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燕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下,跨學科教育拓寬了美術教育的形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近幾年,筆者所在校結合學生缺乏經典閱讀,深度閱讀這一現象,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美術基礎,開展書簽、手抄報、讀書卡設計制作活動。這一活動,不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美術應用實踐等能力。閱讀與美術跨學科結合可作為美術課程教學的拓展和補充,是一項滲透德、智、體、美、勞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校園文化活動。
關鍵詞:美術創作;閱讀;滲透
近年來,學界提出跨學科課程教育,鼓勵教師跨學科聽課教研,擴大自己的學科眼界,使學科的教研空間得以擴大。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下,小學美術教育已不單純只是繪畫這一形式,跨學科教育拓寬了美術教育的形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通過跨學科的教學研討,使美術課堂教學能夠博采各科課堂教學之長,切實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更有效地落實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
創意實踐是美術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創作設計實踐能力,相對于其他幾個核心素養較為“抽象”,教師在實施培養與學生學習方面較難把握。近兩年,筆者結合本校的讀書節和語文科組共同開展“我讀書、我快樂、我創作、我快樂”創作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創意思維、美術應用實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在引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以跨學科教學內容為切入點,論述如何通過閱讀與讀書卡創作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
美術創作滲透在閱讀中
筆者根據調研,小學這個年齡階段是一個思維奇特、想象豐富、活潑好動的時代。動手動腦制作讀書卡的課堂氣氛比上其他美術課內容更自由、輕松、無拘無束,特別受學生歡迎。2017年4月筆者學校開展了第三屆讀書節系列活動,從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讀書節系列活動受歡迎情況如下:
通過和學生談話了解到學生們喜歡它是因為:讀書卡設計創作空間大、可簡可繁,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可根據自己實際動手能力靈活制作,輕松完成;是積累自己已閱讀資料的好方法,也是贈送老師、同學、表達自己心意的最好方式。
創作形式易于推廣
取材方便 制作讀書卡取材非常方便,簡單地說就是一張紙一支筆也可以設計出精美的讀書卡,當然我們可讓學生盡量發掘多種材料,制作多種形式的卡片。基本要求紙、筆、顏料、剪刀、膠水等。更高要求可用布碎、毛線、樹葉等,建議盡量選用變廢為美的材料,如郵寄后包裹的牛皮紙、掛歷紙等。一張小小的卡紙、廢舊紙,經過學生們的精心設計,就變成了一張內涵豐富的讀書卡,賞心悅目,也增強了學生變廢為美環保意識。
過程易于掌握 制作一張讀書卡,實際上是將語言文字以美術形式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制作一張讀書卡,過程簡單,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認識讀書卡制作形式、內容。利用多媒體欣賞形形色色的讀書卡。鼓勵學生點評,如形象分析、色彩搭配分析、設計風格分析等,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和激發創作欲望。然后多媒體演示,了解讀書卡的有關知識及其設計制作的方法。①讀書卡的制作要素:構成形式包括文字、圖形、圖文結合;②表現手法:繪畫法、攝影法、剪貼法、綜合法等;③結構形式:平面結構(平面分單頁式、復頁式);立體結構(一紙成型、附加成型、音響結構等)④運用工具材料:雙面膠、卡紙(廢舊紙、其他)顏料、剪刀等。⑤內容分類:引導學生把課外博覽群書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共同討論確定讀書卡的內容設計分為6種。A成語積累卡(翻閱成語字典,選取自己喜歡并能理解的成語,記在成語積累卡上)B名言警句卡(閱讀課外書選擇一句,寫在名言警句卡上)C新聞發布卡(關心國家大事,把其中一則新聞用自己的語言簡要地記錄下來,寫在新聞發布卡)D古詩欣賞卡(每周選擇一首詩,利用課余時間自背,并理解。寫在古詩欣賞卡)。
第二,共同探究、身心體驗。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制作,與學生共同分析歸納制作的基本步驟:①構思起稿(包括用哪種內容設計)、選材(人物、靜物、風景等)、風格與情調(歡樂、熱烈、溫馨、幽默等)。②形式設計,包括結構形式(平面或立面)、圖形與文字、色彩與格調、版面編排、選用材質。③制作形成,包括繪制、雕刻、剪貼、折疊等實際操作。(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在材料選用與表現手法上,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生理特點,力求簡易,既節省材料,又易于操作。例如,低年級的同學,制作難度降低,建議做平面形式;高年級的同學,難度提高盡量制作多種形式,富有個性的卡片如雕刻、折疊等。
通過以上環節的教學,學生們既體會到讀書卡制作應注意的問題和環節,又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創作熱情。例如:一年級姚同學制作的《明日歌》卡片(圖一),首先她和同學們共同交流讀了明日歌的感想: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理想是像神州七號楊利偉叔叔一樣當飛行員。然后討論用什么形式制作,再討論排版,卡片正面中間寫上明日歌的全詩,想象有只青蛙在提醒他們“別玩啦抓緊時間學習了”。太陽公公在說“該起床啦,要上學了”。卡片背面寫上他們的感言,用中國地圖做花邊,還添加他們的未來——飛行員,運用藍色為主色,色彩明亮的風格。一張精心制作、細心描繪,富有哲理的心靈感悟讀書卡完成了。
第三,互評互學,成果展示。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每個小組選出代表自述讀書卡的內涵,設計風格等。師生共同評定。在評議過程中學生受到了啟發,開闊了視野。同時也發現自己的不足,對自己的讀書卡進行深入思考,推敲,使卡片進一步完善。選出優秀讀書卡進行評獎,然后集中放到學校展覽區,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平臺,讓全校同學進行觀摩、學習。最后在全校頒獎時請學生自述感想。榮獲一等獎的梁同學說“看見我精心制作的讀書卡(圖二),能放到展覽區里展覽,心里充滿了自豪感;通過制作讀書卡片,讓我感受到了:讀書是一種樂趣,制作也是一種樂趣。
加強學科間聯系
任何美術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創造出來的,學生制作讀書卡時,不可避免地受到所閱讀的文化情境影響,學生的理解閱讀與感悟創作會體現在不同內容、不同形式風格的作品上。以美術教育為載體,借助其他學科所涉及的題材進行審美認識,體會知識綜合性。因此,利用好美術學科的特點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在教育教學中相互滲透會得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
[2]熊新秀.巧用閱讀期待 提高教學效率[J].小學教學參考,2013(16):31-31.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第十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