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友才
[摘 要] 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在我國高職高專等院校中也逐漸提升了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谝陨弦蛩?,對如何在現階段高職高專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進行相關研討,旨在從根本上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環境,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 鍵 詞] 高職高專;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216-02
人文素養作為現階段素質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為從根本上提升高職高專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質量及效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由于高職高專相較于普通高校而言教學時間過短,因此在諸如中國旅游地理課程等基礎學科中就應以挖掘人文因素為切入點,積極響應國家及有關部門新課標改革的號召,為社會輸送一批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一、人文素養的相關概述
(一)人文素養的界定
從廣泛意義上講,人文素養主要涵蓋了文字、藝術、道德等多方面內容,體現出人類自身的精神面貌以及精神氣質,并已成為當代人追求的目標。換言之,人文素養就是指個人對生活的態度與處理多方間聯系的能力。而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即是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及人生觀,使其能夠以自身主觀意識去解決未來社會生活中的問題,以成為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二)人文素養的基本內容
1.人文知識
人文素養中的人文知識主要就是指人類所需掌握的,在學習或社會環境中生活的基本技能。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中,能夠取得一定成就的“大師”往往都掌握了豐富的人文知識,并利用文字、繪畫等方式流傳至今。因此從一定角度上來說,人文知識是提升個人人文素養的重要基石。
2.人文情懷
人文情懷有被稱之為人文精神,主要指個人對人文知識所產生的渴望及關懷之情,且涉及道德準則、人格及理想等具有主觀色彩的思想。通常情況下,人文情懷會依據不同人群而產生一定的差異性,故人文情懷是提升個人人文素養的基本立足點,也是判斷個人人文素養水平的重要依據。
3.人文舉止
人文舉止主要是個人將不同渠道所獲取的人文知識轉換為主觀的人文精神后所體現出的行為舉止,從而深化人文情懷,使其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故人文舉止就是人文素養的外化表現與最終目標。
二、高職高專學生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的現狀
就目前來看,隨著教育事業的高度普及,現階段高職高專學生素質明顯高于社會其他人群,但對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來說,一部分學生認為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融入或提升人文素養教學不具有重要的意義,且此部分學生自身環境保護及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也較為薄弱,大大提升了中國旅游地理課程轉向人文素養培養方面的教學難度。
不僅如此,還有一部分高職高專學生嚴重缺少人文素養意識,認為在學校中掌握本專業技能與基礎學科理論知識是全部任務,并將學習精力全部投入取得優異的成績上[1]。雖然這種想法在當今就業難的社會現狀中并無明顯的錯誤,但久而久之,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也會給其未來的社會工作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以及不便,特別是旅游專業的學生,忽視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中的人文因素會造成其對今后所在行業產生片面的認知,并逐漸數喪失對旅游工作的興趣。
三、高職高專學生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問題分析
導致現階段高職高學生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認知度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當前高職高專教學中,依然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學生也僅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各項課程的分數以及證書的考核上,無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能力。(2)未來規劃上存在誤區。高職高專學生群體中,往往在未來規劃上存在著誤區,甚至對未來沒有想法,過于享樂,嚴重滯緩了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的提升進程。
四、高職高專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提升的價值體現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科技水平已然實現穩定增長的當前背景下,各領域同行業之間的競爭也由生產效率轉向了人力資源上。舉例而言,旅游業的興起代表著國民精神文化層次上的需求也在日漸提升,因此為進一步鞏固與夯實旅游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相關部門也應從提升相關工作人員人文素養以及服務意識入手,以推進旅游事業自身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2]。因此在高職高專院校中提升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內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五、高職高專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提升的要點
(一)強化教學實質性
為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人文素養,現階段的相關教育工作者也應在原有基礎上強化教學的實質性內容,傳授學生當前旅游事業的發展趨勢以及旅游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使其能夠充分掌握以及利用關于地理資源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提升學生自身對旅游事業及其資源保護的意識,以構建起符合當前社會實情的人文素養相關道德規范。
(二)提升課程學習意識
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主要培養學生對人類以及地理資源兩者之間協調發展的意識,并讓學生通過此種意識的傳授更加明確旅游工作的價值體現。高職高專不僅是培養學生生存技能的重要場所,同樣也是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的關鍵階段,因此提升學生對中國旅游地理課程學習的意識,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對不同區域間景觀形成原因及現狀進行分析更有助于學生對是否從事旅游工作進行思考。
(三)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趨向于全球化發展,各國之間也將競爭的膠著點放在了人力資源的配置上[3]。因此對高職高專此種為社會短時間輸送專業人才的院校而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4]。在高職高專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相關教育工作者也應結合旅游專業的多方面因素,對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豐富,讓學生在掌握中國旅游地理各類資源分布等理論知識時,能夠挖掘到其中的深層內涵,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及研究意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能夠以飽滿的熱情與高度的職業認知步入今后的社會生活中。
六、高職高專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提升的具體措施
(一)挖掘中國旅游地理課程人文內容
結合當前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任務及目標,深入挖掘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的人文素養。隨著國家及教育部門對高職高專院校教學重要性認知度的逐漸提升,其人才培養的目標也逐漸轉向了能夠適應社會生產及建設、管理及服務等方面的工作需要。而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基于職業導向對中國旅游地理課程進行有效的改革及完善。例如,在對不同區域旅游地理資源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當地的民俗民風及人文思想,使學生能夠油然而生出一種民族自豪感與進取心。
(二)深化中國旅游地理課程實踐教學
由于高職高專學生學習能力及人文素養普遍處于有待提升的階段,因此為更好地發揮出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的積極作用,現階段教育工作者也注重在教學內容中融入實踐內容,加強學校與各企業的合作,使學生能夠在短時間的學習生涯中掌握到更多關于旅游事業的技能[5],使其能夠更加適應未來的生活,為促進旅游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發揮出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創新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模式
創新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對提升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人文素養具有深遠的意義。在傳統的教學理念及方式中,教師往往都占據著主導地位,利用單一的手段向學生傳授旅游地理知識,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對此門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造成了不良影響[6]。因此當前教育人員就需在原有基礎上創新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模式,應用大量諸如分層教學、設問教學、創設有效情境等方式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在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以及與他人協同合作的能力。
(四)提升中國旅游地理教師教學水平
為從根本上貫徹落實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提升人文素養高號召,高職高專院校管理人員還應從提升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師教學能力的問題入手,定期組織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師群體中的業績考核及外出學習等活動,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及交流,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給予正確的干預及引導。同樣教師人文素樣的高低對學生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中也應以提升相關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養為主。
總而言之,通過對高職高專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提升人文素養進行相關探討,我們不難發現,學生人文素養水平對發展當前旅游業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當前相關教育工作者就應將工作著力點放在對提升學生人文素養重要性的認知上,并在原有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深入貫徹落實人文素養教學新理念,切實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的人文素養,為其樹立起正確的三觀以及社會定位等方面做好萬全的準備。
參考文獻:
[1]詹艷.淺析高職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提升人文素養的探索與實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1):23-24.
[2]李文壘.旅游地理教學中人文素養的滲透與培育初探[J].才智,2017(10):191.
[3]甘飛云.新常態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培養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7(1):145-146.
[4]劉又堂.關于高職高專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3,18(2):201-203.
[5]賀紅茹.對高職高?!吨袊糜蔚乩怼方虒W的幾點思考[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24(5):110-111.
[6]孫樂.高職旅游專業課程中任務引領教學模式探究:以中國旅游地理為例[J].學園,2014(2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