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建
摘要:活動教學的有效運用能夠改變學生對抽象數學符號的一些認識,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系統,并讓學生對數學內容有一個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因此,搭建一個有效的活動平臺,對實現有效數學課堂非常重要。
關鍵詞:初中數學;活動教學;課堂教學
新課改要求還課堂于學生,讓學生做主人。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的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教學,巧妙地為學生搭建活動平臺,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學習,獲得知識以及多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
開展游戲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游戲是學生鐘愛的活動,它能夠將學生置身于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放松開闊。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法時,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游戲融入其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對數學內容有更好地認識。
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時,筆者說:“我們來一場知識競賽吧!答對一道題可以獲得1分的獎勵,如果答錯了,就要被扣1分,如果不回答得0分。”隨后,教師將學生們分組,每個小組輪流派出一位學生代表來回答問題,并選出一些學生對每一小組的得分情況做記錄。游戲中,教師提問了一些關于上節課絕對值以及相反數的知識內容。幾分鐘后游戲結束,教師和學生們一起來看最后每個小組的得分結果。學生發現第一小組有兩個“-1”和3個“1”還有2個“0”。這時,教師便讓學生自己計算出第一小組的最后得分。很快,學生們便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列出了算式“-2+3=”時,筆者引導:如果一位學生得了1分又減去1分,也就是“1+(-1)”最后等于多少呢?學生們很快想到是“0”。隨后,有學生在紙上寫上了三個“1”和兩個“-1”,并將“1”和“-1”配對,最后將配對好的移走,發現最后只剩下一個“1”,所以學生想到“-2+3=1”。教師對學生們的想法給予了肯定和表揚,并引導學生繼續計算其他小組的分數。學生們也在游戲中對有理數的加法內容有了很好的理解。
游戲活動的開展,將枯燥的數學計算變得趣味十足,很好地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并對數學知識的生成過程有了很好認識。
促進有效參與
很多數學內容枯燥難懂,如果學生只是單純的聽、想,很難理解其中的真諦。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以促使學生理解。可以開展一些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促進學生有效參與。
在教學“平行四邊形”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有關平行四邊形性質的知識內容時,并沒有直接將知識內容倒灌給學生,而是為其準備了一些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探究平行四邊形的一些性質。學生們在教師創設的操作情境中,都很主動的去動手、思考。這時,有學生說:“我現在驗證一下,平行四邊形是軸對稱圖形還是中心對稱圖形。”于是,這位學生開始嘗試著從多個角度對折這一圖形,發現無論怎樣對折這一平行四邊形的兩側都不能夠重合在一起。之后,學生開始旋轉這一平行四邊形。最后,發現這一平行四邊形沿著圖形的中心旋轉180度,恰好與原平行四邊形圖形重合在一起,所以學生給出判定:平行四邊形是一個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兩條對角線的交點。還有學生準備探索平行四邊形對邊的數量關系,于是開始了動手探究猜想,最后根據自己的猜想,尋找更合理的、嚴謹的證明方法。
操作活動的有效開展,將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們也得到了解放。這種教學方法,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理解,推進了學生們的有效參與。
培養合作意識
數學課堂是一個互動交流的場所,是學生互相學習的重要場地。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互動的學習平臺,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交流活動,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表達想法,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在教學“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一道數學計算題:解方程-2(x-1)=4,學生們在思考了一定時間后,都紛紛有了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并沒有急于聽取學生們的意見,而是給學生時間,讓學生們互相交流、討論,探討一下各自的想法。有學生開始了討論交流。一名同學說:“我先去括號,這樣得到-2x+2=4,移項得到-2x=4-2,化簡得-2x=2,最后方程兩邊同時除以-2,得x=-1。”另外一名同學說:“我的結果也是x=-1,但和你的解法有點不一樣,我是先讓方程兩邊除以-2,這樣得到x-1=-2,然后移項,得x=-2+1,得x=-1”……學生們在討論中學到了更多的解題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開展交流活動,讓學生互相學習,促進了學生間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
活動教學是一個有效教學方法。在今后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活動平臺的搭建,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實現精彩數學課堂的有效構建。
參考文獻
[1]馬金鋒.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學周刊,2017(16).
[2]戴鋒.選準導入點,優化初中數學教學[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07)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曲塘鎮雙樓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