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 戴建業 李晶晶 張青槐 薛麗飛 范小婷 林基勇
[摘要] 目的 通過觀察翻轉課堂在《壯醫藥學概論》選修課中的應用效果,探索最佳教學模式。方法 選擇該校2016級中醫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整群抽樣研究方法,各抽取2個班級,其中1個班級予以翻轉課堂,為觀察組(共計47名學生),另外1個班級予以傳統教學模式,為對照組(共計40名學生)。采用自制“教學情況調查量表”對教學情況進行考核。結果 觀察組選用教材滿意率97.75%、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上的滿意率均為97.87%,與對照組比較均升高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壯醫藥學概論》選修課中的應用翻轉課堂,可較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
[關鍵詞] 中醫專業;翻轉課堂;壯醫藥學概論;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1(a)-0095-02
隨國家十三五規劃強調高等教育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合理定位,豐富課程內容,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辦出特色。創新型中醫人才的培養是弘揚中醫事業的重中之重[1]。廣西自治區獨有的壯醫藥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傳統性,其古樸的理論、豐富多彩且療效確切的診療技法和眾多單方驗方秘方至今仍是壯鄉人民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2]。因此,進行學校中醫學對選修課程改革的研究已刻不容緩,對豐富廣西特色化中醫藥類高等教育內容,突出地方特色院校辦學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當前,在中醫學專業學生在選修壯醫藥類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原有灌輸式的授課方式,教學方法單一已經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致,更加難以讓學生學以致用,因此,探索新的教法在壯醫藥類選修課教學中刻不容緩。該文選取2016級87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探討。
1 翻轉課堂在《壯醫藥學概論》選修課中的運用策略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校2016級選修《壯醫藥學概論》的同學進行研究,采取隨機整群抽樣研究方法,各抽取中醫學專業兩個班級,將其中1個班級予以翻轉課堂,為觀察組(共計47名學生),另外1個班級予以傳統教學模式,為對照組(共計40名學生)。
觀察組男生22名,女生25名;平均年齡(19.21±0.56)歲。對照組男生15名,女生25名;平均年齡(19.25±0.61)歲。兩組研究對象,具有較好可比性。
1.2 教學方法
在授課前,任課教師根據教學設計進行PPT設計,以《壯醫藥概論》中的某個難點或者重點為主題,如壯醫診斷技法,加強圖片設計,給學生以主觀感受,以PPT形式呈現,界面以干凈整潔、色彩簡潔、文字精煉、結構合理為特色,盡可能重點突出、層次分明[3-4]。
任課教師在上課前,將PPT課件以及學科網址一并發至學生,采用學生自學,在微課中完成布置作業,根據引導提出問題的方法,上課中由學生進行隨機分組,推舉出組長、記錄員,圍繞課前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并由記錄員進行匯總,形成小組意見進行匯報,任課教師可根據學生課前作業完成情況,結合課堂匯報情況,發現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并結合《壯醫藥學概論》中所講述的診斷與治療方法,引導學生結合實踐、臨床思考,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課后,學生可以根據課前、課內學習情況自主調節學習進度,并完成課后作業、測試,在線與教師交流。
1.3 統計方法
該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自制“教學情況調查量表”主要用于考察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方面,依次評定為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3類,進而計算滿意率。
觀察組選用教材滿意率97.75%、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上的滿意率均為97.87%,與對照組比較均升高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翻轉課堂在《壯醫藥學概論》選修課中的效果分析
隨著醫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選修課在高等醫學院校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通過在中醫學選修課程壯醫學中使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區別于傳統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自主、多元互動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手段,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進行知識傳遞、內化作用,達到變被灌輸知識為主動學習知識的教學效果,更有利于知識的掌握、理解及靈活運用[5]。因此,進行中醫學選修課程壯醫藥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及探索,對完善具有區域特色化中醫學課程體系具有重要的價值,對進一步開發與構建多元化選修課程教學體系提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與思路。
壯醫藥類課程在實際教學中,普遍授課教師仍采用教條式及灌輸式的授課方式,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激情,在教學模式上忽略了對學生潛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必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不利于壯醫藥類課程培養質量的提高以及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學生的興趣對于學習好一門課程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壯醫藥類的課程學習中,傳統模式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換代速度加快,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學習的靈活性和自主性,為傳統課堂忽視學生差異與教學缺乏針對性的問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6-7]。在選修課程壯醫學上使用翻轉課堂的新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對選修課程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變被動為主動掌握知識,改善課堂教學效果。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選用教材滿意率97.75%、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上的滿意率均為97.87%,與對照組比較均升高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原因可能由于翻轉課堂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在既往教學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多是屬于被動接受,在該模式中則是屬于積極的參與,甚至是組織者,可對于知識進行主動構建。
[參考文獻]
[1] 劉超,蒲麗娟,肖建英.教學改革背景下提高醫學院校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的思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35):2-4.
[2] 童漸,張亮,都文霞,等.醫學院校醫學類非醫學類專業公共選修課現狀與需求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15(13):2059-2062.
[3] 繆靜敏,汪瓊.高校翻轉課堂:現狀、成效與挑戰—基于實踐一線教師的調查[J].開放教育研究,2015(5):74-82.
[4] 張陶勇.高校“翻轉課堂”教學的審視與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7(2):208-210.
[5] 劉培.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教育現代化,2016,18(2):168-170.
[6]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21(4):46-51.
[7]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收稿日期: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