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薩日娜
【摘要】隨著近年來教育的改革發展,職業院校成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在高職教學過程中重視創新發展,強化創新創業教育,全面促進高職教育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本文闡述了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教學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提出幾點建議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
隨著我國經濟產業及結構的轉型升級,社會對高素質實用型人才需求量加大,高職院校需要轉變傳統思想,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向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轉變,與此同時也為新時期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高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教學過程中,重視理論基礎學習,強化人才的實用性及實踐能力,積極加強職業院校培育人才的能力,推動我國高職教育能力不斷升級。
一、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教育行業發展迅速,高職院校逐漸從傳統理論教學中轉變出來,合理運用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實現了教學與社會接軌,推動高職教育能力及水平的不斷提升,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教育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經濟迅速升級,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及整體技術提升,并出現眾多新領域和新產業,這需要高技能人才融入到產業發展中,高職院校作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輸出的重要陣地,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能夠促進教學理念和模式的根本轉變,有助于高職院校從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中解放出來,注重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同時通過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創新能力以及創業意識,提升學生勇于創新和敢于承擔風險的創業精神,為國家打造一批具有獨立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可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措施建議
(一)提升教學理念,重視創新意識培養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及產業結構升級,國內企業及經濟領域重視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相關高技術、高素質人才缺口逐漸加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理念也應隨之轉變。高職教育不僅僅要與傳統產業相結合,還應該重視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注重文化傳承、服務社會思想的引領,發揮青年創新才干,適應社會發展,勇于做出改變,教育出一批有技術、有思想的高職人才。為此,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要從根本上更新教學理念,形成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核心理念。高職教學一直以培育技能型人才為主,重視創新創業教學理念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突出責任意識,將國家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要和學生專業特點相結合,發揮高素質高職人才培養能力,推動我國經濟及產業進一步發展。
(二)科學安排課程,靈活教學內容
高職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課程中也對實踐課程有所涉獵,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重視理論、輕視實踐的問題。科學地安排課程,在掌握基本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重視實踐教學,靈活安排課程內容,吸引學生參與到課程學習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轉化為創業的基本能力,在專業技能的基礎上結合市場及社會的需求,發揮學生對新生事物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科學地將創業中的重要因素相結合,提升對各環節的細化管理,為學生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理論及實踐基礎,實現創新創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重視創業基本功訓練,不能以空泛的理論教學為主,要與社會創業環境發展相結合,重視實踐案例的深入研究。同時,學校應提供良好的經驗交流學習機會,安排組織創新創業交流會,讓學生能夠了解市場動態,與社會產業及專業先進技術相結合,扎實學習內容,滿足創新創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多重需求。
(三)重視師資隊伍及平臺建設,提升教學體系構建
重視校內實踐平臺的建設,加大資金和硬件設施建設投入,重視對學科之間的實踐資源共享,為學生建立科學的教學模擬實驗室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通過多次的創業模擬,在基礎知識運用和創業思想上讓學生體驗創業的整個流程,認識創業風險。同時,為創業團隊營造良好的發展平臺,教師應鼓勵學生組建創業團隊,并給予充分的創業指導,立足于科學的教學課程之上,高職學院積極開展創新創業的專題講座、科學競賽等交流研討,拓展創新教學平臺,重視校企合作平臺的渠道建設,為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科學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另外,加強師資隊伍的培養,重視創新創業發展,重視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人才隊伍引入,并注重本校教師隊伍的培訓和提升,用先進的創新創業教學理念、豐富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內容,推動實踐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創新創業型實踐人才的輸送。
三、結語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現代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創新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加大人才創新意識的培養力度,科學安排課程,豐富教學內容,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實踐教學平臺,加大資金及硬件的投入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推動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科學構建,為社會提供高素質創新型人才,促進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明霞.“產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以廣東碧桂園職業院校為例[J].福建教育院校學報,2018,19(01):4~7.
[2]高萍萍,陳義輝,唐雪.高職學校深化產教融合轉型的基本舉措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02):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