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楠 張勇
【摘要】健美操核心力量訓練并不是專項訓練,而是一種基礎素質訓練。本文重點討論了核心力量訓練對于健美操教學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健美操;核心力量;訓練
作為一名出色的健美操運動員不僅需要經過長期的、科學的訓練,還要具有非常好的先天條件,要有勻稱的身體形態,兼備柔韌和力量,這樣才能夠展現出健美操的精神內涵、優美、情懷等藝術形式。簡單的肢體語言和行為藝術已經不能把健美操更好地表現出來,健美操的表現形式已經得到了升華,成為了一種世界文化。基于此,對于健美操來說,健美操運動員的后天訓練是至關重要的。
一、核心力量訓練對健美操素質的影響
可以說,專項體能訓練的基石是常規體能訓練,這塊基石是支撐專項訓練的,為了達到更好的專項性訓練的效果,需要針對常規體能訓練提出新要求,進行改進。“一力、二技術”是體育訓練屆的一句名言,說的就是如果沒有力量而空有技術,就好比是無根之木,任何技術都是建立在力量基礎之上的,此外,力量訓練要講究的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根據自身的身體特點,不要一蹴而就。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和體能的儲備,都是源于多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精神和訓練計劃的科學性、認真的訓練態度,只有常年累月的充分性訓練,不斷的量化積累,才能最終達到質的飛躍。
二、核心力量訓練對健美操力量素質的影響
健美操力量訓練的有機構成是核心力量訓練,核心訓練是一種基礎素質訓練而不是專項訓練,也是一種高效訓練的手段。研究表明,經過三個月的對比實驗,健美操學生無論是專項素質還是身體素質都提升顯著,通過對肌肉群的監測發現,運用核心力量訓練方法使得專項力量明顯提升,腹背肌肉群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力量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心力量,但是核心力量訓練并不能代替傳統力量訓練,傳統力量訓練是力量素質訓練的核心,經過長期訓練的經驗總結的。經研究表明,經過核心力量訓練過的學生要優于沒有接受核心力量訓練的學生,尤其在身體的平衡性和穩定性方面,可以看出,學生在健美操運動中的核心力量的訓練對身體控制能力上具有積極的作用。健美操學生經過核心力量專項訓練后,在力量上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核心力量訓練雖然是基礎力量素質訓練的一種方法,但核心力量訓練對于專項力量的提升是十分明顯的。核心力量訓練對于小肌肉群肢體的平衡性和穩定性貢獻更高,原來的核心區域肌肉訓練,忽視了小肌肉群的訓練,只關注大肌肉群的訓練,小肌肉群對于預防運動損傷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核心力量訓練對健美操平衡素質的影響
通過激活和對肌群的穩定性進行控制,來調動深層肌肉的興奮性是人體平衡訓練過程,不僅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對于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穩定性也是有很大幫助。為了加強人體的平衡素質,必須要加強椎體的能力訓練,特別是要鍛煉人體的核心部位的肌群能力,人體的核心部位的肌群對維持身體平衡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平衡素質在健美操的表演過程中,對整個技術動作完成起著重要的作用。所有的技術動作在整個健美操表演中沒有靜止的,完成各種技巧和技術動作是在不斷的運動中,所以,為了更好地完成技術、技巧,確保健美操技術動作優美性和完整性的呈現,就對運動員的平衡力和耐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研究表明:健美操學生通過核心力量訓練,在平衡能力方面都能有明顯的提高,由此可見,用核心力量訓練的方式訓練對健美操學生的平衡能力發展有促進作用。核心力量訓練的訓練方法從教學效果來看,較比傳統的訓練方法、訓練手段具有很大的優勢。
四、核心力量訓練對健美操柔韌素質的影響
基礎素質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柔韌素質,基礎素質訓練主要反映人的身體各部分組織的延展性和韌性。影響健美操練習者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柔韌素質的好壞。柔韌素質較好的健美操運動員在健美操的練習過程中,能很好地把控身體姿態以達到增加技術動作的難度的目的,反而言之,身體柔韌度不佳就會影響技術動作難度的完成,也很難控制身體姿態。動態柔韌和靜態柔韌是柔韌性的兩大分類。動態柔韌和靜態柔韌在健美操表演過程中是必須兼備的,動態柔韌和靜態柔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動態在健美操運動過程中占有主要的部分,靜態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健美操的技術和技巧性與其他的體育運動項目相比較,是較強的,內容也較為繁瑣,健美操需要將大幅度的身體的關節運動展現出來,從而淋漓盡致地將健美操的藝術美展現出來。為了達到提高運動成績的目的,健美操練習者不僅要有速度素質、協調素質、力量素質,還要有良好的柔韌素質,更好地完成技術動作,使得技術動作質量得到提高。隨著不斷增強的健美操競技性,在健美操運動中高難度動作不斷地涌現出來。這就要求健美操練習者的柔韌素質和力量素質不斷提高,以便使得健美操的技術特點“健、力、美”能更加突出。
參考文獻
[1]王益平.論高職院校業余健美操運動員力量訓練[J].成功(教育),2009(10).
[2]鄭華玲.大學健美操運動員力量訓練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03).
[3]張洪振,陳文新,呂海東.我國高水平健美操運動員力量素質訓練方法的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