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
【摘 要】思想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應有之意。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等調查方法,對杭州市部分非公經濟人士意識形態面貌進行考察,調研發現:文化程度對黨政方針的認知中有一定分歧、在私營企業開展黨團組織建設不夠理想、部分私營企業、個體戶意識形態相對消極,對黨的意識形態工作認識與實際態度存在偏差等問題。最后,本文針對如何加強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意識形態工作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非公經濟人士;意識形態;政治態度;經濟組織
中圖分類號: D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6-0057-003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work is our party's fine tradition and political advantage.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non-public economic personnel is an integral part of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In this study,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deological aspects of some non-public economic workers in Hangzhou.The research found that: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disagreement i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party's and government's policies in terms of education level,and the development of party and group organizations in private enterprises.It is not ideal,some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self-employed people are relatively negative in ideology,and there are problems in understanding the partys ideological work and actual attitudes.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work of non-public ownership economic personnel.
【Key words】Non-public economy;Ideology;Political attitude;Economic organization
1 研究背景
思想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是推進非公經濟發展的應有之意。改革開放以后,杭州市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統計數據顯示,杭州是非公有制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之一,全市GDP的70%、稅收的60%、外貿出口的70%、帶動新增就業崗位90%以上。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非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存在,已經成為杭州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成為城鄉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和提升城鄉居民經濟收入的最大來源,成為杭州經濟發展的重要特色、重要優勢。
但是,當前杭州市部分非公有制企業不同程度存在技術和管理水平低、高素質人才少、抗風險能力弱、資源消耗高、環保意識薄弱、安全生產問題較多等,影響和制約著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加強非公經濟人士意識形態工作,成為新時期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課題。
2 研究方法與研究發現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以區為單位采用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在余杭區和蕭山區等十三個區中各選取50位非公經濟員工進行調查總共投放問卷650份,回收問卷617份,其中有效問卷為603份;與此同時,對非公經濟領域管理者(或法人代表)進行調查,共抽取50位,以問卷調查和結構性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查,全面了解非公經濟人士和員工思想狀況及其對非公經濟領域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態度和評價。
在調查的所有樣本中,存在嚴重的性別分化,其中女性企業家或管理者所占比相對較低,只有30.63%,而男性企業家或管理者占所有非公經濟人士總樣本的69.27%,這組數據反映出,在當下非公經濟企業中,管理者或掌舵者還是以男性為主。從年齡結構方面來看,當下的非公經濟企業主要掌舵人年齡結構偏老,將面臨企業負責人大換血的局面,這也與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和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在未來的5-10年將是私營企業更換"掌門人"的關鍵時期。從文化程度方面來看,非公經濟領域的企業家總體文化水平較高,絕大部分都持有大學專(本)科學歷,約占總數的58.80%,而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企業家高達20.70%,這也與當下中國實行的高等教育政策有密切關系。在政治面貌方面,超過一半的企業家不是黨員身份,其比重占總人數的54.41%。但大部分非公經濟人士具有共產主義信仰,其比例高達56.90%,說明大多數企業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認同。
