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要生產經營,就會簽訂各類合同,就要繳納印花稅。對印花稅進行納稅籌劃,可以合法避稅,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本文主要通過三個印花稅案例來探討印花稅的納稅籌劃。
【關鍵詞】印花稅;納稅籌劃;探討
一、巧簽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印花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同一憑證,因載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經濟事項而適用不同稅目稅率,如分別記載金額的,應分別計算應納稅額,相加后按合計稅額貼花;如未分別記載金額的,按稅率高的計稅貼花。
因此當遇到上述情形時,應巧簽合同,使得不同稅率項目適用各自稅率,避免一律適用高稅率。舉例如下:
例1:合肥市某服裝廠2018年5月接受本市某星級酒店的委托,負責加工一批工作服,總價值為20萬元,其中加工所需原材料為14萬元,輔助材料為1萬元,加工費為5萬元。
因為購銷合同的印花稅稅率為0.3‰,加工承攬合同的印花稅稅率為0.5‰,合同的簽訂方式不同,其適用的稅率也不同。具體有以下三種情形:
(1)按總價值簽訂加工承攬合同,不分別注明材料費和加工費,服裝廠或星級酒店應繳納印花稅稅額為:
應納稅額=20×0.5‰=0.1(萬元)
(2)按總價值簽訂加工承攬合同,但合同中分別記載材料費和加工費的,服裝廠或星級酒店應繳納印花稅稅額為:
應納稅額=15×0.3‰+5×0.5‰=0.07(萬元)
(3)由委托方星級酒店提供原料和輔料,只就加工費部分簽訂合同,則服裝廠或星級酒店應繳納印花稅稅額為:應納稅額=5×0.5‰=0.025(萬元)分析:
第1種合同簽訂方式下因為材料由受托方服裝廠提供,且合同中沒有分別注明材料費和加工費,依照稅法規定需對材料費和加工費按加工承攬合同適用的稅率計繳印花稅,稅率為0.5‰,稅負最重;第2種合同簽訂方式下因為材料由受托方服裝廠提供,但合同中分別注明了材料費和加工費,依照稅法規定相當于受托方服裝廠將材料賣給委托方,因此材料費按購銷合同計繳印花稅,稅率為0.3‰,加工費按加工承攬合同計繳印花稅,比第1種的稅負輕;第3種合同簽訂方式下就是傳統的委托加工合同,依照稅法規定僅對加工費按加工承攬合同計稅,稅負最輕。可見合同的簽訂方式不同會對企業的印花稅稅負造成影響。
二、巧用模糊金額
在現實中,各種經濟合同的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有時會遇到計稅金額無法最終確定的情況發生。此時,納稅人應納的印花稅稅額也就相應地無法確定。
為保證國家稅款及時足額入庫,稅法采取了一些變通的方法。稅法規定,有些合同在簽訂時無法確定計稅金額,如技術轉讓合同中的轉讓收入,是按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收取或按其實現利潤多少進行分成的;財產租賃合同,只是規定了月(天)租金標準而無租賃期限的。對這類合同,可在簽訂時先按定額5元貼花,以后結算時再按照實際金額計稅,補貼印花。模糊金額籌劃法由此產生,該法是指當事人在簽訂數額較大的合同時,有意使合同上所載金額,在能夠明確的條件下,不最終確定,以達到少繳納印花稅稅款目的的一種行為。
例2:合肥市某設備租賃公司2018年5月欲和某生產企業簽訂一租賃合同,由于租賃設備較多,而且設備本身比較貴,因而租金每年200萬元。這是如果在簽訂合同時明確規定租金200萬元,則兩企業均應繳納印花稅,其計算如下:
各自應納稅額=2000000×1‰=2000元
這時,如果企業在簽訂合同時僅規定每天的租金,而不具體確定總的租賃期限,則根據上述規定,兩企業只需各自先繳納5元的印花稅,余下部分等到結算時才繳納,從而達到相對節稅的目的。
三、巧減合同簽訂環節
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施工單位將自己承包的建設項目分包給其他施工單位所簽訂的合同,應按照新的分包合同上所記載的金額再次計算繳納印花稅。該規定充分體現了印花稅的行為稅特征。
例3:合肥市某城建公司A與某商城簽訂一建筑合同,總計金額為5000萬元,該城建公司因業務需要又分別與建筑公司B和C簽訂分包合同,其合同記載金額均為2000萬元,B和C 又分別將1000萬元分包給D和E。則各方印花稅應納稅額分別為:
(1)A與商城簽合同時,雙方各應納稅:5000×0.3‰=1.5(萬元)
(2)A與B、C簽合同時,各方應納稅額:A應納稅額=(2000+2000)×0.3‰=1.2(萬元),B、C各應納稅額=2000×0.3‰=0.6(萬元)
(3)B、C與D、E簽合同時,各方應納稅額為:1000×0.3‰=0.3(萬元)
(4)五家建筑公司共計應納印花稅為:1.5+1.2+0.6×2+0.3×4=5.1(萬元)
分析:如果這幾方進行合理籌劃,減少分包環節,采取商城分別與A、B、C、D、E五家建筑公司簽訂1000萬元承包合同的策略,則這五家公司共計應納印花稅為:1000×0.3‰×5×2=3(萬元),從而可以節省2.1萬元稅款。
可見,這種籌劃策略的核心就是盡量減少簽訂承包合同的環節,從而達到節稅目的。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EB/OL].1988-09-29:http://www.gov.cn/banshi/2005-08/19/content_24836.htm.
[2]柳光強.企業納稅籌劃[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劉陽(1975.10—),男,漢族,安徽合肥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財稅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