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新課程,明確指出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工作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生命的正確理解,并樹立有關人類與自然的正確世界觀。為了能夠完成該目標,則需要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推行生命教育,以此來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之情?;诖耍疚闹饕驮诔踔猩锝虒W中如何將生命教育滲透在其中進行能探討和分析,以期能夠幫助學生在生物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
【關鍵詞】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有效滲透
關于生命教育,其不僅作為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屬于社會和家庭的共同責任。主要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生命和學會熱愛生命。因此,在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將生命教育滲透其中,以此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推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使得生命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生物教育領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教育工作中,生命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實施的重要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有關生命孕育和發展的具體過程,促使學生能夠對其有正確的理解。進而使得學生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生命觀。
生物課程,主要是探究生命及其發展規律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根據學生身邊常見的動植物與人為的基本素材,來引導學生學會探索自然。而對初中學生在生物教學中實施生命教育的滲透,具有較多的優勢。比如在植物生長中,學生在教師的教學下,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生命孕育的全過程,結合人的由來與人類的遺傳和發育中,能夠使得學生充分地認識生命的艱辛。因而能夠學會正視生命和尊重生命。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能夠使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師生之間的溝通在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生物教學中,進行生命教育滲透,不僅有效地增加學生對這門課程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加大了師生之間在學習上的交流和溝通。這對學生在課程學習上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此外,生物教材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緊密聯系,并且還具有較為豐富的內容體系。在此基礎上滲透生命教學,能夠將一些比較遙遠的生物現象帶入到具體的生活中。這樣做,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生物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對生命特征的認知,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關注自然界的發展變化。進而提升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學生對所學生物知識的探索力度。
二、將生命教育融入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能力,正確認識生命,學會珍惜生命,作為高初中生物教師,首先,就要能夠在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并根據實際情況將其融入在生物教學中。通過這種教學形式,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自身在生物教學上的質量,同時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對于如何將生命教育融入在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則可以按照下述方式進行。
(一)擴充課本內容,發現生命之美
作為初中生物教師,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地挖掘出課本中素材與生命教育的結合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生命教育滲透在生物教學中。比如,在講解“種子的萌芽”和“植株的生長”內容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將該課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在講解“生物鏈”時,教師則要告訴學生在生物間是存在較為緊密的依存關系,如果生物鏈中的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勢必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和表達美,進而清楚地感受到生命是美好的。
(二)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設計,以此體現出生命教育的主題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其在結構上較為清晰、內容新穎以及體現形式比較豐富。因而適合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對此,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前,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加工。以此能夠為學生在課程學習建立以“生命教育”為主題的課堂。例如,在“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這節內容中,主要是關于植物所具有的類型、生長以及作用等。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節知識,教師就可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巧妙設計,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在這其中,要能夠充分地突出“生命教育”這個主題。然后,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生物圈有哪些綠色植物”的相關內容時,其可提前為學生準備好其較為熟悉的文學作品。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等。在這些文學作品里,要求學生在這其中能夠找出所涉及到的相關植物。其次,讓學生深入學習這些植物所具有的種類和形態。通過對這種教學內容的設計,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極大地促進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
(三)合理布置課后作業,滲透生命教育
在當前初中課程體系中,生物這門學科,不是重要的課程,同時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多數教師和學校對該課程都不夠重視。而學生家長認為這門課程與中考沒有關系,因而也不夠重視。但是在實際中,生命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生命教育滲透在生活中。對此,教師在這方面可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生命教育。簡單來說,就是給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后作業。以此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領悟生命的意義。在作業布置上,教師可給學生安排實踐報告。讓學生自己選擇實踐方向,并確定報告主題。當學生完成實踐報告后,將其交給教師。需要教師對其進行較為全面的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選擇優秀的實踐報告進行展示。這樣做,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在其中受到啟發,同時還極大地調動學生對實踐試驗的興趣。
(四)舉辦講座,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眾所周知,初中生思維較為活躍,且興趣廣泛,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求知欲。作為初中生物教師,要想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其可通過講座的開展或借助名人作品的方式,在多個角度上對學生講解關于生命的涵義。例如,在給學生舉辦關于“人的繁殖”這節內容講座時,教師可給學生講述人的生命誕生以及父母養育孩子的辛苦。這樣做,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學會懂得善待父母,感謝父母賦予自己的生命。知識講座作為課堂知識的延伸,不僅能夠進一步開拓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知識面,同時還使得其更加全面地掌握和了解課本外的生物知識。再如,講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這節內容時,教師可根據當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對學生進行講述。如環境污染、水資源缺乏和土地荒漠化等。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因而學會保護環境,珍惜所擁有的資源。另外,教師還要讓學生觀看相關的科教講座節目,讓學生學習到這些科學家在對生物研究過程中具有的精神,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自身上樹立好人生理想,并不斷努力。
三、結語
綜合上述,作為初中生物教師,其要想能夠更好地在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提高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首先,就要能夠認識到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的重要性,并注重自身的教學方式,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來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障其教學質量。對于如何將生命教育融入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策略,教師則可以按照上述方式進行,如擴充課本內容,發現生命之美、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設計,以此體現出生命教育的主題、合理布置課后作業,滲透生命教育以及舉辦講座,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之情等方式。通過這些方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的可貴和生命的美好,還促使其學會珍惜生命。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根據其教學內容來選擇創新性的教學方式,進而來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姜玉.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02).
[2]侍亮.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考試周刊,2016(A1).
[3]匡道云.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中外交流,2017(14).
[4]周靜.初中生物教學與生命教育的有效結合[J].考試與評價,2017(06).
[5]張志青.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遞進式生命教育方法探析[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15(11).
作者簡介:符海穗,女,??谑谐俏髦袑W,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