3 非公經濟人士意識形態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經過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可知:目前,杭州市內大部分非公經濟人士能夠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但仍有部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思想意識水平偏低、態度不端正,需要在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給予重視、加強引導和教育。
3.1 文化程度對黨政方針的認知中有一定分歧
調研數據顯示,非公經濟企業負責人的文化程度對于其意識形態面貌有明顯的影響。在“對我國經濟政策總體滿意度”回答情況來看,選擇“非常滿意”的非公經濟企業的經營者,小學及以下文化僅有13.5%,初中學歷的約有19.4%,與前兩者相比,約有25.3%的大學本(專)科文化程度的非公經濟經營者“對我國經濟政策總體滿意度”選擇“非常滿意”,碩士及以上學歷人群選擇該選項的比例達到29.5%。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其對于我國經濟政策非常滿意度較高。同時,在比較滿意這一選項中則出現與學歷負相關的趨勢,所以在“對我國經濟政策總體滿意度”的認知中,超過90%的非公經濟人士都表示比較滿意。
根據數據我們同樣可以發現,隨著非公經濟人士學歷的上升,其對于我國總體經濟政策“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也在上升,約有9.1%的大學本(專)科選擇“無所謂”,還有5.5%的選擇比較不滿意,同時,約有19.9%碩士及以上學歷企業經營者選擇“無所謂”和“比較不滿意”。數據對比表明,學歷高人群"對我國經濟政策總體滿意度"較高,呈現意識形態的多元化趨勢,與低學歷人群相比,他們在對黨政方針的認知中更加容易出現分歧。因此,為避免出現極端負面態度誤導非公經濟企業的發展,對于非公企業中高學歷責任人,我們應當在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及時加強教育和引導。
3.2 在私營企業開展黨團組織建設不夠理想
針對是否歡迎黨團選派干部進入企業進行監督和指導黨團組織建設的問題上,也出現了與上述相關問題類似的趨勢,根據數據顯示,“非常歡迎”黨團選派干部進入企業進行監督和指導黨團組織建設,隨著文化程度的上升而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但是我們也通過數據發現高學歷人群中,也出現了兩種比較極端的現象,即高學歷人群非常歡迎選派干部進入監督和指導的均占據半數以上,大學本(專)科和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分別達到54.2%和63.5%;同時存在著排斥黨團選派干部進入企業進行監督和指導黨團組織建設的人群,特別是在大學本(專)科學歷人群中,有3.1%的選擇“比較不歡迎”,還有0.9%的選擇“非常不歡迎”,這也說明新時期高學歷人群的特立獨行。而文化程度相對較低的企業主們則觀點趨同,即絕大部分都歡迎黨團派干部進入指導黨團組織建設,少部分企業主對此表示無所謂,長期以往對在非公企業中開展黨團組織建設較為不利。
3.3 私營企業負責人和個體戶的意識形態相對消極
根據調研數據顯示,在"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責任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度最高,私營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個體工商戶在各項政治認同度中得分均低于其他組織形式的企業,比如對“如何看待中國將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是否有必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對我國經濟政策總體滿意度”三個方面的認識中得分較低,約有57.6%的私營企業負責人和個體工商戶表示“完全有信心”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均低于股份合作企業和股份有限公司,另有7.4%的私營企業主或個體工商戶對此表示不關心。在是否歡迎黨團代表入駐企業對員工和責任人進行黨團組織建設方面的指導和幫助,有9.3%的私營企業負責人和個體工商戶選擇了“比較不歡迎”和“非常不歡迎”,還有部分私營或個體工商戶對此表示完全沒有信心。
通過數據的對比,我們發現私營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和個體工商戶的政治參與度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化的認同感偏低,這一群體的思想意識水平和黨政覺悟程度有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提高。
4 加強非公經濟人士意識形態工作的對策建議
4.1 找準重點工作對象,開展有針對性的意識形態工作
對話、引領受教育水平較高的非公經濟人士。這部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大多具有較高的學歷水平,他們大部分人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對于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具有相對獨立自主、自由開放的認識和理解,對于當前我國相關政策的政治態度和理解持有開放的態度,也能體現出較高的認識水平,大部分人能夠保持相對積極意識形態認同。不過,調查顯示,這部分人也最容易出現態度的兩極分化。主要表現為相對于積極的意識形態認識,他們的負面消極態度也相對較為普遍。高學歷非公經濟人士具有高水平的政治認識和參與能力,我們應正確引導、教育他們,使他們保持合理、積極的政治工作,最好能夠把他們培育成為其他非公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模范。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切實了解他們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認識、態度和想法,進而在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中,糾偏其意識形態中的兩極分化和態度不正的問題。在實踐工作中,進一步通過典型引領、定期交流、深度對話等,幫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其更好地帶動非公經濟的發展,繼而帶動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4.2 創新落地式宣傳教育模式,強化意識形態價值引領
