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華 石寒冰 鄧李玲 牟海軍 姜云飛
[摘要] 目的 應用微信結合CBL教學法,使學生了解到自身的薄弱環節并在以后的臨床見習中加強練習,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問診、體格檢查等各項能力的目的,將來能更好的勝任臨床工作。方法 該次研究共選取1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8名。實驗組學生采用微信結合CBL教學法進行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常規床旁見習教學講解。每組學生每次課程結束時進行筆試,時間約15 min,對所學知識進行評估并采集相關數據。同時,實驗組學生填寫問卷調查(關于新教學方法的接受度、認可度、效果評價等)。兩組各采集32例時實驗終止。全部實驗結束時對2組學生的筆試成績逐題進行統計學分析并得出相應結論。比較研究微信結合C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優缺點;研究在臨床見習中應用微信結合CBL教學法,能否達到良好的培訓目的。結果 采取微信結合CBL教學法的實驗組學生臨床分析能力、病例分析能力、臨床技能以及患者的反饋評價均優于采取傳統教學的對照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微信平臺結合CBL教學法引入呼吸內科臨床教學,師生通過微信交流,從而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微信技術的CBL教學方法在呼吸內科實習生教學中的應用,與傳統的實習教學方法對比,更能夠突破實習中的時空限制,顯著提高了學生臨床的思維能力,能夠產生積極的教學反饋和師生互動,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呼吸內科臨床實習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關鍵詞] CBL教學法;微信平臺;臨床教學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4(a)-0147-02
臨床見習是學生從課堂邁向臨床、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第一步。因此,臨床見習的實際效果,將反映出他們的臨床實踐能力,影響他們對臨床醫學的興趣,甚至關系到醫學人才的培養質量。傳統的臨床見習教學方法是按照規定的見習課表時間、見習內容帶領學生進科見習,但呼吸內科疾病種類多,季節性明顯,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著規定見習時間科室住院患者中無典型病例,這類不可操控的問題為臨床見習帶來很大困難。同時,同一時間進科見習學生人數較多,時間有限,學生參與度、實踐度不高。該研究選取16名學生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來解決當前呼吸內科臨床見習中實際存在的問題。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共選取16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8名。兩組學生入科考評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學生采用微信結合CBL教學法進行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常規床旁見習教學講解。每組學生每次課程結束時進行筆試,時間約15 min,對所學知識進行評估并采集相關數據。同時,實驗組學生填寫問卷調查(關于新教學方法的接受度、認可度、效果評價等)。兩組各采集32例時實驗終止。全部實驗結束時對2組學生的筆試成績逐題進行統計學分析并得出相應結論。比較研究微信結合C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優缺點;研究在臨床見習中應用微信結合CBL教學法,能否達到良好的培訓目的。
具體方法:①預先通過微信的模式給同學下發臨床案例資料,隨后讓同學對患者擬進行問診,搜集相應臨床資料后繼續進行CBL教學。②筆試的題目由專人設計,包括主觀題和客觀題。主觀題目主要是需要進行分析解決的題目如病例題,推理分析題目等;客觀題主要是數據、定義等需記憶的題目。③實際技能操作成績則通過安排學生進行臨床實踐操作進行評估,主要觀察學生的臨床反應能力和病例分析能力。④患者滿意程度答卷則采取調查溫問卷的形式進行意見收集,由患者進行填寫,大體上劃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統計總體上的滿意度(滿意度=(非常滿意+不滿意)/參與調查的總患者數)。
1.3 考核方法及標準
①于入科和出科兩個時間點安排學生進行理論知識閉卷考試,考試題目包括主觀題和客觀題,題目由專人設計,學生答卷時間根據題目總數量以及難易度進行調整,主要用于對學生理論知識把握程度、臨床思維進行評估,采取百分制計分,組間對比則為平均分對比。
②分別應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和教師意見進行收集,問卷主要內容則圍繞對教學方法的認可度、接受度、教學效率進行收集,對于學生的意見收集還額外包括是否有利于自主學習、是否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是否有利于討論研究等幾個方面,問卷意見評估采取十分制計分,統計各組及教師意見意向。
③患者滿意度調查則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展開,主要內容項目包括治療滿意度、醫療過程中的服務滿意度、住院期間的舒適度等幾個方面,每一個項目分為3個等級,統計不同等級的意見意向,采取百分數表示。
1.4 統計方法
將收集到的數據使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綜述
采取微信結合CBL教學法的實驗組學生臨床分析能力、病例分析能力、臨床技能以及患者的反饋評價均優于采取傳統教學的對照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實驗組學生成績分別為,9.3分、9.2分、9.4分,綜合9.3分;對照組學生成績分別為,8.2分、8.7分、7.9分,綜合8.4分(P=0.001)。
2.2 兩組學生出入科成績比較
兩組學生入科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科時理論成績考試,實驗組學生平均成績較對照組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患者滿意度調查結果
實驗組患者滿意度情況較對照組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師生意見調查結果
調查問卷顯示,教師和學生都傾向于選擇基于微信平臺的CBL教學模式,均認為該教學模式有利于師生間互動,就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而言,基于微信平臺的CBL教學模式較傳統教學模式有無比的優越性。
3 討論
CBL( Case-Based Learning) 是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方法,在國外被認為是較好的一種方法,具有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特點。CBL教學中每一個環節均涉及龐大信息量,不受現有見習課教學課時和內容的限制,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優勢。
微信,是2011年國內網絡巨頭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專為智能手機免費提供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序( Instant Messenger,簡稱IM),目前已成為應用最廣泛的大眾網絡信息傳遞平臺,在輔助教學中優點已得到初步證實,但目前尚無CBL結合于微信的教育方式應用于呼吸內科見習效果的報道。因此該研究將探討微信平臺與CBL 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呼吸內科臨床見習帶教中應用效果,旨在解決臨床見習中的相關問題。
近年該科嘗試利用智能手機微信的功能多樣性,引入呼吸內科臨床教學中,發現師生通過微信交流,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微信技術的CBL教學方法在呼吸內科實習生教學中的應用,與傳統的實習教學方法對比,更能夠突破實習中的時空限制,顯著提高了學生臨床的思維能力,能夠產生積極的教學反饋和師生互動,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呼吸內科臨床實習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在該組研究中,通過對16名學生的分組教學,發現采取微信結合CBL教學法的實驗組學生臨床分析能力、病例分析能力、臨床技能以及患者的反饋評價均優于采取傳統教學的對照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以認為基于微信平臺的CBL教學法在呼吸科臨床實踐教學中具有顯著的優越性,與傳統的實習教學方法對比,更能夠突破實習中的時空限制,顯著提高了學生臨床的思維能力,能夠產生積極的教學反饋和師生互動,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呼吸內科臨床實習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參考文獻]
[1] 趙博.基于微信平臺的CBL教學法在呼吸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15(21):25-27.
[2] 王永勇,陳銘伍.微信平臺聯合PBL及CBL教學方法在心胸外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 3(34):6882-6883.
[3] 邱湘寧,吳光勇.微信平臺聯合CBL教學模式在五年制醫學生皮膚性病學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8):26-27.
[4] 李洋,吳江,劉婷.PCCM教學中基于微信的CBL教學模式的探討及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1-2.
[5] 王寶軍,劉振宇,高化.基于PACS的CBL教學法在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與思考[J].醫學教育管理,2016,2(4):622-625.
[6] 王延海,解麗梅.PBL結合CBL教學法在超聲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5):8-10.
[7] 單成祥,裘年存,宋鑫.微信輔助CBL及TBL教學法在普外科急診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3):79-80.
(收稿日期: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