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根據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重點專業建設的要求,切實做好畜牧獸醫專業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通過對動物侵襲病精品課程的建設,進一步體現了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性。可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
[關 鍵 詞] 畜牧獸醫;動物侵襲病;精品課程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014-01
動物侵襲病課程是我校畜牧獸醫專業的一門主干核心課程。將該課程建設成精品課程,可聚集優質的教育資源,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培養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該課程是我校對畜牧獸醫專業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中重組的新課程,含有原來課程體系中的豬病防治、禽病防治和牛羊病防治等課程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與實踐,使學生能夠了解及掌握常見動物侵襲病的病原特點、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方法和防控措施,具備動物疫病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畢業后從事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奠定基礎。同時也為執業獸醫師、動物疫病防治員、動物檢疫檢驗員和家畜飼養工等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提供有力支撐。
一、課程定位
我校畜牧獸醫專業是國家改革發展示范校重點建設專業,動物侵襲病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課程,是畜牧獸醫專業產學一體的重要核心課程。該課程的理論和技能是畜牧獸醫、動物防檢疫等行業崗位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是多崗位職業技能鑒定必考的內容,實用性強,所以本課程的學習是實現產學一體人才培養目標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二、課程設計
動物侵襲病課程的整體設計是根據中等職業學校高素質技能型產學一體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結合我校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遵循“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指導思想,以培養和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為中心,結合區域特點,緊密結合畜牧業生產實際,依據工作過程設計典型工作任務,構建產學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體現本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三、教學內容
動物侵襲病課程的教學內容包括八個模塊。模塊一:動物侵襲病概述;模塊二:畜禽共患傳染病;模塊三:豬常見傳染病;模塊四:禽常見傳染病;模塊五:牛羊常見傳染病;模塊六:畜禽常見寄生蟲病;模塊七:畜禽防疫程序;模塊八:技能訓練項目。
四、教學方法
本課程應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討論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情境式教學、驅動式教學、啟發式教學、開放式實驗教學和網上教學法等。
五、教學條件
(一)教學設施
既要有條件完備的實驗室滿足現場教學需要,還要有設施完善的多媒體教室滿足理論教學需要。還應有圖書館提供學生查閱的相關參考書。
(二)教材與參考書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是由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孫玉華、宋振清主編的《動物侵襲病》教材。其他教學參考書主要有《獸醫傳染病學》《豬病防治》《禽病防治》《牛羊病防治》《臨床獸醫學》《家畜寄生蟲學》和《家畜傳染病學》等。
六、教學團隊
參加動物侵襲病精品課程建設的教學團隊教師具有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經驗,本教學團隊中教授級高級講師2人、研究員級高級獸醫師2人、高級講師3人、講師1人、獸醫師1人、助理講師1人。團隊中充分體現出老中青教師相結合、校內與校外教師相結合、專職與兼職教師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特色,并具有扎實、全面的獸醫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豐富的動物疫病防治方面的實踐經驗。
七、實訓條件
(一)校內實訓設備與實訓環境
朝陽工程技術學校畜牧獸醫專業有4個專業實訓室,配備有各種實驗實習所需的設備,具備本課程所需的實訓條件,具有良好的實訓環境。
(二)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
根據本課程的實訓項目及對應的職業崗位要求,本專業與多家企業合作,建立了8個校外實訓基地,并聘請行業專家進行實習指導,為學生的實習提供了場地、技術和師資等保障。
總之,動物侵襲病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對本精品課程的建設,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使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得到了提升。在本精品課程的建設中,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發揮個人最大的優勢,成為畜牧獸醫行業中的高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黎仙.重視實訓基地建設,培養實用技術人才[J].科技信息,2011(3):213,229.
[2]夏清明,王家濱.職業教育中的案例教學及思考[M].吉林:職業技術教育雜志社,2000.
[3]陳海寧,孫芳.課程建設中的精品意識探析[J].中國大學教學,2004(6):16-18.
[4]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