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持續質量改進(CQI)用于胸外科管理中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從2017年3—9月該院診治的86例胸外科住院患者為實施前組,2017年10月—2018年4月該院收治的90例胸外科住院患者為實施后組,對比分析兩組護理人員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經過定期時長的護理后得出,實施后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8%,實施前組為8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后組護理人員對胸外科相關的知識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實施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采用CQI的護理路徑對胸外科疾病患者展開護理,有助于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足程度,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持續質量改進;胸外科護理;護理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1(a)-007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 on the manage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urgery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7 to September 2017 were enrolled in the pre-operative group. From October 2017 to April 2018, 90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urgery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ere implemented,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aff 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care was implemented. Results After regular period of car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post-implementation group was 97.8%, and the pre-implementation group was 82.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nursing staff related knowledge of thoracic surgery master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pre-implement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QI nursing pathway to provid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thoracic surgery can help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skills of nursing staff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Thoracic surgery nursing; Nursing effect; Evaluation
當前我國的胸外科臨床疾病比較常見,而隨著胸外科治療技術的不斷提高,胸外科的護理方法也在日趨復雜,現階段的護理質量已經很難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1]。而持續質量改進(CQI)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理論,主要是針對治療緩解過程的持續改進作用,旨在提高患者的服務質量,滿足患者的需求。該文主要研究的持續質量改進護理路徑能夠有效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提高護理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7年3—9月該院診治的86例胸外科住院患者為實施前組研究對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齡區間為38~77歲,平均年齡為(56.1±12.5)歲;2017年10月—2018年4月該院收治的90例胸外科住院患者為實施后組,其中男性59例,女性31例,年齡區間為41~74歲,平均年齡為(53.2±13.5)歲。所有患者除了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持續質量改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護理過程,根據PDCA循環法的方法開始實施CAI。
1.2.1 確認問題 醫院根據實際情況,成立CQI實施小組,任命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組織護士培訓,主要包括CQI的實施原則和方法等,其次開展定期的護理檢查,針對護理科室的缺陷,及時解決問題,例如護理人員理論水平低、專業技能不扎實、工作積極性不高、對患者的突發情況難以及時處理等。
1.2.2 制訂計劃 針對上述發現的護理問題,CQI小組需結合胸外科的實際情況,由責任醫師提出護理意見之后,由護士長帶頭制定一套完整的實施計劃,其次針對計劃開展討論,探討其可行性,然后組織業務培訓,將每一個計劃傳達給每一位護理人員。
1.2.3 實施 每一位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提前制定好的CQI計劃進行實施,與此同時每日早晨需定期開晨會,指導交接班的具體工作事項,如果有發現問題需及時進行討論后加以改進。
1.2.4 評價 由護士長組織專員進行檢查,定期或是不定期了解上述所制定的所有實施計劃的落實情況。同時,總結整個過程的護理工作,并確認下一步計劃,這樣反復進行,提高護理質量。在實施6個月的CQI計劃后開展問卷調查,了解護理人員的知識掌握程度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2]。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CQI護理實施前后護理人員掌握相關知識的情況
經過6個月的措施實施后,實施后組的護理人員對胸外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出血、導管護理以及健康宣傳教育的掌握情況均要明顯優于實施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CQO護理實施前后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情況。
實施后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8%,實施前組為8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持續質量改進的護理原則為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在實施質量管理的過程中開展全程服務并不斷跟進評估與改進的活動,主要分為過程、持續性以及預防性的改進[3]。持續性的改進主要體現在對服務過程和服務質量的現狀,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尋求改進的辦法,并確立新的改進措施加強實施。臨床上的胸外科患者的病情往往較為嚴重,在治療過程中一旦出現細微的病情變化均會對后期的治療造成影響。
護士對于胸外科的專業技能,例如如何預防患者肺部并發癥的呼吸道管理等,需提高重視程度,因此對胸外科患者實施持續質量改進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義[4]。該研究按照PDCA循環法的步驟實施CQI的護理管理,結果顯示實施后組的護理人員掌握相關胸外科的知識情況要優于實施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實施CQI的護理路徑有助于提高胸外科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可以大大提高整個護理質量。同時還發現實施后組的患者護理滿意度(97.8%)要優于實施后組(8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按照實施計劃加強對護理環節的質量控制,加大宣傳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胸外科護理質量管理中開展CQI的護理路徑,有助于提升相關護理人員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不僅有利于改善整體的護理質量,減少醫患事故的發生率,還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利于幫助患者早日康復,此類護理方法值得推廣和應用[5]。
[參考文獻]
[1] 周永紅.持續質量改進應用于胸外科護理質量管理的效果研究[J].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0):2607-2608.
[2] 楊梅.持續質量改進在結核性胸外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8):37-39.
[3] 沈怡,陳建敏,趙曉丹.持續質量改進在胸外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16):120-121.
[4] 王羽,李海靜,李琦.持續質量改進在胸外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4):34-35.
[5] 沈思雯.質量改進聯合早期預警評分對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及護理服務質量的影響[J].藥衛生:文摘版,2016(5):168.
(收稿日期:2018-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