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燕
【摘要】由于登記機構的不同、管理方法的不同,不動產登記數據包括土地登記、房屋登記、林地登記、海域登記和其他不動產登記等多個方面,所以不動產登記多源數據的整合需要具有統一的標準,建立一個具有相同口徑的信息管理平臺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本文在分析不動產登記中多源數據融合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數據融合策略,為我國不動產登記中使用融合技術提供方法參考。
【關鍵詞】不動產登記;多源數據;數據融合
對于不同地區,不動產登記制度及相應數據的整理及記錄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其主要內涵是相同的。對于不動產登記制度來說,其對數據的整理和整合是最為基本的,也是完善整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核心所在。全面開展土地、房產、林地登記等業務數據、圖形數據整合,以確保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數據基礎的全面完整、準確實時、高效利用和互通共享,為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的穩定運行提供數據支撐。
1、構建不動產登記多源數據的融合的意義
不動產登記與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整合是國務院改革和職能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提出要“完善體制”,形成權屬明確、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產權制度。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是自然資源產權制度的一部分,是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和信息查詢的基礎。通過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整合和收集覆蓋全國的登記信息,統一標準,完整內容和動態更新,并將不動產登記信息與審批交易信息依法提供信息查詢,有效保證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落實,減輕群眾負擔,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水平[1]。
2、有效構建不動產多源數據融合策略
2.1多源數據調研,形成數據庫
為確保不動產登記工作順利開展,需要建立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的信息,并將歷史登記檔案和其他不動產資料進行整合,形成不動產統一登記數據庫。整個技術方案主要是指導不動產登記機構對不動產原始登記資料進行梳理。數據庫是整個資源信息的有效內容,只有對其進行有效收集及整理,才能實現數據庫內容的有效性,進而完善不動產多源數據融合的相關內容。
2.1.1數據庫內容
如圖1所示,根據不動產登記資料的類型和特點,按照統一的數據庫標準,可進行以下分類。
由上圖分類表可以看出,不動產登記數據庫主要包含三部分內容,分別是元數據庫、登記業務庫和基礎信息庫,對于基礎信息庫和登記業務庫來說,不同的數據處理方式其處理的效果也不同,因此應結合相應的數據信息的集成,將整個數據庫進行有效的建立,并結合實際的工作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采集。對于基礎信息庫來說,其基本內容包含有空間數據、屬性數據和相應的實數據,其中屬性數據的基本內容與實數據的基本內容是相符的,因此數據的集成與數據的實屬性具有一定的關系。
2.1.2 數據組織方式
數據被組織成邏輯合理的整體,物理存儲可以將連續的實體分成不同的存儲空間和存儲單元。在數據庫設計中,根據不同的業務應用,數據組織分為操作數據和分析數據。他們的組織形式實際上源于兩個系統:操作系統和分析系統。在設計不動產登記信息數據庫時,生成不同系統的多維信息查詢需求,形成事務處理和數據分析的數據環境。
操作系統以傳統數據庫為中心處理日常業務。例如,在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中,不動產登記部門處理每個登記業務。分析系統以數據倉庫為中心,分析數據背后的相關性和規則,為不動產登記決策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據。又如,在不動產登記綜合分析系統中,不動產登記處負責對登記數據進行分析,實現海量數據的實時采集,并生成基礎報告等。
操作系統的使用通常是一個具體的不動產登記人員,處理的數據是不動產登記業務的詳細信息,目標是實現商業注冊,而分析系統的使用通常是從事管理或數據分析的人,所含信息是不動產登記的宏觀信息。非具體細節的目的是為各部門的決策者提供支持信息。運營數據和分析數據之間的區別定義了數據處理的分析和運營環境之間的界限,從而開發了一個基于數據庫的業務處理系統和基于單一數據庫中心數據環境的數據庫分析系統。
2.2數據轉換與融合
經過對土地和房屋的多源數據的分析,匯總得出如圖2所示:
在分析的基礎上,將數據進行相關融合,分別將土地和房屋屬性數據與圖形數據進行匹配,然后利用相對空間數據圖形和建筑圖確定不動產的位置。對于房屋的測繪數據來說,其測繪報告及CAD格式的房屋分層圖與相應的房屋測繪數據具有對應的關系,因此測繪報告與CAD格式房屋分層圖有相對應的關系,除了基礎的數據內容需要相對應的采集外,其他的數據信息及數據處理能力需要結合一定的對應關系,進而實現整個數據處理的有效性。
2.3構建不動產多源數據統計平臺
2.3.1總體框架
整體框架采用分層思想設計,形成用戶層、業務應用服務層、平臺服務層、數據支撐層、基礎設施層等多層分布式應用體系結構。在軟件體系結構設計中,分層結構是最常見和最重要的結構。分層結構可以減少層之間的依賴關系。當需求發生變化時,很容易用新的級別替換原來的級別,這有利于每個邏輯級別的標準化和重用。該系統的總體框架如圖3所示。
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的總體框架基于現有的軟、硬件設施,基于土地資源業務網絡、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和互聯網,根據不動產相關技術規范為保證,以多階段動態和新的關聯為主線,實現對地產管理和外部供應。為了分享、交換信息和公共查詢服務,形成了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系統[2]。
(1)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是系統運行的基礎環境,包括軟件支撐平臺、網絡平臺和硬件平臺。服務器和網絡等物理資源的整合,高性能計算和大容量存儲硬件環境的構建,可以滿足大量的不動產登記,高并發用戶登記和數據存儲信息共享。
(2)數據資源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