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英
【摘要】整個音樂教學中小學音樂是其發展中的基礎環節,這在近年來獲得非常多的人的認可,并且這在我國的教學中也是一項基礎教育,當前此項音樂教育的過程并不單單是音樂方面的教育,更多的是通過此項教育內容的實現,將學生們的其他一些潛能進行充分的挖掘和發揮,這也是實現美育的一項重要途徑。當前小學音樂中也實現了改革,當時從實際的教學過程來看,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與新課程的相關標準存在一定出入,因此加強對這方面工作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小學音樂 教育現狀 優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227-02
我國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階段中包含了比較多的內容,不僅僅是音樂本身,還包括了表演項目以及欣賞類的項目等,在制定的音樂課程教學材料中涉及到的材料十分廣泛,從民俗、民族等都實現了進一步的推廣和傳播,這些教學內容對于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有非常大的幫助,也很多程度對學生的鑒賞能力實施了提升,因此加強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尤為重要的。
1.小學音樂教育現狀
1.1忽視音樂性
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課堂中,很多音樂老師對學生們的理解能力不能夠全面的了解,因此他們采取了語言教學的方式去實現此過程,這導致學生無法直接與音樂本身去近距離接觸,只能夠對其中的文字實現理解,例如很多音樂老師在唱《小紅帽》的時候,更多的是將此歌曲中包含的內容進行了講解,而沒有讓學生們直接對其音樂實現欣賞。
1.2忽視自主性
在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方面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將自己的理解層面向著學生進行傳達,這導致很多學生們在理解一首音樂時,出現相同的理解內容,而沒有對學生們自己的解讀過程進行關注,例如在學習《白楊和小河》的過程中,一些教師直接向著學生表達出了白楊和小河之間的關系,而沒有讓學生們自己去感受和理解。
1.3缺乏創新性
現階段雖然小學音樂課堂也實現了進一步改革和創新,但是教師課堂中很多都是應用的傳統模式,讓課堂中的整體氛圍相對比較沉悶,一些學生無法在這樣的課堂中將自己的感受直接表現出來,情感無法集中表現,一些唱歌的學生無法在課堂中得到認同感,學生們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影響。
2.優化措施
2.1拓展小學音樂教學內容
對于小學音樂課堂中選用的教學材料內容來看,需要提供一個統一的標準和規定,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對音樂課堂內容和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教學材料方面需要建設在整個教學大綱的基礎上,與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發展進行相互結合,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方面的課堂教授中,對教材中的相關內容要充分發揮,這也是實現小學課堂美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布置小學音樂課堂中,對其審美程度要不斷體現處理,形成對音樂的挖掘能力,使課堂充滿強烈而濃郁的音樂審美因素。
2.2采用新的教師方式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要進行提升,保證課堂中的教學效果。從我國以往的音樂教學課堂中,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課堂提升,其中情境導入法以及對比導入法等,這些方式都是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制定的,這與小學階段的學生特點是相互符合的。通過小學音樂教學,通過情境導入法實現了形象的視覺感受,通過在各種情景的引導下,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也保證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對比導入法則是將事物的不同面進行相互比較,形成了各種感官上的刺激,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實現了小學音樂課堂的建設。
2.3多種形式共用,鼓勵學生參與
小學階段中的學生具備非常強的好奇心以及自控能力,在實現語文教學教育中,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的注意力實現了集中控制,從這種教學內容來看,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的內容出發:首先就是唱,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過程中,一些歌曲聆聽中,隨著節奏進行欣賞,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生學習《賽馬》課堂中,讓學生們多次去聽歌去,然后跟著節奏隨聲吟唱,將其感染力充分感受。其次是演,音樂以及舞蹈之間具備非常強的共同性,因此進行音樂教學中需要學生根據節奏去編排,讓學生更好的將各種音樂進行感受。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階段中的音樂教學過程中,作為一名教師,需要對相關教學內容更多的進行關注和提升,通過快樂的學習環境增強課堂的感染力,將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改變和提升,保證學生不斷進步,才能夠真正實現優質的小學音樂教學課堂,讓學生的音樂興趣實現根本提升。
參考文獻:
[1]馬萬美. 小學音樂有效合唱教學課堂構建思考[J]. 中華少年,2017,(25):196.
[2]毛夢孌. 試論小學音樂課的創新教學[J]. 時代教育,201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