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華
[摘要] 舉辦口腔專業技能競賽旨在檢閱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基礎和提供一個鍛煉的平臺,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加強職業技能的目的。通過口腔技能競賽引導、激勵學生立志崗位成才,促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更好地推動了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化了實踐教學改革。該文分享具體的做法和效果。
[關鍵詞] 技能競賽;教學改革;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 R7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a)-0129-02
為了激發口腔專業學生“學知識、練技術、比技能”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業務素質,強化專業技能,該校連續五年舉辦口腔專業技能競賽,檢閱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基礎和提供一個鍛煉的平臺,同時也激勵學生在競賽中不斷提升自我,全面發展,為其今后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達到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加強職業技能的目的。口腔技能大賽引導、激勵學生立志崗位成才[1],展示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同時也加強了學校與醫院、企業更深層次的合作,促進了校企交流,更好地推動了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化了實踐教學改革。
1 賽前準備
①2012—2017年每年秋季召開進入專業學習的大二口腔專業學生技能競賽的動員大會,做好各項技能訓練的準備工作,為來年的春季技能競賽做準備。②每周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周牙體預備、二類洞制備、全口排牙、牙體雕刻等實踐操作項目的專項技能培訓。③夜晚以及周末課余時間開放實訓室供學生訓練。
2 競賽標準
2.1 評分標準制定原則
①窩洞制備:交叉感染防控原則;醫患體位的調節;器械的合理使用;符合窩洞制備原則。②牙體預備:交叉感染防控原則;醫患體位的調節;器械的合理使用;金屬烤瓷全冠牙體預備的機械力學原則,美學原則。③牙體雕刻:最大限度地體現雕刻作品的形態功能美觀。④全口排牙:恢復口腔功能、美觀、發音。
2.2 評分方法
2.2.1 牙體制備評分(包括牙體預備、二類洞制備) 比賽過程評分占作品總分的50%,操作結果評占作品總分的50%,滿分值為100分。
①過程評分:根據參賽選手在操作過程中的規范性、合理性以及完成質量等,評分裁判依據評分標準按步給分并加權匯總的評分方法,占作品總分的50%。②操作結果評分:占作品總分的50%,滿分值為100分。
2.2.2 雕牙和排牙評分 按比賽作品的終結性評分,非過程評分,滿分值為100分。
①計算機掃描評分,計算機掃描評分占作品總分的70%;②專家評價作品的細膩、活力、美觀等,專家組平均分,占30%。
2.2.3 排牙評分 按比賽作品的終結性評分,全口排牙項目均為評委專家評分,滿分值為100分。
3 口腔技能競賽對實踐教學的促進作用
每年度的技能競賽從籌備到競賽結束歷時一個學年,在學生中掀起學技能、比技能的高潮,學校制定了“明確目標、充滿信心;注重細節,講究方法;克服困難,奮勇爭先”的方針,口腔技能競賽豐富了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技能競賽給了同學們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極大的提高了大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實際動手操作潛力,同時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參與教研活動和實驗室建設的發展[2]。在社會上樹立了我校重技能、抓教改、促質量辦學方針的良好形象,推動了校企合作向前發展。技能競賽對實踐教學的促進作用具體體現在下述5個方面。
3.1 科學進行課程改革,規范教學標準
課程改革強調的是課程的綜合性,也就是課程設置既要注重根據教學的經驗組織教學內容,也要注重學科內在的邏輯。課程結構的改革還強調課程的均衡性和選擇性,以體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并為每個學生具有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3]。口腔專業對操作要求非常高,該校口腔專業的課程改革根據口腔專業的特點進行變革。
該校每年均舉辦口腔技能大賽,賽事內容包括.窩洞制備、牙體預備、牙體雕刻以及全口排牙等技能操作,為了完成技能競賽的訓練任務,指導老師在大二學生進入專業學習開始時就根據窩洞制備、牙體預備、牙體雕刻以及全口排牙的比賽方案和規則,為學生制定了分階段制定行之有效的訓練計劃。隨后,指導老師根據學生每一階段的訓練狀況進行總結分析,不斷地指出學生技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學生改進,提高學生技能操作水平。技能競賽的推進過程有助于進一步規范教學標準、科學的進行課程改革,改變以往教學過程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通過技能競賽改變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片面性,能夠積極主動地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促使學生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使教學標準與口腔臨床診療標準貼合。
3.2 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技能競賽有助于口腔專業所有教育教學方略的制訂、方式方法的使用,都建立在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之上,強調了教學模式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學校的教育教學及一切課外活動,都能夠有利于學生終身發展之上,有利于學生在學校獲得今后走向社會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學會辦事的能力獨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證畢業生能夠在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
