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師重點思考的教學內容,也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通過核心素養的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與人交流的水平都會有長足的發展,從而將知識活學活用、學以致用,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語文教學;核心素養;有效措施
語文是中學教學基礎學科,語文教學目的是通過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而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這是當前如何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大問題。中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識記等學習能力都處于極佳期,然而傳統的語文教學特別是現有的課堂模式沒有辦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力,教學效果是費力大、收效小,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如何進行語文課堂改革加以配合?下面對此發表一下粗淺認識。轟轟烈烈新課改的推行,對語文教學質量無疑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課改、考改步入深水區,“核心素養”的概念已經出現。語文教學中的核心素養主要分為以下四類:文化修養、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審美能力。怎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老師應在進行語文教學中,不斷激勵學生進行大量的知識積累,再通過訓練提升文化品質,由此帶動學生建立自己的審美判斷力,以此過程培養學生多種學科素養。本文通過對語文課堂可進行的改革分析入手,以期探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手段與途徑。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學以致用
在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語文以背誦和記憶的內容為主,但是,對于理解和應用也是十分關注的。去年,《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選手積累了大量的詩詞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明白在什么地方能夠運用什么樣的詩詞,取得什么樣的效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理論和實踐是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兩個重要方面,教師要著力將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只有將知識運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更好地與他人交流,達到培養上述六種素養的目的。所以,學與用同樣重要,教師要理論與實踐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最終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二、設法幫助學生進行課堂閱讀
教師必須切實改變“滿堂灌”模式,給學生足夠的閱讀實踐,積累足夠的文化品質。但現實是,學生面對浩瀚書籍,不會選擇,以致低級趣味、消磨時光之類書籍充斥手中。我們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幫助學生選擇優質的課內讀物,對教材的篇目認真遴選,導讀內容要精心設計,以期給學生良好的閱讀體驗;二是幫助學生選好課外閱讀材料,給出良性指導建議,讓他們接觸到的都是質量過關的好讀物;三是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畫出哪些書需要進行精讀,哪些只需要進行泛讀。學生只有通過足夠量的閱讀,才能從中建立起自己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閱讀趣味、批判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多種素養。
三、用課堂互動行為強化語言能力的培育
語文教學本身是針對語言的藝術教學過程,課堂上,如果老師只注意照本宣科的內容傳授,不注意引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體味、學會感知,語文各種素養很難得到培建。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提高學生的語言本真能力,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加強師生互動,通過師生互動幫助學生切身感知、深入感知語言藝術,提升學習興趣,培養語文特殊感知力。通過師生互動,還可以幫助學生真正進入學習角色,更好地學習語言,實踐語言。課堂上,老師還可組織生生互動,加深感受,強化理解,創建能力。這需要,老師預先設好研讀、研討、思維、辨析的情境,把學生拉進特定語文學習、交流、碰撞生活之中,最好是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增強論辯底氣,促進觀點支撐力,重要的是,通過集體行為,共同面對,共同思辨,共同提升。例如,在進行《巴黎圣母院》的教學引導時,“敲鐘人的形象如何確定?”問題的拋給,就讓學生在合作與辯駁中得到了鍛煉,語文素養得到了展現。
四、通過美文賞讀提升學生寫作素養
中國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積累了大量的優秀作品,楚辭、唐詩、宋詞和元曲等沉淀為珍貴的文學財富。老師通過引導學生有計劃學習,讓學生在學習傳統優秀文學中體悟這些作品的寫作技巧,并借為所用,以此提高學生寫作素養。比如,在指導學習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深入賞析文章的寫作技法,然后要求學生模仿寫作,仿語言,仿結構,仿句式,仿手法,仿情調,仿志趣,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體會、運用已學的手法,并總結成自己寫作經驗的一部分。通過長期鍛煉,學生的寫作素養就會逐步具備。
五、發揮現代教學手段的優勢
隨著網絡化、信息化的普及,在教學中,信息化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廣為課堂所應用,教學的形式日漸出新。開放的網絡平臺實現了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資源共享,語文教學完全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引入海量新穎、直觀、生動的信息,從而將課堂枯燥變為生動,抽象變為形象,概括變為具體,甚至可以進行遠程教學,打破教學時空局限,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延伸語文課堂的空間。網絡資源的大量使用,豐富了學生視野,提振了學生興趣,激發了學生探求欲,對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必是特別重要的手段。當前,新一輪教改、課改、考改正處發軔,研究中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當然,這場改革還得從現有的課堂教學改革做起,瞄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相信應該取得明顯效果,這需要我們教育者在今后教育教學中,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繼續探索,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趙瑩瑩.從“語文素養”看“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特征[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6(11):173~176.
[2]王超群,韋冬余.初中寫作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理論的分析[J].教育探索,2016(03):60~62.
[3]龍浩宇.初中語文教學中增強核心素養的嘗試[J].智能城市,2016(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