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現代化網絡教學課堂給教育界帶來了不少全新的發展方向。本文結合園林專業典型課程的特點,從課堂教學和實踐應用出發,針對互聯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優勢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互聯網教學;園林專業;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袁盛華,貴州省林業學校高級講師、風景園林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生態保護。(貴州 貴陽 550201)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29-0093-02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互聯網信息技術除了是一種教學手段,還隨著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普及,逐漸在教學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一、互聯網背景下網絡教學的優勢
傳統教學手段以“填鴨式”為主,對于具有較高專業實踐性和創新性的園林課程來說,這種教學手段已不能滿足課程教學需要,以先學后教為特征的翻轉課堂模式已成為多數教師的選擇。互聯網突破傳統的空間限制,讓學生可以隨時與教師交流,師生互動不再只是形式,而且教師不再只是單向地灌輸知識,除了提供專業資源的鏈接,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通過互聯網可以隨時進行教學擴展,甚至與各行各業的名家能手進行即時互動,而學生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解解開心中的各種疑惑并打開思路,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逐步獲得他們想要的知識。這種教學過程可以不斷重復,加深學生的記憶。
在園林專業課程中,“園林規劃設計”不僅能為培養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還能提升規劃設計人員的設計能力。園林規劃設計的學習需要有較強的創造力,理論課程教學中要注意多與實際案例相結合,單純依靠書本上所寫的知識,學生會難以理解,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又阻礙了實地觀摩,利用互聯網的大量相關信息直觀地了解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如在講解園林造景手法中的框景時,為了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觀摩多個國內外經典園林佳作,通過對這些園林作品的賞析來加強理解。
“園林工程概預算”與園林專業實際應用聯系非常密切,是園林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特點是實用性強、系統性強、涉及知識范圍廣,需要學生掌握關于建筑材料、建筑構造、施工組織、園林工程各項費用的計算及預算文件的編制方法等多方面知識。學生學習時容易產生枯燥乏味感,不利于消化理解這些知識。如果教師能夠通過教學網絡資源平臺,獲得高質量的資源,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具體施工組織設計時,利用圖片、視頻甚至聯系相關技術人員,將施工作業的實際情況給學生講解展示,效果會更好。此外,在課堂教學中,將園林工程概預算軟件的應用和教學有機結合,設置好聯系實際的有關題目,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既能使學生學到更多知識,也能為他們在以后工作實踐操作中打下基礎,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網絡教學的不足與相應的優化措施
1.多媒體教學在園林專業教學課程中的不足。目前互聯網教學資源零亂分散,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平臺。主要表現為:一是網絡課件沒有評審規范,質量參差不齊;二是能夠通用的資源素材沒有集中共享,造成很多重復勞動。誠然,高質量的網絡課件與視頻資源是現代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教師僅將書本上的文字大段照搬到幻燈片上,或者是配上一些比較簡單的圖片視頻資料,課件簡單無序,而網絡資源多不能平均分配到每個學生手中,嚴重影響了網絡教學優勢的發揮。對學生而言,短時間內難以消化大量的課堂信息,而事先沒有經過提煉的網絡資料又使得學生無從著手,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只能匆忙地邊看邊記筆記;課下復習時,對照書本內容又無法理解。再者,教師過分依賴手頭教學資源,師生在網絡課堂上的互動也過于死板。在傳統教學觀念影響下,部分教師會采用傳統的想法介入學生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理解程度的差異性。學生也一直專注于記錄筆記,對于教師的講解甚至提出的問題沒有任何反應,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部分學生不能熟練使用網絡搜索引擎,對學習資源和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與綜合應用能力還存在不足,影響了學習的效果。還有部分學生受傳統的應試教育影響,其自我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也較差,對于自身不能理解的問題無法解決,又缺乏及時講解、分析,這樣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網絡課堂相對于傳統課堂比較自由,教學管理相對也比較松散,自律性不強的學生在這種教學情況下無法自主學習。而一直拘泥于傳統課堂教學思想、不能有效掌握和利用網絡資源的學生,同樣達不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2.優化措施。首先,教師一定要注重積累網絡教學素材,整合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建立學校教學資源平臺,通過互聯網與同專業教師進行教學溝通,共享專業資源。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網絡知識與能力,充分考慮到師生之間教與學的邏輯性,在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進行教學優化的同時,以簡潔明了的教學來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消化和吸收,同時加快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努力解決學校網絡教育硬件瓶頸。互聯網資源富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學生在上課之前需要做好預習工作,提前了解課程的基本內容,這樣才能對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有一個評估。
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終身學習的必備條件,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的各環節,遠程開放教育模式能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首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圍繞電腦轉,學生瞪著眼睛看”的局面必須打破,教師應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授課內容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知識疑難進行引導和化解,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其次,使教學與科研相融合,提高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利用網絡適當地向學生介紹一些科研動態,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興趣點,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此外,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式教學方式也值得一試。
教師要不斷提高互聯網教學的管理能力。許多高校對互聯網教學實施過程的控制應逐步采用集遠程教學監控、聽課評議、示范課轉播、設備遙控、廣播通話、系統維護等先進功能的多媒體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如此就能更有效地拓展教學功能,改進教學督導手段,提高多媒體教學管理水平和效率。
綜上所述,互聯網教學手段極大地促進了教學觀念與組織形式的變革,明顯提高了教學效果,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局限,為園林專業教學提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學平臺。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教學也暴露出不少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擴大互聯網教學的優勢,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朱印酒,段雙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人體及動物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藏科技,2008,(5):36-37.
[2] 李微,陳輝.案例教學法在園林專業教學中的應用[A].第三屆全國風景園林教育學術年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134.
[3] 梁艷,張志,劉敏,等.高校“園林設計初步”課程教學與實踐改革[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9):44-68.
責任編輯 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