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
[摘 要] 據相關調查表明,我國部分中等職業學校中,以德育教育為主而把體育教學轉變為“課堂理論課”的學習現象較為嚴重。部分中職院校教學目前存在著教學不合理、不科學的情況,應在破除傳統體育教育模式的基礎上來發展創新教學模式。
[關 鍵 詞] 中職體育;教學路徑;創新;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9-0051-01
隨著“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教育工作改革的開展工作逐漸深入,體育教育作為其重要一部分,體育教育改革非常必要,在體育課程改革過程中,應在體育理論教學的基礎之上,加強對體育課程的有效創新,不僅讓學生獲得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以習近平主席等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帶領下,體育這門課程更需要有新意和變革,給傳統的教育補充新鮮血液,取之長補之短,使傳統的教學弊端得到解決,倡導新時代的體育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又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新時代下中職院校就是要培育出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必要人才。
一、創新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發展,使我國在人才需求上也不斷增加。中等職業學校也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教學內容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對于中職院校學生,每個人身處的后天環境都不同,再加上先天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在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在制定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案時,不能一概而論,還應充分考慮學生存在的不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方面、技能方面有顯著提升。同時在制定教學內容以及方案過程中,還應充分考慮本校的專業特點,例如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由于經常要久坐,因此就要加強對頸椎的鍛煉;對于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出力,因此就可以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上肢力量的訓練。另外,中職體育的教學內容還應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加入現代科技,以滿足時代發展特點。
二、對中職體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
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路徑創新研究對象主要是體育教學的方式,對體育教學的方式進行創新型改革,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掌握更多的知識,學生應學會學習,應具有自己的主見,不要受他人影響,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學生不僅要學會學習,還應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做人,這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而且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師,應充分貫徹以“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習的技能。
例如,分組式教學宜將同一體能級別的學生分為一組,對此組內學生可以互相鼓勵加油,通過體育鍛煉,共同提升體育技能,如果將體能差距太大的學生分為一組,有可能會使得體能較差學生產生自卑的心理,并對體育鍛煉產生畏懼心態,會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質量。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將體能差距大的學生分為一組,還可以由體育技能好的學生來帶動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幫助他們鍛煉體育技能,逐步跟上教師教學的步伐,一步步加大課堂運動量,在一點一滴鍛煉過程中,提升身體素質,使得體能較差的學生與其他學生共同進步。
三、建立完善的體育評價標準
體育課程評價標準的建立,需要因人而異,遵循每個學生的個人差異,這主要是因為有的學生可能在長跑、短跑等方面較差,但是在跳高等方面卻比較優秀,因此教師不能單方面地評價學生,而是實施綜合性評價,特別對于體能較差的學生,在自己薄弱處提防,其心理會產生抵觸心理,如果教師不注意評價語言,勢必會打擊學生的上進心以及自信心。對于那些在體育活動中有抵觸心理的學生,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給予他們耐心的幫助,杜絕在言語上對學生進行諷刺與攻擊,要本著敬業認真的原則與學生進行學習上的溝通,并倡導學生說出他們心中對體育課程的相關想法,從而進一步制定學習方案及內容。
另外,建立相對完善的體育評價標準,需要教師站在務實的角度去執行。從課堂上的理論學習到實踐學習,清楚認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制定具有差異化的體育成績考核機制,例如在田徑課程的項目考核上,由于班級男女性別的差異化,那么在制定成績合格的標準時也需要差異化,100米短跑的及格線可以設置為,男生15秒6,女生17秒8,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相應調整,這樣才能夠培養起學生在體育課程上的學習興趣,形成體育課程學習的內核驅動力。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教育主張以人為本,需要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全方面進行培養,國家的發展缺少不了教育,教育之本是培養好學生,如今中職院校是我國教育的中堅力量,黨中央和政府都很重視中職院校的教育,因為中堅力量培養的好壞直接對輸入社會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培養全面人才的道路上體育教育是重中之重,改革迫在眉睫,創新也在不斷發展,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對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弊端以及教學模式等全方位地討論探索,摸索出一條適合現代社會發展之路,能讓學生更加有興趣地參與其中,激發學生更愿意積極地去學習,既學習了也鍛煉身體了,何樂而不為?為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建課.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路徑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2):7-8.
[2]徐崔華.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路徑探究[J].青少年體育,2015(5):71-72,125.