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朋,張艷芬



[摘 要] 對高職院校的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項目化建設與改革進行了分析,分別對建設與改革的內涵、實施、成效作了說明。同時結合課程自身特點與實訓考核裝置確定了六個知識模塊,再通過課堂示范項目和技能訓練項目的講解與實操,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實踐證明,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的方法值得在高等職業教育中推廣。
[關 鍵 詞] 電力電子技術;項目化建設;知識模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166-02
電力電子技術課程作為高職院校電氣電子類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課,具有理論性強、實踐要求高、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特點。傳統的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很難滿足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同時應用與內容銜接不緊,理論繁深與技能訓練的缺失,這些原因導致該課程出現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狀況。
本課程以“突出應用、服務專業,適應社會”為指導思想,從“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出發,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緊扣行業企業對電氣電子類人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改革教學模式。學院購進亞龍YL-209B型電力電子技術與自動控制系統實訓考核裝置,以實訓考核裝置提供的實訓項目為基礎,進而實現項目整合并以此為任務驅動,試行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講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興趣。
一、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內涵
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即課程內容以項目教學法展開,該方法是指將傳統的學科體系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教學項目,圍繞項目組織和展開教學,使學生直接參與項目全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項目化教學最大的特點是根據工作的相關性組織教學,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制訂教學項目時根據職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素質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注重理論實踐相結合,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實施
(一)教學目標確定
根據營口職業技術學院電氣電子工程系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電力電子技術項目化課程建設與改革小組以培養學生能力為出發點,使學生掌握整流、逆變、斬波、變頻、調壓等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實現。結合課程自身特點與亞龍YL-209B型電力電子技術與自動控制系統實訓考核裝置,確定了調光燈電路實訓、直流電動機調速實訓、電風扇無級調速實訓、三相調壓電路實訓、變頻電路實訓、穩壓電源實訓六個模塊,知識模塊示意圖如圖1所示。
調光燈電路模塊:掌握晶閘管的結構、工作原理、導通關斷條件;熟悉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的工作原理,熟悉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與單相半控橋式整流電路在電阻負載和電阻—電感負載時的工作情況。
直流電動機調速模塊:分析晶閘管半控橋式整流電路電機負載時的電壓、電流波形;熟悉典型小功率晶閘管直流調速系統的工作原理,掌握直流調速系統的整定與調試。掌握器件的驅動和保護電路。
電風扇無級調速模塊:熟悉雙向晶閘管構成的交流調壓電路的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單相交流調壓電路的波形和參數計算。
三相調壓電路模塊:熟悉三相交流調壓電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三相交流調壓電路的連線、整定與調試,研究三相交流調壓電路電阻負載時,在不同導通角下電壓的有效值與波形。
變頻電路模塊:掌握由全控型器件構成的單相交—直—交變頻電路的組成,掌握對單相交—直—交變頻電路在電阻負載及電阻、電感負載時的電壓與電流波形的分析。
穩壓電源模塊:熟悉由場效應管電路構成的開關型穩壓電源的工作原理,掌握PWM控制的特點與PWM集成電路的整定與調節,學會對開關型穩壓電源的波形分析。
(二)教學項目選擇
六個知識模塊的每一個部分都包括課堂示范項目和技能訓練項目。每個訓練項目都體現出教學內容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每個訓練項目都與教材理論知識密切聯系,還能夠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有機結合在一起,能把即將學習的知識與學過的知識融合在一起。保證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舊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堂示范項目是教師通過簡單的器件和典型的電路直接引導學生進入工作“情境”,給學生一個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便于學生后續的學習。技能訓練項目則是通過正確、規范、有序的實操訓練,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獲得電路接線和操作技能的知識。
(三)教學項目實施
在開始學習具體知識模塊之前,將項目任務書分發給學生,明確各模塊的總體任務和分解目標。然后帶學生到實訓室或者以圖片、視頻的形式提供給學生相關模塊的內容,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隨后提供給學生知識模塊的學習指導、微課等資源,將學生分成三人一組,以組為單位學習和討論任務書,提出問題,教師給予提示或解答。知識模塊總體設計如表1所示。之后進入模塊教學,以學習模塊1為例:在實訓考核裝置YL008實驗電路板上進行,如圖2所示,模塊的教學設計如表2所示,首先給出分解目標,引導學生分組學習討論,提供給每組1份實驗計劃模板,讓學生根據模板要求完成調光燈電路的調試實驗計劃書,針對計劃書中設置的問題和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現場講解、實驗驗證給予梳理解答。學生完成實驗報告并完成調光燈電路的接線調試,最后對分組完成情況進行現場點評,對完成較好的小組和個人給予表揚。
三、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成效
經過近一年的實踐與研究,項目化課程建設與改革小組在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進行試點,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明顯的成效:(1)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顯著。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將實際工程項目轉化為實驗內容,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明確學習目的。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使學生明白了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的實際應用,提高了學習的針對性。(3)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尤其是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合作的能力。
四、結語
在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實施項目化建設與改革,需將知識和技能相應地轉換成模塊,教學活動中以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發展為主,完全符合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的價值取向,也遵循了行業發展方向和企業崗位需求。實踐證明,課程項目化建設與改革對培養高職技能型人才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黨智乾.基于“項目驅動”的電力電子技術課程實踐教學改革[J].電子測試,2013(22):194-195.
[2]黃信兵.“項目驅動教學法”在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改革中的應用與探索[J].大學教育,2013(11):87-88.
[3]王璐.基于項目式教學的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14,16(9):35-37.
[4]皮薇薇,宗海煥,吳娟娟.電力相關專業《電力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新思路[J].考試周刊,2016(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