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要】多年來,我一直從事高中美術繪畫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高中生美術基礎淺,底子薄,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受挫,學習效果一般,由此個別學生產生厭學現象。為解決這種問題,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育理念;課程設置
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改善育人環境,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
一、更新教育理念,堅持以生為本
“生本”教育是當代知名教育家、華南師范大學教授郭思樂創立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其特點就是突出學生,突出教得少、學得多,突出合作,突出探究。我在教育教學中立足生本教學理念,根據高中學校的教學特點、教學內容、美術課程設置和新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改變過去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術訓練的模式,強調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性,強調自主學習,強調以學生的“學”為本,強調學生的探索精神。比如,在教學中國畫《荷花》中,我先組織學生到荷花池塘觀察荷花的形態、結構、生長規律等,形成感性認識;再結合欣賞古今畫家的荷花作品,介紹中國畫的構圖、墨色變化、筆法等知識,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然后進行分組討論,個別發言,闡述觀點,探索表現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揮想象,用中國畫的繪畫語言表現荷花,創作自己理想中的作品。整個課堂氛圍比較活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得輕松、快樂,并能獲得良好的高品質的學習效果和情感上的滿足體驗。
二、優化課程設置,形成模塊教學
我校美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基本上還是傳統的學科課程體系,學科課程的優點是使相同或相近學科領域的基礎知識連貫起來,有利于人類文化的傳遞,所授知識和技能完整、系統和嚴密,便于老師教學和發揮老師的主導作用。但是它所帶來的局限性是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及學生全面發展的價值,有可能壓抑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高中美術生這些局限性的影響尤為明顯。為此,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所授教學內容、學生素質能力,結合學生升學就業要求的基礎上,對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一是增加活動課程。我從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出發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活動課程,比如廣告制作、木雕藝術、陶藝、中國畫等,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訓練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個性養成。二是實施模塊式教學。模塊式教學是適應目前高中教育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以素質培養為核心,注重實踐動手能力,重視知識和技能的靈活運用。比如,在任教工藝美術基礎課時,我根據原有的工藝美術基礎教程結合本校實際編寫了校本教材,將整個的教學課程劃分為四大模塊,即工藝美術鑒賞模塊、設計基礎模塊、設計理論模塊、實訓模塊。采用模塊式教學,學生目的明確,主動性增強,知識水平和動手能力明顯提高,教師也避免講授知識的重復性,對學生的成績考核也變得更加易于操作。其中,在教學實訓模塊時,我把整個模塊分成若干個小單元,每個小單元都是一件工藝品的制作全過程。例如,我縣文化底蘊深厚,根據地域文化,我在實訓模塊中編寫了楹聯制作一個小單元,通過講授、實操,學生能完全學會楹聯的制作,包括選材、打磨、刻字、刷漆、上光等流程。又如,設計基礎模塊首先是繪畫基礎訓練,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選擇了教材上易掌握、易表現、易拓寬的結構素描,由淺入深,學生自信力明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更濃,學生求知欲高漲。
三、靈活采用教法,重視因材施教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學方法是教學實踐、教學實驗中創造出來的?!皞鹘y”的不說,僅“現代”教學方法就有數十種之多。我在教法選擇上,立足實現“服務于每個學生”,通過個別交流和師生對話,發掘每位學生的喜好、特長和自主學習的要求,并進行教學上的指導和藝術上的引導。實行因材施教,做到“四不同”,即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特征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興趣,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技能水平,達到學習目標。
四、立足就業崗位,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俄國教育家烏申斯也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只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凡有成績者無不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著濃厚的興趣,興趣推動著他們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取得成功。針對學生而言,絕大部分學生選擇就讀高中學校,其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堂課、每一次活動或者每一個單元都把它建立成一個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的小目標。學生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可以達到成功感,持之以恒的努力,一個一個小目標的實現,就是實現大目標的開始。例如,我編制了設計校標模塊。以學校的校標為題,讓學生為我們學校設計一個校標。要求學生設計多幅圖案,融匯不同的藝術語言。學生非常涌躍收集大量的素材,并進行構思、構圖、描繪,充分去表現自己的創作形式和創作技巧。學生在創造中得到喜悅,收獲成就,升發學習激情,提高了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彭慧.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1(03).
[2]周楊靜,劉志峰.設計類課程多媒體教學質量保障機制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06).
[3]馬晨.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及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