省肥東縣第六中學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