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校的工作重心之一,學校黨委及各部門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學科滲透;隱性課程;鄉土資源
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各級黨委、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黨組織都必須緊緊抓在手上。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的重要工作任務,學校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去進行,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能取代思想政治工作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兩個工作方向,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并且不能相互取代。思想政治理論課受到一定的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其教育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現在的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文理分科”或者“3+3”模式,對于理科生和沒有選擇政治課作為高考科目的學生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他們產生的教育影響更是有限。
因此,光依賴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不夠的,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有絲毫松懈。近年來頻發的校園欺凌案、校園性侵案、校園欺詐案以及各種校園安全事故等,都與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有關。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市八一學校時指出,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要旗幟鮮明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學校要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更加全面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各學科都要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進行學科滲透。除了政治課,其他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引導,這也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各科老師應在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上尋找出發點,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參與意識。教師要善于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是思政課老師和學校黨組織的工作,也是學校每一個教職工的工作和任務,它貫徹于所有的教育教學活動當中。
學校黨委要及時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給各科老師,教師要敢于打破學科壁壘,突破思維定勢,將學科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交叉融合,有效地進行課程資源的整合。學科滲透要求教師要有創新精神,資源整合能力,對教師的基本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科滲透可以更全面地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擴展學生學習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隱性課程和鄉土資源的合理運用
除了課堂教學以外,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要充分利用隱性教育資源,加強思想政治隱性課程的建設。學校是學生最重要的受教育場所之一,它的校園文化、教學設備、學習氛圍等都可以潛移默化的起到教育作用。隱性教育具有教育內容和目的隱蔽性、教育過程愉悅性、教育形式開放性以及學生接受教育自主性的特征,這種教育方式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學校的校風校訓、宣傳標語、榜樣墻等都是重要的隱性教育資源,學校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教育和宣傳,引導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給學生創造積極向上的內驅力。
同時,學校也要根據自身地理環境的優勢,合理運用鄉土文化和紅色文化,這樣有利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開展,也要求教師要有教育資源開發意識和開發能力。鄉土文化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很多知識是在書本里和課堂上學不到的,學校要敢于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步入社會,切身感受優秀的文化和革命精神,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革命精神與實現人生價值結合起來,將德育與智育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校既要抓好課程建設,又要加強意識形態教育工作,及時將黨中央的思想和精神傳達給老師和學生。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學校每一個教育教學環節和管理工作當中,學校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擔任著重要的培養任務,中學階段是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教師和學校的教育引導尤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長期任務,一刻也不能松懈,學校要培養社會主義新時代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全面推進,使思想的進步和發展與國家的進步和發展相統一。
參考文獻
[1]溫永強,江泉.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多學科滲透策略[J].教學研究,2017,40(01):120~124.
[2]許麗.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隱性教育問題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5.
[3]陳麗如.淺談隱性教育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世紀橋,2015(12).
[4]康喜明.運用鄉土文化資源提高政治教育實效[J].甘肅教育,2014(09).
作者簡介:丁露(1997.01—),女,仡佬族,貴州納雍人,碩士研究生,青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