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舞蹈是體育與美育結合于一身的產物,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并影響著廣大高等教育學生的素質教育。本文旨在闡述體育舞蹈的概念和藝術性,明確體育舞蹈在提升學生素質中的可行性,提出體育舞蹈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若干要點。
【關鍵詞】體育舞蹈;高職學生;綜合素質
體育舞蹈不僅有著豐富的觀賞性,更極具藝術感染力,實現運動和藝術的高度結合,讓人們在運動的同時,更能夠體會藝術的樂趣。高職院校開設體育舞蹈課程,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審美能力等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培養學生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體育舞蹈的概念和藝術性
體育舞蹈是在音樂節奏范圍內,運用身體技巧和藝術表現所呈現的一種體育運動項目,體育舞蹈的特點在于競技性,但其自身則是舞蹈,正由于該特點,使得體育舞蹈的藝術性和競技性并存,永葆生機。根據技術結構和風格的不同,體育舞蹈可以分為拉丁舞和標準舞兩種,按照比賽項目要求,拉丁舞又分為牛仔舞、斗牛舞、倫巴舞、恰恰舞以及桑巴舞,標準舞則分為快步舞、狐步舞、探戈舞以及華爾茲舞。
某種意義上來說,體育舞蹈有別于傳統體育最大的區別便在于其藝術性,它是一項將藝術與技術融合的運動項目,近年來伴隨著體育舞蹈的蓬勃發展,體育舞蹈中的舞臺劇、舞蹈秀均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
二、體育舞蹈在學生素質提升中的可行性
(一)身心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運動生物學表明,某運動的心率達到120-140次/分時,則人體代謝狀態最佳,能夠得到充沛的血液供應,研究表明,牛仔舞平均心率為172次/分,恰恰舞平均心率為145次/分,華爾茲舞平均心率為142次/分,上述舞蹈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效果明顯。
(二)創新精神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高職學生的性格有著明顯的差異,是在矛盾和環境中逐步發展起來的,隨著對體育舞蹈的熱愛,為其提供一個善于思考、協作的舞臺,通過不同舞種的不同步法與特點,讓學生不斷深入學習,掌握更準確的音樂節拍和舞步規格,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個性,并在此過程中不斷創新突破。
三、體育舞蹈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輔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首先,體育舞蹈教學是學生追求美的形體的一種方式,不必需要任何類似“化妝品”的加蓋,讓學生美得更出眾、更根本,只有具備美的氣質、美的形體和美的心靈,才能夠凈化學生的內心,讓學生自發地追求更健康的形體美和思想境界,提高精神素質,潛移默化地改變高職學生的審美能力。
其次,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其動作美、儀態美和表演裝束,如燈光、化妝以及服飾等因素,均為提高高職學生的審美能力賦予了有利條件。僅僅就欣賞者來說,舞曲與舞步的迥異風格,或輕快活潑,或瀟灑奔放,或行云流水,或抒情感懷,具有強烈的視覺與聽覺沖擊,給予人美的享受,就舞者來說,行舞時的任何動作,均是自身情緒的舒展與表現,通過文化意蘊美使其得到情感的升華,最終獲得較高的審美體驗。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通過對體育舞蹈的形體訓練,能夠對學生的體型體態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并向著勻稱、和諧、豐滿的方向轉變,滿足健美標準,當然,體育舞蹈還能夠協調身體的各個部位,消除體內多余的脂肪,讓身體更加健康。除卻體型體態外,體育舞蹈訓練還能夠改善學生的心血管系統,鍛煉心臟能力,從而在美好的曲境中,陶冶學生情操,消除疲勞,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情。
(三)有助于塑造學生的氣質風度
體育舞蹈屬于社交禮儀活動,并非盲目地追求舞蹈技巧,要求舞者在著裝等方面整潔大方,并通過“邀舞”“謝舞”等動作,展現出對舞者或觀眾的尊重。高職院校作為青年人的密集聚集地,通過構建舞蹈交誼平臺,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處世禮儀與社交技巧,以便更好地融入社會。
近年來,各工作崗位在招聘時普遍反映出關注人才的行為舉止,尤其是氣質風度,優雅的舉止將在職場中贏得更多的機會,而置身于體育舞蹈中的舞者,往往可通過風格各異的舞蹈凸顯自己的個性,并塑造高雅的個人形象。
(四)有助于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
樂觀向上的心態是自信的重要標志,通過體育舞蹈的訓練、學習,有助于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起到一定的休息作用。同時,學生伴隨著舞蹈進行旋轉、跳躍、抬手、投足,不斷刺激著人體的感受器,并經過大腦引起美感意識,為學生帶來生理和精神的愉悅,使其長期保持在高漲、積極的情感狀態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自身心理素質,充分釋放自己的情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舞蹈不僅局限于體育教育,更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通過體育舞蹈訓練與學習,能夠陶冶高職學生的情操,提高社交禮儀與審美能力,塑造良好的形體與氣質,從根本上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實現體育、美育于一體的綜合教育,具有明顯的參與性、感受性與直觀性,滿足當前學生的心理特征,是綜合素質教育值得關注的有利形式。
參考文獻
[1]司徒炳坤.體育舞蹈對心理健康影響作用的調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7,20(02):12~16.
[2]黃立軍,凌月紅,韋世海.體育舞蹈的演繹及在高校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36(04):135~137.
作者簡介:舒娜(1989.05—),女,土家族,湖南懷化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