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從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出發,闡述了微課“翻轉課堂”的內涵與特征,通過對實踐對象的研究、調查和列舉教學案例得出研究結論:微課教學作為新型網絡教學手段,為廣大師生提供了無限教學空間,能夠為中職英語課堂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能保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對教學效果有切實的助益,能為我國中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職;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胡賽男,湖南省商業技師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29-0061-03
2014年新生開學之初,筆者調查了所教的3個不同專業班級共計128名新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行為(見表1),情況令人擔憂。隨著全球化社會的發展,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顯得越來越重要,掌握英語基礎知識,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是中職生必備的技能之一。因此,如何解決這樣的矛盾是所有中職英語教師值得注意和思考的。
一、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1.“翻轉課堂”的概念。“翻轉課堂”是指“通過顛倒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來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重新規劃的新型教學模式”。換句話說,就是把知識的學習放在課下,而把知識的鞏固和問題的討論放在課堂上進行。“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2007年,該校的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h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做了教學課件并配上講課的聲音放在互聯網上供生病沒來上課的學生在家學習。后來,兩位老師讓班上全體同學都在家觀看視頻,然后在課堂上做作業并在課 堂上答疑,這種方法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隨后,“林地公園”高中在2012年1月30日舉行了“翻轉課堂”開放日,讓更多的家長和教師了解這一教學模式。這樣,“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和模式就被推廣開來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開放教學資源運動得到了很快的發展,“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開放課件運動(OCW)開始,耶魯公開課、可汗學院微視頻、TED ED(TED的教育頻道)視頻等大量優質教學資源的涌現,為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了資源支持,促進了翻轉式教學的發展”。
2.微課的概念。“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簡稱為“微課”,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的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 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
3.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筆者在概念理解的基礎上設計出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圖(如圖1所示)。由圖可知,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以下的特點:①翻轉了教師角色。教師角色的翻轉主要體現在課中,改變了教師在課堂上居高臨下、一言堂的局面,與學生的身份平等,意在傳授,學生的合作、探究并受到重視。②翻轉了學生角色。首先是學習內容的創建,在教師的設計下找出自己的疑點和難點,學生自主創建學習內容。在教師的指點下,通過探究式活動能獨立或與小組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了自主學習。③翻轉了學習時間和空間。翻轉課堂后,利用微課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④翻轉了評價角度。翻轉課堂后,課堂評價可以實現“四評”。“一評”是學生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和學習,“二評”是在小組任務后學生互評,“三評”是教師點評,“四評”是客觀評:課后測試和微課資源瀏覽點擊情況。
二、微課“翻轉課堂”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調查與分析
1.調查問卷。2015年1月,筆者在所教授的3個不同專業班級共計20名學生就2015-2016第一學期英語微課課堂進行了問卷調查。為了提高問卷調查的真實性與普遍性,問卷當場發放,當場收回,所調查的學生涵蓋了一、二、三年級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問卷表如圖2所示:
2.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通過整理數據,發現中職學生群體中,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經常注意力不集中,說明中職英語課堂需要有足夠的魅力吸引學生。學習基礎差,導致他們在上課過程中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對于講過的內容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但又羞于提問。而教師未來人完成大綱要求而不能降低授課進度。“微課”恰恰能讓學習跨越時間限制,使學生可以在課后復習,強調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能有地放矢,在課堂中解決自己的疑惑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主動性。這種主動性是指讓優等生提前預習,在課堂中有較高的存在感和滿足感;讓后進生在課堂上能有片刻的參與,而不是一味地呆坐。長期“片刻的參與”如同滴水穿石,能改變不好的學習態度。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中,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都有積極地影響,如相對傳統的講授課,學生更愿意參與“微課”英語課堂。基于中職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教師制作生動而輕松的微課,如動畫、電影、歌曲等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此外,學生自己制作“微課”也是一種很吸引眼球的手法,但是需要教師指導。
二、微課“翻轉課堂”的案例與啟示
1.借用“微課”導課,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Unit7 So much to do before we go travel中的Speaking為例,如果英語老師直接以Do you like traveling?進行導入,顯得很空洞,調動不了學生的興趣。于是,筆者從網上下載四段關于四個不同旅游景點的視頻,并帶有英文介紹,要求學生在看完后能說出自己想去的地方和原因,并根據學生的選擇將班級重新分組,為后面的任務奠定了基礎。通過這樣一段有趣的視頻導入可以讓學生很輕松地進入課堂,并對接下來的任務充滿好奇,使課堂參與率得到提高。
2.巧用“微課”解決學習難點,化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本案例中筆者利用角色扮演翻轉了課堂,讓學生在角色情緒中找出了疑點,用“微課”的形式清晰地講解了“職位申請表”的理解和填寫(見圖3),學生學起來不僅速度快,而且很輕松。
3.利用“微課”制造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熱情。“情”是指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產生一種互相感染的效應。“境”是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認知背景。學生需要一個溫馨和諧、平等安全的心理環境,需要一個互有利于思考、觀察、實踐的自主探究環境。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學習Would you like to order?這個單元時,教師組織學生自己當演員拍攝了一個在餐廳點餐的視頻,并且打上了對白字幕。參加拍攝的學生會關注自己的表現,沒有參加拍攝的學生也對自己同學的參與充滿興趣,“情”由此產生。學生的課堂任務是能口頭完成餐廳點餐的日常對話,而微課視頻恰好提供了范例,“境”由此產生。
綜上所述,中職英語學習在新時期呈現出新情況,這對教師提出了新挑戰。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是與之俱進的產物,符合信息時代的學習習慣,必然受到學生的喜愛。教師應不斷思考并在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有趣性之間尋找平衡點,力求既保持教學內容翔實嚴謹又做到呈現形式活潑生動,從而實現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寶榮.提升中學生英語語法知識運用能力的實踐策略[J].中小學外語研究,2014,(5):1-5.
[2] 盧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4,(4):33-36.
[3]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4] 焦建利,賈義敏.國際開放教育資源典型案例:一個研究計劃[J].現代教育技術,2011,21(1):9-13.
責任編輯 陳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