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加強意識形態宣傳與教育是深入推進黨在非公有制經濟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舉措。而宣傳教育的內容則應以社會轉型發展、樹立科學發展觀等理念為主。
首先,拓展生活化、群眾性宣傳教育路徑。意識形態宣傳教育要創新宣傳模式,只有日常化、生活化,才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要采取群眾路線的教育方式,意識形態宣傳、教育不僅要進企業、辦培訓班,更要進社區。利用社區活動的有利契機,拓寬意識形態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提高宣傳教育的親和度。其次,建立完善統戰工作人員聯絡企業負責人制度。意識形態領域的宣傳教育工作要廣泛建立于各非公企業負責人的常態化聯絡機制。尤其是有代表性的大中型非公企業負責人,統戰部門要與其建立起友好、熟悉的關系,方便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部門內部設立專職企業負責人聯絡員,定期、定量聯絡非公企業負責人,了解企業經營和負責人思想動態,及時反饋非公人士意識形態問題。同時,在一些中小和小微企業內部,也可以與企業工會、黨組織等合作,選擇、培育企業內部聯絡員,就企業經營和非公人士存在的問題進行信息反饋。
4.3 加強新媒體平臺建設,提高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性
在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為非公經濟人士服務的功能:
第一、建立可供非公人士交流、參與的多種平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點一方面是通過黨的有意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非公經濟人士的思想意識水平;另一方面是引導非公經濟人士主動交流,加強團結,相互學習、監督,共同提高。為此,需要建立、完善可供非公經濟人士交流的多種平臺。在互聯網時代,建立完善非公經濟人士網絡信息交流平臺也是做好新時期非公人士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統戰部門可以建立非公經濟人士互動網。邀請重點非公企業實名注冊,定期發布企業發展相關信息,介紹企業成長、發展、轉型等成功經驗,供其他新興企業和新創業非公人士學習。
第二、利用新媒體做好具有典型非公經濟人士的意識形態工作。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速度明顯加速。某些個人的言論在短時間內就可能形成規模化的輿論氛圍。在一些具有網絡話語代表性的典型人士(也有俗稱“網絡大V”)身上表現得尤其如此。這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非公經濟人士的網絡話語不僅傳播速度快,而且經常影響其他非公經濟人士的認識與思考。通過互聯網和新媒體平臺了解其所思、所想的基礎上,通過平等對話與交流,深化統戰部門與典型代表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與理解,加強相互之間的信任。此外,通過定期約談和訪問的形式,也可以達到實時了解其思想意識動態的目標。
4.4 完善輿情處置機制,掌握非公經濟人士思想動態
第一、建立健全多方聯動的輿情信息收集和分析機制。建立多方聯動的輿情信息共享機制。要充分利用各種信息來源渠道,建立信息采集、分析和反饋系統,加強輿情研判,形成非公經濟黨團組織、統戰部、宣傳部、工商聯等多方聯動的輿情信息共享機制,及時掌握非公有制經濟總體發展態勢,了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愿望和訴求。當發生社會熱點事件或遇到特定時日時,重點加強網絡輿情信息收集整理,及時發現傾向性、苗頭性思想問題,將不良情緒化解、消除在第一線,防患于未然。
第二、建立完善非公經濟人士思想輿情應急處置機制。在信息化時代,輿情信息應急處置至關重要,若輿情處置不當,往往容易引發更大范圍內的思想混亂,甚至有可能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出現。為此,一方面要建立輿情信息應急處置預案。黨委宣傳部、統戰部等部門要聯合制定非公經濟人士思想輿情應急處置預案,盡量詳盡地考慮到有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工作,避免出現緊急事態時陷于慌亂。二是要調動各方力量協同處置緊急狀況。當非公經濟人士出現較大范圍的思想混亂時,宣傳部、統戰部、工商聯等部門要協同開展工作,必要時會同一定的公安、網偵力量開展思想信息的研判處置工作。三是要建立完善輿情信息聯防聯治機制。要調動每一個非公經濟人士的輿情工作積極性,發現輿情緊急信息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參考文獻】
[1]楊衛敏.習近平關于非公經濟領域“兩個健康”思想研究[J]. 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1):4-19.
[2]吳炯,劉陽,邢修帥.家族企業傳承的權威基礎與權威沖突--合法性的中介作用[J].經濟管理,2017(2).
[3]郭倫德.以習近平同志講話精神為指導進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統一戰線工作[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5(6):11-15.
[4]龐欣紅. 正確認識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做好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的統一戰線工作[J].天津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04(3):34-37.
[5]向葵葵. 關于加強非公有制經濟領域黨建工作的思考[J].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04(3):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