3.3 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教學質量
技能競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技能競賽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4],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豐富自我的知識系統,讓學生學會在錯誤和失敗中成長,在每一次的練習過程中,經歷各種各樣的錯誤后,學會從錯誤中學習,在失敗中成長,經歷的每一次錯誤和失敗都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競賽中學會隨機應變,當遇到競賽突發狀況,如何在巨大的壓力狀況下處理好突發狀況,需要沉著冷靜的思考和隨機應變的潛力。競賽增強學生的技能、教師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鍥而不舍、堅忍不拔、團結合作的工匠精神,同步提升了師生的職業素養[5]。
一次次的比賽,給學生自我一個定位,激勵學生超越自我,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現自我提升。在競爭激烈的比賽中,在相互切磋的過程中,學習到對手的優點,發現自身的不足,從中獲得新的知識和經驗。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這對學生走向崗位也有很大的幫助,提升專業的教學質量。
3.4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推進校院合作
該校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之路,形成了以校企結合為主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模式。通過與有一定規模、技術較先進、管理嚴格、經營規范的醫院、企業聯系,按照雙方受益的原則,發揮學校和醫院、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雙方合作共贏建設實習實訓基地,該校提供場地、設備、服務和管理,還提供技術和師資,由合作企業按照市場規則進行企業化運作,使合作企業擴大產能、增加利潤。與合作企業共建學習生產型實訓基地,雙方共享資源,共同開展產品生產和人才培養,同步實現生產真實義齒產品的生產過程育人。學校與醫院、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醫院、企業派出專家指導教學、擔當技能競賽評委,通過教學和競賽了解學生,也為學生搭建了實踐和就業平臺。
3.5 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提升教學水平
“雙師型”結構的教學團隊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要素,口腔專業“雙師型”教師是指具有口腔專業知識考取口腔類執業醫師證或者口腔修復工考評員證的高校教師,口腔專業“雙師型”結構的教學團隊建設是教學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醫衛類高職院校許多老師學歷高,研究生畢業畢業直接到學校擔任教學工作,理論水平較高但是缺乏實踐性,而獲取證書的教師就不一定代表持有者的實踐經驗和能力。理想的高職教育“雙師型”高職教育教師,要求在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上應呈現整合的知行合“一”。口腔專業教師對口腔專業發展新動態要有所掌握,并能將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
該校口腔專業教師均有在醫院或義齒生產企業一線兩年以上實踐工作經歷,學校口腔專業教師每年須在臨床醫院或義齒加工企業工作學習2個月以上,使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學校開展的技能競賽項目采用的是臨床上的診療操作項目,采用的是國家衛生計生委醫學考試中心的標準,通過舉辦技能競賽教師在教學中不斷領會雕牙、排牙、備牙以及備洞等技能操作精髓,推動教師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技能操作水平,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利于教師隊伍的建設。
近5年來該校口腔專業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理念,不斷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之路,不斷提升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2013年以來,該院口腔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到100%,據麥可思公司(MyCOS)調查統計顯示,該校2013屆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專業對口率和月收入均高于湖南和全國平均水平,反映了該院畢業生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曹佳麗.職業技能大賽促進職院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9(4):118-119.
[2] 王佳佳.技能大賽引領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2):17-18.
[3] 朱三妹.職業技能大賽引領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探析—以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技創業月刊,2014(6):127-128.
[4] 郝書池.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的長效機制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104,16(2):11-16.
[5] 金璐,任占營.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的長效機制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0):59-62
(收稿日期: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